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上市公司财报公布现金及等价物的日均余额

文摘   2024-12-23 08:10   上海  

为什么提这个建议,是因为周末躺在床上刷手机,看到了一个不知道啥时候加的微信号公开朋友圈喊了一嗓子:上市公司短拆一周,资金方吼我。

昨天是1222号,这个时间节点敏感到很容易让人觉得:这不就是帮上市公司年底摆个账么?显得账上现金很充裕的样子,然后过完1231号以后钱还回去,上市公司该咋样依然咋样。

然后到明年年底的时候再来一遍,一直到装不下去以后在某一天轰然倒掉,把一堆不知情的散户埋在里面。

说实话,这已经是财务造假重度嫌疑对象了。造假和协助造假还有拿着喇叭出来喊的?

一直以为这种事情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严打以后销声匿迹了,怎么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朋友圈公开喊话干这种所谓“业务”呢?

偷东西抢东西都不用避讳人了么?

点进去看了一下,还真没看出是哪家机构的员工来,但是只有一点让我觉得特别难受:就是对面也号称自己是干金融的。

激愤之下发了个公众号:只要这种业务还在,资本市场就没有,也不可能结束这个寒冬

你想一下,一个本应该是体面的,大家一起赚钱,一起分钱的场子里面,混进来一群完全没有任何道德约束,甚至无视法律约束的人,一边大吃大喝,一边还要砸场子,更可怕的是还要拿着大喇叭喊!但是居然没人管!但凡之前被铁拳揍过都不至于这么毫无顾忌。

想想我们自己,合规和风控做的那么小心翼翼,那么事无巨细。

然后现在你跟这样的人站在一起,一起被称为:干金融的。

本来我没有从业羞耻的,现在羞耻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正经提个建议:建议上市公司的定期财报里面,除了公布现金存款的时点值余额以外,也公布一下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日均余额

如果时点值和上个财务周期的日均余额的差值过大的,请会计师重点核查合理性,并出具专项意见,请会计师和投行一起把自己的大名签上公司质控过一下,然后一起把章盖上。

说实话,这点肯定不难,别说你行你上,你让我上我肯定能看出来。

技术上肯定没有任何难度,毕竟各家银行的存款考核都已经从时点值考核改成日均值了。有的考核理念先进一点的银行,早就是全AUM日均规模考核了。

中基协对私募基金的存续规模要求里面,规模过小的判定标准,也考虑了可能会有机构冲时点的问题,没有用时点规模而是用了日均规模,还没听说哪家托管和代运营机构说在这个有技术难度做不了的。

这样你还想在现金科目上造假,那你就牛逼点,别借一周。你真借一年,把日均现金余额平均数拉上去,那我敬你是条汉子。

不把劣币驱逐出去,良币好不了。

在债券市场里面混了这么久,对造假真的是深恶痛绝,特别是对现金科目造假深恶痛绝。富贵鸟、胜通......

你别的科目造假好歹还有点的技术含量,现金科目本来应该是最不应该被造假的科目。但凡银行、中介机构稍微上点心,这个科目的造假本应该就是第一时间被发现的。

连现金科目的主意都要打,真的是又蠢又坏又野蛮,而且肯定还不是一个人,是整个利益链条上面的一群人!

贫僧耻于和这种花和尚为伍,以后不要说他们也是出家人。

我看的是《金刚经》,他们看的是《金瓶梅》;都姓金,但金和金不一样。

谢谢。


债券科普
科普债券投资相关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