昨天临下班和同事们唠嗑,办公室家有1岁娃的新手妈妈感慨道:现在小孩儿的东西可太贵了!
最近降温了,她担心宝宝晚上蹬被子会着凉,打算给宝宝买个睡袋。
在购物平台上直接搜,直接被价格吓一跳,一个小睡袋,排在前面的全是两百多块钱的,她觉得太贵了,继续往下刷,发现也有几十块的。
价格区间很大,她挑了老半天,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两百块钱的。
另一个没娃的同事说,其实宝宝压根不知道自己用的东西的价值,一条盖着不冷的“被子”就可以了,他们只在乎你有没有陪着他。
这位娃妈摇头表示: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他最好的。
听到她们的对话,我第一反应是赞同另一个同事的说法,孩子确实更在乎爸妈的陪伴,是贵是便宜,他们真不会在乎。
但后来站在更多妈妈的角度想想,突然就理解了。
给孩子“更好”的,到底为了什么?怕他们以后吃亏?想给他们多些安全感?还是单纯觉得“贵一些的可能好一点”?
这些也许都是表象,核心还是藏在心里的那句——希望他们有的,是一种“有选择的自由”。
这才是为人父母的执念。
之前,有位“刁钻”的妈妈想在我们的商城给儿子买双鞋,她先去咨询多多妈,问的全是非常细节的和质量相关的问题,专业得以为她是做鞋的。
细聊之下,才知道误会了。
这位妈妈说,其实他们家里条件不算特别好好,但自己在给孩子买贴身衣物的时候要求特别高。
小时候,爸妈太忙了没空管她,很少关注她的感受,买的衣服鞋子都不合适。
她自己因为鞋子不合适,被咯得脚疼,这些事她一直记到现在。所以她宁可少买件衣服给自己,也要让孩子穿得舒舒服服。
朋友总笑她“讲究”,但她说:“鞋再贵,孩子走得舒服点儿,我心里也踏实些。”
这种“更好”,和价格无关,和温暖感有关。
妈妈希望孩子在成长的每一步,都能感到一种无条件的守护,不必因为条件问题而妥协。
这种安全感,也许孩子一时半会儿体会不到,但却是父母在心里给他们铺好的一条“软垫”,让他们在生活路上走得从容些、舒服些。
很多父母自己一路磕磕绊绊,知道生活的风雨有多难扛,所以当孩子出现时,他们想用温暖的东西去填补那些“成长的坑”。
不管是一条更保暖的睡袋,还是一个更柔软的枕头,都不过是想让孩子在这世上多一些安全感。
前几天,我们说到英语,有朋友说我妈太有远见了,在那个年代能狠下心掏钱给我请外教。
其实,这背后也有我妈的遗憾,她年轻的时候一直很想学英语,可惜条件不允许,一直没实现。
所以我还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带我去家附近的英语角,见我真的有兴趣,马上给我报班。
一开始因为不懂,找的老师不太好,我妈仍旧没放弃,继续为我找老师。
其实她当时也没想过要我走专业英语的道路,就是希望把最好的体验给我。
在心理学上,这叫代际传递。
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时期家庭条件大多普通,没机会学这学那,长大后会羡慕现在这些有选择的孩子。
孩子出世,觉得他必须要有选择的自由。报兴趣班、买好文具、弄好环境,这些都是为了让他少受束缚,至少别因为条件不够早早放弃什么。
给孩子的“更好”,说白了,是希望他们未来能多一些底气,少一些妥协,不必被现实逼得没得选。
我以前的一位邻居,从小热爱画画,也是家里条件一般,没机会学。
有了娃后,见到孩子拿起画笔,她第一反应是立马报班、买最好的颜料,甚至请了个专业老师。
“哪怕孩子以后不走这条路,也得体验到最好的。”她说这话时,眼里全是自豪。
其实孩子可能画到一半就去玩泥巴了,可这种“更好的”背后是她一腔无怨无悔的情感投射。
因为自己曾站在那个“无力选择”的位置,在孩子身上实现着一种“补偿”,希望他们无拘无束地接触新事物、不再因资源限制而停下脚步。
说到底,父母给孩子的“更好”,更多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无忧无虑,多一些自由选择的权利。
挑的鞋也好、买的玩具也罢,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在生活中少些“次一等”的束缚,多些温暖的依靠。
尽自己最大努力的付出里,藏着父母深深的期待:希望他们未来有独立的选择,有从容的生活态度,有一种“我值得更好”的踏实感。
虽然孩子未必能理解自己所有的心意,但也许某天回想起父母给的“更好”时,他们能体会到爸妈付出的不仅仅是物质,而是真挚纯粹的无条件支持。
这份爱,不求回报。
只求孩子将来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拥有足够的自信,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