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距肛门仅1厘米 专家施行腹腔镜下“零距离保肛术”
文摘
健康
2024-10-11 17:50
浙江
“我想根治直肠癌,还想保住肛门!”这是很多超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小于5厘米)直肠癌患者的心声。近日,嵊州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张园伟副主任医师成功为一距肛门1厘米的直肠癌患者施行国内先进技术——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保留肛门手术,既根治了超低位直肠癌同时达到保留肛门的目的。术后一周,患者顺利出院。78岁的闾大伯在三个月前莫名出现便血,来到嵊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经盆腔磁共振、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距离肛门1厘米处有一约2厘米大小早期直肠癌,未突破浆膜。“医生,我想做根治手术,但是我也想保住肛门,行吗?”闾大伯和张医生说。在过去,这样距离的直肠癌基本都是无法保留肛门,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术前仔细评估,张园伟副主任医师决定为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超低位保肛手术。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张园伟副主任医师在腹腔镜下为患者施行了超低位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保留肛门手术。该手术切除直肠肛管的内括约肌,保留直肠外括约肌和周围组织,主要用于低位没有浸润出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低度恶性直肠肿瘤和直肠良性肿瘤的保肛治疗。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腹腔镜下操作,手术视野更清晰、层次更清楚,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了神经和括约肌,达到极限的“零距离保肛门”。术后一周患者顺利出院。据介绍,肿瘤下缘距肛缘小于5厘米的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过去基本都是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Mile’s术最大的弊端是挖除了肛门,腹部做了永久性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ISR手术不仅为患者完整切除了肿瘤,又保住了肛门,实现了根治及功能保留的双赢。张园伟医师解释,ISR手术不再取决于肿瘤距肛门多远,而是取决于肿瘤浸润深度和分期。对早期直肠癌患者,如果术前检查未侵犯内括约肌层,距肛缘0-5厘米的肿瘤多可以根治性切除并保肛,实现“零距离保肛”。对于进展期直肠癌,可通过术前新辅助放化疗降期后再行ISR手术。该技术在保证肿瘤切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患者保留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为世界平均增速的2倍,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谱中居第3位,每年新发病例约在40万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直肠癌,且中低位直肠癌在其中占到70-80%。虽然放化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根治性手术仍是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直肠癌根据是否切除肛门外括约肌,分为保肛和非保肛手术两大类,非保肛手术需要永久结肠造口(人工肛门)。保肛手术根据吻合口位置高低,分为直肠前切除术(AR),低位直肠前切除术(LAR),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ULAR)和经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ISR+ULAR)。对于中高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案争议较小,常规采用保留肛门的直肠前切除或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是采用非保肛手术还是超低位保肛术,这首先取决于肿瘤下缘与肛直肠环的相对距离(不仅仅是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分化程度。其次取决于专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对保肛手术的主客观态度,以及患者的基础肛门功能、对超低位保肛术的复发风险及功能降低接受程度。其中术前肛门指诊和肿瘤影像学评估(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深度,下缘与肛直肠交界部的相对关系等)对判断能否保肛和术式选择至关重要。据悉,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是嵊州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的主要专业特色之一。由张园伟副主任医师领衔的团队每年完成各种难度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近3年来每年超220例,其中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每年超100例,术后复发率低,功能疗效满意。
张园伟
肛肠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2004年6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浙江大学在职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浙江省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青委副主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微创学组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肛肠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绍兴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绍兴市中西医结合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绍兴市医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NOSES联盟浙江分会青委。在二类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在一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熟练开展肠镜检查及结直肠息肉的摘除,痔疮,肛瘘,肛裂等肛周疾病的手术,特别擅长结直肠癌的微创治疗及术后规范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