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人的暑期西藏游学:一个让我把心落下的地方

情感   2024-09-28 22:56   浙江  

文/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万一可


五一从秦皇岛回来,西藏之行的种子就已在心底萌芽。

海边的风已吹拂了我二十年,而高原和雪山却未曾一见,常年呆在四衢八街、世故人情的都市,雪域高原的治愈景色,或许能够涤荡我的心灵,带给我新的生命体验。

于是,六月七月间,定时间、找旅团、买装备……我一直在陆陆续续为进藏做准备。在见习结束后,我回到宁德,准备和阿公会合出发。

可因为没有忍住球瘾,在出发前两天的一场球局中,我不幸扭伤了右脚。老妈一时间非常恼火。




奔赴青藏铁路

期待了那么久,准备了那么多,即使临行前崴掉了右脚,我和阿公还是如期踏上了进藏的旅程。第一天晚上,我们在甘肃兰州落地,中转一晚,准备第二天前往西宁。一直以来,兰州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来自家喻户晓的“兰州拉面”,除此之外,我对其仅有的了解便只是其作为甘肃省会,回民众多了。但此时行车其间,穿梭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地理课本上的那些地形地貌跃然眼前,给我带来了一点小小的异域震撼。当然,这只是开始。

兰州到西宁,虽然是两个西北大省的省会,但动车车程只需要一个小时。到了西宁,一股更加浓烈的异域气息扑面而来。往来之人多是浓眉大眼、高鼻窄面,还有不少妇女头巾紧裹,眼妆浓艳。无论是各窗口工作人员还是出租车师傅,普通话都透着疆普和甘普融合的孜然味。为了防风防沙,结实保暖,城市的房屋街道,也开始以低矮厚实、色调灰黄为主。

到拉萨的火车还有五个多小时才开,我跟阿公想体验体验西宁的特色小吃,于是去了附近的大新街夜市。全国夜市大同小异,不过西宁的夜市倒是有许多新奇陌生的当地美食,令人眼花缭乱。经西宁同学的推荐,我们到了一家叫马忠食府的小吃集合店,点了一晚羊肠面和青稞醪糟(一种青稞酿的酒),可惜踩了个大坑,羊肠面又辣又柴,全靠醪糟清口去味。不过话说回来,西宁老酸奶属实是风味绝佳,且价格实惠,那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的口感让我和阿公临走时又买了四大碗带上火车。


    

    悠悠地进藏       


火车Z8991,从西宁缓缓驶出,在狭窄的铺位上安顿好不久,车厢内就熄灯了,一切陷入黑暗与寂静。在车轮与轨道有节奏的碰撞声中,我迅速坠入了梦乡。

伴随着脚边的响动醒来,原来是阿公在脚边呼哧呼哧地翻着洗漱用品。老年人觉少,六点出头就踢里哐啷从上铺爬下来了,也没在意那么多,也许是翻东西的声音有点大,同一个包厢的香港人一句礼貌而小心翼翼的抱怨“先生,我们还在睡觉呢”阿公粗声粗气地怼回:“老头子了,六点多了起床怎么了”。躺在床上假装还没睡醒的我,既尴尬地脚趾抠床,又忍俊不禁,索性睁开双眼坐起身来,逃去卫生间洗漱。

晃晃悠悠了一夜,火车还没开出青海,微弱的日光下,格尔木的灰黄戈壁在车窗外无限延伸,干涸的河道被曾经的水流雕刻得盘根错节,像是抽象派的线条画;寸草不生的山丘棱角分明,怪石嶙峋,如同自由穿行的游龙,在沙海中嬉戏。不知道什么时候,眼前光秃秃的群山之上出现了一抹白色的光芒。起初我以为那是升起的阳光越过山顶,但随着列车的前进,那一抹渐渐变成了一块、一片,直到雪白的尖顶和雪线以下的黑岩一起显现,我才意识到——那是一座雪山。很快,列车便停在了进藏第一座雪山——玉珠峰的脚下。

20年的人生中,我还没有亲眼见过一座雪山,当她赫然屹立在我的面前时,我几乎立刻被她的磅礴圣洁与高不可攀摄住了魂魄。时值七点出头,太阳刚刚爬上山顶,金黄色的光辉洒满了积雪,使雪山好似王的皇冠,神的袈裟。这便是只在视频号里看到过的日照金山吧。列车特意停下来让我们伏窗观赏了十分钟,四周人们从一开始的惊呼赞叹,到只剩静静的沉默。

周遭逐渐变得苍茫荒凉,列车缓缓驶进了可可西里无人区。可可西里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虽然有着可爱的名字,但可可西里以其作为无人区的原始神秘和苍茫广袤闻名。曾多次有新闻报道闯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勇者”最终葬身此地,不是死于干旱酷热就是毒蛇猛兽。看着窗外这广袤无垠的不毛之地,除了戈壁岩滩就是冰河沼泽,我不由地发出了“生命禁区”的感慨。但经过的列车员——一位高大英气的藏族小伙为之辩白:“这是人类禁区,可不是生命禁区,这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是一块无人打搅的宝地,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神奇和美妙。”我记下了小哥的话,饶有兴致地开始观赏窗外的景色。原来,看似寸草不生的戈壁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细茵,看似辽阔遥远的地平线上有巍峨的雪峰,孤独的野牦牛在山脊上留下剪影,三两只藏羚羊在大地上跳动。这绵延万里的无人区,宛如画卷中的秘境, 静谧深邃, 诉说着千年的孤寂与守望。

过了可可西里,青藏铁路的海拔逐渐爬升,列车开始攀登“风雪仓库”唐古拉山,这也意味着我们终于要进入西藏地界内了。

 

剧烈的高原反应


每个入藏的人都会对高原反应有所了解,我在出发前几天也是喝了几瓶红景天,减少了运动量,但总体来说,自恃年轻力壮、身体素质优良,并不以为意。

列车上,为了欣赏沿途的景色,我一直坐在窗边,不知不觉变得晕乎乎的,想稍作活动,刚一起身,剧烈的头疼突然袭来。之后,我发现每一次头部的运动都会伴随着疼痛,好像大脑在和颅骨不断碰撞。挪移到床上后,更是头晕脑胀,困意难抵。昏昏睡去近两个小时后,醒来发现此前的头疼更加严重,甚至一动不动都无法缓解。对面的香港小哥看我面色不对,给我递来了列车员送来的氧气管,我赶紧接上床位的氧气口。当第一缕氧气漫入我的鼻腔时,我头一回感觉到这自从生下来就无时无刻不在吸入的气体是如此甘甜。贪婪地狂吸了几分钟后,头痛明显的减轻了,晕眩的症状也几乎消失,于是我自信地摘下氧气管,但还不到一分钟,原先的所有痛苦便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吓得我赶紧重新戴上。此后直到拉萨,除了上卫生间之外,车厢上的时间,氧气管就没有离开过我的鼻孔。

下午大都在高原反应中度过,但那曲草原的如诗如画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它广袤无垠,宛如绿色的地毯,与天际相接,无尽延伸。散落的黑牛白羊和五彩的经幡点缀其间,为这片绿色的大地增添了生动的气息。夏日午后的阳光洒在草原上,仿佛给每一寸土地都镀上了金色的光芒。在高原反应的作用下,我昏昏欲睡,在断断续续的睡眠和清醒中,在耳机里循环的歌曲里,在和同车香港一家的闲聊下,列车驶入了夜幕,没过多久,便停在了拉萨的站台边。

到了酒店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拆掉包裹在脚上的厚厚纱布。这只崴脚虽在机场、火车站都吸引了太多好奇异样的眼光,却也为我和阿公带来了爱心通道优先检票的便利,现在旅途即将开始,还是轻装上阵比较方便。我在火车上就已经有了高原反应,因此乖乖听了导游的话,甚至不敢洗头就上床睡觉了。睡意骤然袭来,我呢喃着酒店的舒适,不久便坠入梦乡,殊不知自近两年前感染新冠肺炎以来最难熬的一个晚上,即将来临。

第二天早上,也是西藏旅行的第一天,我有气无力地爬起床,宛如行尸走肉般洗漱、吃早饭、整理行装,最后踩点登上旅行车。载着16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的旅行车已经开出了拉萨市区,但昨天凌晨噩梦般的经历再次袭来,两点便被欲裂的头疼醒,翻来覆去找不到任何一个睡姿能稍有缓解。伴随而来的还有强烈的恶心呕吐感,但每次蹒跚地挪到卫生间却什么也吐不出来;肚子翻江倒海阵阵便意,但稍一用力脑袋就好像要爆裂开来。

就这样,我在床上挣扎,在卫生间过道上跋涉,反反复复,陷入了令人崩溃的循环,而一旁的阿公,一如既往地睡梦香甜,鼾声大作。直到凌晨四点,我混沌的大脑终于想到吸氧,这一本来显而易见的解药。打电话让前台帮我买了一瓶氧气送上来,我把嘴鼻深深埋入面罩,才在一次次“人工呼吸”中勉强入睡。说完我昨晚的遭遇,来自东北的导游深表理解和同情,同行的几个年轻人都有着和我几乎相同的遭遇。有过一样的痛苦经历,会让人们彼此亲近,一番交流之后,陌生的团友之间慢慢熟络起来,而我的高原反应,也随着身体机能的适应而逐渐消失。在来到高原的整个过程中,年逾古稀的阿公,竟然自始至终没有哪怕一丁点的不适,时时刻刻生龙活虎,声如洪钟,甚至为了照顾脚伤的我,大部分时间背负着更多的行李。阿公强大的身体素质,此行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所幸,在到达第一个景点之前,我的身体也正式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遇见巴松措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和冰川侵蚀,青藏高原上形成了许多洼地,随着常年积雪与冰川融化,经年累月,便有了今天一个个高原珍珠。西藏众多湖泊,却没有两个
措颜色相同,水措之间,随着大小深浅不同,各自呈现独特神秘的色泽,美丽圣洁而又风情万种。这次去西藏,行程中便有三座著名的水措。而第一个景点——林芝的巴松措,是一座苍翠欲滴得不太真实的水措。

下了区间车,我们的眼前只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木屋,上面写着“巴松措游客中心”,却不见湖泊分毫。穿过小木屋,走下屋后的岩石阶梯,眼前豁然开朗。墨绿的群山环绕碧绿的湖水,巴松措宛如一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蓝天白云之下。踏上湖心岛,来到最高点,有一座小小的佛寺,三两僧人悠然自得,百十经幡随风摇曳,耳边是阵阵虔诚的诵经声,手旁是排排古老的转经轮,四下被翠绿的湖水包围,那一刻,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块巨大的翡翠表面,所处之境空灵而又纯净。无人机在草坪上起飞,沿着湖岸的栈道航行、爬升。通过飞行眼镜的画面,我看到了微风纵容帆船一起与湖面调情,看到了群山托举森木伸手向天穹行礼,看到了一幅湖光山色相得益彰的绿野仙踪画卷。

飞到无人机的三节电池都被耗尽,我又在湖边草地的石头上赖了好久,沉浸在这森林精灵的国度中毫无去意,直到天空飘起了薄薄的雨丝,我才在阿公的连哄带催下动身下山。

如果是巴松措是妆色浓艳的娇艳女郎,那么羊卓雍措则是冰清玉洁的青春少女。在下湖前,我们的导游红姐特意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沾踏哪怕岸边的湖水,藏族人将羊卓雍措视为三大圣湖之一,无上纯净,不允许有任何玷污。

旅行车先是停到了甘巴拉山的垭口,刚一下车,所有人都低声惊呼了起来,沿着平缓的山谷线往下俯瞰,豁然开朗,岸边绿草如茵,湖水青蓝深邃,湖面水波不兴,大面积的反光使之看起来像是一面静止的琉璃镜子。可还没等到和写着“羊卓雍措”的打卡石碑合影,本就在头顶徘徊已久的积雨云突然压了下来,不仅将蓝天挡得严严实实,还杀到了垭口以下,漫进了整个山谷。此时除了脚下绿得流油的草坡,唯一能见的仅仅是湖岸的一点蓝色,整个山头上云雾缭绕,身边一行人均着半袖藏袍,四下无声,茫茫中却传来伴着吉他演奏的悠扬藏歌,仿佛误入广寒仙境。跨过护栏,我手脚并用地沿山坡爬行了一段,一屁股坐在了碎石之中,戴上耳机,打开音乐。我看着每一缕雾气的流动,捕捉每一片波光的闪现,醉于每一株青稞的轻舞,我渺小生命的感受力在这个瞬间似乎变得无限大,我微弱脉搏的每一次跳动好像与这神秘的大地紧密相连,我本就是来自自然的生灵,自然会为自然的力量所召唤。对于旅人来说,这一刻注定是短暂的,受到自然召唤的心灵也终会被社会蒙上尘土。即使灵魂深处的联结已经永恒,可自然的孩子,却要在人造的钢铁丛林里背负一生的枷锁。

走下山口,来到湖边,湖水不再有颜色,而是我从未见过的澄澈。轻轻撩拨冰凉的水面,牦牛的后背宽厚而温暖,我捡起石子打起了水漂,看到了对岸草坡上庄园村落。

同样是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却是一个清冷疏朗的高傲女子。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为了一睹她的芳容,我们要凌晨六点出发,穿上最厚的衣服,背着昂贵的氧气瓶,翻越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再乘四十分钟区间车穿越湖边辽阔的草原。

纳木措的湖水很清很清,和羊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纳木措远比后者更加宽广辽阔,周遭的风景也更加苍茫。我们站在纳木措东岸探入湖面的一座半岛上,向南看,湖面和天空在遥远的地方相遇,白雪皑皑的山脉将他们咫尺分隔,天空的蔚蓝、云彩积雪的洁白、山体的棕灰、岸边草原的碧绿、湖水的透蓝,配色简洁而层次丰富,壮美高远而深邃梦幻,这不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而是上帝流着眼泪创作而成的油画,而这圣湖,就是他遗落在画板上的最后一滴泪水。

在这巨大的泪滴面前,我也热泪盈眶,无语凝噎,没有时间登上岛上的多琼山,只能沿着湖岸且行且止。还好有小舅的无人机,带着我的眼睛上山下湖,凡人的视角狭窄受限,总禁锢在那两米以下的高度。无人机让我和阿公体验了如高原的雄鹰般自在飞翔的感觉,欣赏了一般人看电视才能欣赏到的风景。西藏的天气是量子态的,在这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湖泊,更是如此。风云突变只在刹那间,厚云迅速地压了下来,八月的天空竟开始下起了雪花。可远看南岸的唐古拉雪山脚下,却还是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真是半边风雨半边晴啊。顶着雪和冰的混合物,我们赶紧回到了区间车上,下次再来,一定要爬上多琼山,去挂一条经幡。

巴松措明艳浓郁、绿意盎然,羊卓雍措静谧圣洁、醉人心脾,纳木措辽阔高远、纯粹绝美。前藏三湖风格迥异,美不胜收,惊为天人,使人流连忘返。



雪山与河流


青藏高原,被称为
“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有着无数高耸入云的雪峰。在青藏铁路上经过的玉珠雪山,只是众多高峰中不算起眼的一座。而此去林芝,我则有幸一睹了相对落差最大的雪峰之一,西藏众山之父——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的尊容。

这一天的不知道第几次,旅行车180度转弯,拐进了下一个山口。临近饭点,又困又饿的我本已昏昏欲睡,上眼皮和下眼皮正缠缠绵绵。突然,似乎有一道白光闪入了我的眼角,我的余光捕捉到了一个缓缓变大的巨大白色幕墙。猛地睁眼抬头,只见一座巨大的雪山矗立在车的右前方,周遭一众五千米级的高山瞬间黯然失色。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高的山,她高到平视前方只能看到其山脚,高到要把脸贴到挡风玻璃仰着头往上望才能勉强看到她的半山腰,高到她的顶峰早已刺破云层,成为神仙的领域,而不为凡人所见,“这便是十人九不遇的南迦巴瓦峰”,领队说到。接下来的车程,都是朝着南迦巴瓦脚下行进,而我也被这神山摄去了魂魄,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她若隐若现的身姿,直到入住旅馆。

那天晚上,我们下榻在索松村的公尊德姆庄园,那里有一个广场,是绝佳的南迦巴瓦观景台。收拾洗澡一番,已是八点出头,可太阳还没落山,我和阿公便出来散散步,期望看到南迦巴瓦日落的日照金山。可这初次见面,“羞女峰”还未卸下她的矜持与羞涩,用厚厚的云裳隐去了自己的样貌。沿着雅鲁藏布江的河滩走了一会,天色尽暗,南迦巴瓦也完全消失在了夜幕中,爷孙俩带着小小的惋惜原路返回。大忙人阿公又接到了电话,踱到庄园门口开始“大声疾呼”了;夜色初至,为时尚早,我搬了把露营椅,坐在了广场边的草坪上。藏式小木屋檐下的暖色灯光铺在了小小的广场上,有两个藏族小姑娘坐在墙角,用藏语唱着林芝民歌,纯净而悠扬。广场中间燃着一堆舞动的篝火,周遭散落着零星几个旅人,拥抱、交谈、发呆。河谷的晚风带来拂面的凉意,我缩进椅子,把手伸向夜空,高原上的星星离人真的很近。想数一数星星,但这条黑色毯子上镶嵌的钻石,实在不计其数。从小到大,“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星空画面,第一次如此具像化。想用手机记录下这纯净的星空,这空旷自由的氛围,却发现照片里星光远不及自己眼中的灿烂,镜头中的要素远不如我脑海中的齐全。我只能像一部老式相机,努力用所有感官把这雪山和河流之间的一切刻进心灵的胶卷,日后用岁月慢慢冲洗、回味。

第二天一早,我和阿公抱着邂逅南迦巴瓦的希望早早起床,但直到藏族姑娘“开饭啦”的阵阵喊声,也只没看见羞女峰摘下神秘面纱。可是,似乎我注定要成为九不遇者之外的那一个幸运儿,三杯酥油茶下肚,伴随着餐厅落地窗旁客人的惊呼,南迦巴瓦整个山体只剩下了最后一缕行将散去的云朵。我将刚倒的一杯酥油茶一饮而尽,拉着阿公冲到了广场上,咔咔一顿狂拍,并放飞了无人机。在镜头里,我看到了南迦巴瓦褪去了最后一丝云雾,第一次完完全全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在清晨薄淡的日光下,她如此绝美,仙气飘飘,大方地向世人展示她的壮丽,却又有着清冷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看到天气良好,领队赶紧让我们启程,趁着南迦巴瓦还没收回她的大方,再更近距离感受她的盛世美颜。

旅行车开进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我们来到了南迦巴瓦的脚下。近距离观看这座雪山,此时,“羞女”的形象在我脑海中荡然无存,“众山之父”的称谓则无比贴切。南迦巴瓦从雅鲁藏布江面拔地而起,他陡峭的主峰,甚至积雪都无法立足其上,裸露出大片的黑岩,像一把寒光凛凛的天神之剑,直刺天穹。这是茫茫喜马拉雅的众山之父,是不被允许攀登的神山,是无数藏族人千百年来祈祷的信仰。我不信神,但此时此刻,身处那样极致的震撼中,站在如此圣洁的大地上,我相信纯净真诚、带着敬畏的心灵,会打动滋养万物的大自然。我将家人的名字写在彩色的木牌上,学着藏族人,双手合十,大拇指扣入掌心,向神山虔诚地祈福。

继续向下,区间车沿着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往河谷底处开去。随着离河谷越来越近,隆隆浩大的流水声开始充斥我的耳朵,成为了强有力的背景音。我们来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最深处的亲水台。在南迦巴瓦山脚下的流域,河谷险峻,两岸峭壁耸立,气势恢宏。雅鲁藏布江全然不是来时路上所见那般静水远流长,潮平两岸阔,而是汹涌湍急,水势滔滔,如奔腾的野牦牛,似冲锋的古军团。恐怕百转千回的九曲黄河,在这海拔三千多米的浩荡水声中,也只能仰望不及。而作为一个游客,我更是又一次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

在返程途中,我们在峡谷中穿梭,雅鲁藏布江水变得宁静、深沉,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另一面。而在这林芝工布地区,有一条尼洋河,在藏语里意为“神女的眼泪”。正如她的名字,尼洋河的河水晶莹剔透,像一条碧绿的绸带,如神女般圣洁纯净。在岗派公路北边,清澈青绿的尼洋河和浑浊黄色的雅鲁藏布江交汇,却没有马上混合在一起,而是呈“泾渭分明”的状态并流了数公里,壮丽非常。经历了一整天的视觉盛宴的我,此时一句话也再说不出来,只能在心里感慨:在这片圣地上,大自然还有什么是创造不出来的呢?

雪山祝福了我的幸运,河流涤荡着我的灵魂,我的心在这一天已经与这片大地紧紧联结,共同跳动。



路上的风景


西藏的面积占到了全国的
八分之一,在这片高原上,崇山峻岭,地广人稀。说到来西藏旅游,就不能不说他美丽的景点之间漫长的车程。

这次九天的西藏之旅,不算头尾进出藏的行程,也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旅行车上度过。即使只是在前藏地区,从拉萨到林芝、纳木措、羊湖,动辄都有几百公里,每天我们都是早上八点出发,中午才到景点,游玩两三小时后再返程,傍晚回到住处。要是在别处,每天这七八小时的车程肯定会把我逼疯,就拿宁波回宁德那六小时车程,我的絮絮叨叨和催促抱怨,就把我爸妈烦得宁可给我买一等座动车也不愿载我。可是,神奇的是,在这九天里,无论是二十个小时的青藏铁路,还是一路颠簸的旅行车,都不曾让我感到烦躁和疲劳,相反,我还感到治愈和享受。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就在于西藏大地这无与伦比的绝美风景。

行驶在雅叶高速,蓝天白云之下,一座又一座铺满青稞的高山,在公路前方、两侧慢慢变大靠近,又慢慢变小远去。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有的圆润丰满、有的瘦削硬朗,有的像一座塔直指天空,有的如一堵墙遮天蔽日。穿梭在鲁朗林海,青翠欲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野,将天空都染成了绿色,不时有牧民赶着牦牛从路边走过,精致的藏式建筑点缀在道路两旁,每一堵墙都足以成为一件艺术品。贡嘎县的349国道,盘亘在高山草甸之中。明明是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峰之间,却有着一望无际的立体“草原”,散布的牛羊在高高低低的草坡与山脊之间无忧无虑地吃着草,黑一颗白一粒;高饱和度的绿草和蓝得发假的天空,山体巨大落差的岩壁与阴影,给我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魔戒》里的世外桃源——夏尔郡好像成为了现实。在这一路的车程中,我就这样听着歌,看着窗外这盛大的美景,时时鼻头发酸,常常眼眶湿润。

旅行车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纳木措的途中,曾分别在色季拉山口和那根拉山口驻车活动过。一路看着这层层叠叠的高山,却只是在他们脚下经过,并不知高处的风景。自从五月在秦皇岛征服了角山野长城之后,探索未知山野、战胜恐惧的欲望就在我的心底埋下了种子。恰逢高原反应不再,脚踝伤势消减,我在这两处山口,都充分利用了自由活动的时间,鼓起勇气往上爬。荒芜的山坡上除了随风飘扬的经幡,就只有松散的碎石和细砂,我时而手脚并用、四肢着地,时而将经幡当缆绳,缘绳而上。爬到越上面,山坡越陡峭,呼吸越困难,喘气越频繁,游人越稀少,但回头看,那么长的一段坎坷都已经被甩在了后头,那么美的风景都尽收眼底。在这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口,我向上爬的每一个脚印,都将刷新这一生所站上的最高处,敬畏感、成就感、满足感交杂,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西藏风景和别处不同,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它所呈现出的壮美,是凄美的,是伴随着痛苦与折磨的,正如青藏高原本身,是由两大板块挤压碰撞形成;正如西藏地区的历史文化,坎坷曲折,充满了苦难和无奈。即使你头疼欲裂,四肢无力,目睹雪山如天神之剑,水措如玛瑙碧玉,牛羊如繁星点点,陡峭的巨峰绵延不绝,你还是会有流泪的冲动,因为你距离天空如此之近,近到你忘记了自己身为凡人,其实什么都不能主宰。



古寺、宫殿和剧场


西藏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拉萨市内游览参观。拉萨是一座河谷城市,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呈狭长条带状,远没有内地城市那么大的规模。而拉萨市传统意义上的主城区,更是只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附近那一小块区域。

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举着50块人民币与布达拉宫合照的游客。在成功将50元纸币背后的布达拉宫图和远处的布达拉宫拼接合照后,我匆匆挤了下来。经过了重重检查和人脸识别,我们终于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眼前便是布达拉宫那奶白色的宫墙。布达拉宫脚下的林卡植被丰茂,花团锦簇,跟着人流慢慢移动,长长的阶梯出现在我们眼前。从照片和影视资料看,总对布达拉宫的阶梯不以为意,但当真真切切站在它的面前,完完整整地要去攀登它时,才知道这高原上的1080级台阶意味着什么(一路上有不少人抱着氧气瓶在爬)。布达拉宫的白色宫墙是由蜂蜜、牛奶白砂糖和藏红花等材料粉刷而成的,经年累月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布达拉宫的红色墙体是由白玛草砌压而成,即使盛夏日光炙烤也冰凉依旧。走走停停,藏族导游次仁扎西有着他们民族特有的纯净嗓音,温柔地给我们讲解,应我们的请求唱歌,不知不觉便走完了上宫的路。

在红宫入口处的小广场,有许多游客在排队等候入内。有趣的是,广场角落的公厕里,保留着一处古时旱厕的“遗址”——两条细细的坑缝,下面则直接是布达拉宫后的山脚。可想以想象,百十年前,这里真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啊。大概过了十分钟,我们通过狭窄陡峭的楼梯进入了红宫。不同于其威武恢弘的外形,布达拉宫内部则是相当的阴暗逼仄,还弥漫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异味。和汉族文明的皇宫不同,偌大的布达拉宫,竟没有一间算得上宽敞的殿堂,各条走道相当狭窄,其达赖喇嘛会客厅仅仅比普通人家的客厅大不了多少。布达拉宫里面有的是一间又一间供满了各种佛像的小间,一座又一座黄金万两的达赖喇嘛肉身灵塔,时不时还有一件人形袈裟堆摆在走道边的坐榻上。可能是宫内光线不太好,即使看到琳琅满目的黄金制品,据说其中有一件可以买下三个上海,可我也只觉得色泽黯淡,并无震撼。随着人流在红宫和白宫挤过了一圈,留下的只有阴森压抑之感,难以想象古代西藏的最高统治者长年置身其中,其心理状况如何。此时此刻,我也理解了16岁才被迫离开田园生活来到布达拉宫的仓央嘉措,这个诗性自由的多情少年,为什么宁愿放弃达赖喇嘛的尊位也不愿呆在这深宫里。若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岁月,却要每天囚禁在这种地方,该多么抑郁呀。“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各种藏族食物、服饰、生活用品店铺琳琅满目,游客和本地人络绎不绝。八廓街中心是大昭寺,或者说,大昭寺周围环绕着八廓街。次仁扎西说,大昭寺才是拉萨的中心,先修建了大昭寺,才有了拉萨这座城市。‌‌拉萨古称“惹萨”,在藏语中,“惹”意为“山羊”,“萨”意为“土”。相传,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公主和随行人员用山羊背土填湖,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随着寺庙的建成,传教僧人和朝佛者增多,围绕大昭寺形成了旧城区的雏形,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惹萨”,即“山羊背土”的地方。来拉萨朝圣的藏传佛教信徒,最终的目标也是来这大昭寺朝拜,因此,从布宫过来的一路上,都能看见围着围裙磕着长头的藏民。磕长头的人,每走一两步,都要向前滑跪,全身伏倒在地,双手合十伸向前方,从他们从故乡启程朝圣的那一刻,一路皆是如此。人们都说,磕长头的人灰头土脸,全身脏破,但他们的心灵是最纯净的。

希望佛祖不要责怪我这个没有宗教色彩的年轻人,参观大昭寺,只如走马观花,各种佛像的名字,什么无量光佛啊、至尊菩萨啊,令我眼花缭乱。而且,大昭寺内环境和布达拉宫如出一辙,一个佛洞连着一个佛洞,是一样的阴森压抑,亲眼目睹过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金像后,我和阿公便匆匆跑出来了。其实,我觉得,更有意义的反而是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拉萨这座城市某种意义上因唐蕃联姻而兴起,而这座石碑也是历史上汉藏友好的象征,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到唐蕃会盟,当天晚上,我和阿公终于看上了心心念念好几天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在此之前,我们为了缓解连日的舟车劳顿,一起去美美泡了个藏药浴。热气腾腾地蒸出了一身汗,冲了个澡,吃了一碗藏面,我酸乏的全身都松弛了下来,阿公也舒服地放出了好几个长屁。实景剧场在藏药浴场旁边,拉萨河南岸的一座小山坡上。我和阿公慢悠悠地来到半山腰的剧场,离九点半演出开始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却恰逢西藏的日落时分。从我们所在的位置可以看见整座拉萨城,爷孙俩坐在剧场门口的台阶最顶端,我抱着膝盖,阿公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都只穿了白天的衣服,两个人都冻得发抖。但我们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红红的夕阳从拉萨河谷的北边群山上一点点滑落,留下粉色粉红的霞光与祥云;阿公吐着层层烟圈,我听着耳机里的歌,我们看着布达拉宫华灯初上,拉萨城一片片地点亮,拉萨河被灯带染成金色的绸缎。这一刻,和一年前在南京的秦淮河桥上,和十多年前无数次在宁德街道的摩托车上,和当时离开前从小区门口到出租车的那一段路上,都是如此相似。

剧场是露天的,修建在一面山壁之下,拉萨的夜晚只有不到十度,且山上风大,我们租了两件军大衣才勉强御寒。实景剧讲述了从松赞干布派人到长安提亲到文成公主嫁入布达拉宫的一段历史故事,场面宏大,演员众多,道具精美,灯光炫目。当禄东赞进京提亲时,金碧辉煌的皇宫光芒万丈,威武雄壮;当送亲使团走在冬天的青藏高原,整座剧场大雪纷飞十分钟之久;当文成公主到达拉萨,骏马争先进城报信,民众牵着牦牛、山羊万人空巷。以上所有都为实物表演。西藏人民的载歌载舞在剧中也充分体现,文成公主在皇城下的独舞,进藏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两人的共舞,最后几百个演员齐聚的齐舞,伴着恢弘磅礴的音乐,逼真生动的布景,使人身临其境,沉浸其中,直到走出剧场,来到山脚下,我还在回味着刚才的演出。

拉萨市内的一天,在这古寺和宫殿之内,市井巷道之间,体会了一番西藏地区的民族文化。

 

不是句号,是分号


皮肤晒得黝黑,不再有高原反应,每天听着藏语歌曲,当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藏族人;互相变得熟悉,聊得开心畅快,分享自己的趣事,团友们已经找到了共同相处的节奏。可是才发现,旅程要结束了。

最后一天早上,我们和路上一直聊的很好的一对安徽小夫妻一起去了西藏博物馆,因为时间很紧,只是走马观花,还剩下一个展馆没看便匆匆往回赶。却又恰巧赶上拉萨马拉松封路,四个人只能各扫一辆小电驴,从博物馆骑二十多分钟,卡点回到宾馆。在宾馆的摆渡车上,一直充满活力,活泼爱笑的大姐姐对我和阿公说:“以后我们也是有一起骑过小电驴交情的人了!”旁边的大哥在一旁气喘吁吁,憨笑着。是啊,这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雅江河畔打着手电帮我找无人机,总是和我和外公谈笑风生,有了一起骑小电驴交情的哥哥姐姐,是同频的旅伴,但今天过后,还能再见面吗?习惯了每天醒来看到雪山和湖泊,这颗心还能再回到灰色的城市吗?回是肯定要回去的,只是向神山祈祷过的心灵,不会再为蝇头小利、否定和敌意所扰。

几个小时过后,我已经坐在了飞往昆明的飞机上。窗外是青藏高原连绵不断的群山,在这片大地上,飞机航行的高度离地面是那么近,近到我能看到雪山上干涸的冰川,能看到水措上涌动的波纹。向远处望去,大地像一张被卷成一团又展开的纸,数不尽的山脉隆起,蜿蜒的山脊线向所有方向延伸,一块块宝石般的湖泊不时镶嵌其上,请原谅我再也找不出语言来描述我看到的一切,或者说,世界上没有语言能完全呈现出这样的场景。在青藏高原上空,离开的航班上,我哭了。当飞机终于飞过了横断山脉,绵延的高大山脉,飞机离地面也越来越远,我心里有一块地方,好像空了。

即使到现在,别人问起西藏,我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话:我把心丢在那里了,还会再去一次把它拿回来。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在20岁,这个年轻,自由,向往美好的年纪,能够踏上这片土地。



(来源: 岁月静好享受生活)

梓荫山下
有缘人山中小聚,分享教育、文化的大海星辰,镇中学子,四海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