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心智化和前心智化模式

文摘   育儿   2024-08-18 20:54   重庆  





这学期参加了心智化(MBT)研讨小组,对以前一些困扰我的点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对自己之前设计的有关情绪部分的心理课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这篇文章根据小组学习和书籍阅读来整理的,主要是心智化模式和前心智化四种模式的概述,对于理解来访和理解自己的都挺有帮助的,尤其是运用到实际心理辅导之中,不过我也没有完全理解透,所以整理的内容可能也不是很清晰。以后等了解更多学习更深入了再来好好写一写心智化的专题。这是目前我特别感兴趣的一个专题学习,关键是可以将心智化运用于所有的疗法,它也是各种心理治疗最基本的共同要素。


曾经我一度被自己的想象所困扰,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坐车过桥的时候我害怕桥踏了把我压死,过洞子的时候害怕山塌了,每次坐车都害怕出车祸,家里水龙头半夜崩了总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害怕粽子什么时候就没了……这些想象中的场景也是心理的现实真的会引起我的恐慌情绪,让我心跳加速,甚至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我辅导的学生中也有被自己的心理现实困住无法前行的,他们把想象当成现实,心理极度痛苦,甚至发生了行为的退行,一直呆在家中不愿去上学。


我的咨询师曾给我说,如果我因为心理的想象而害怕的时,当觉察到害怕恐慌的那一刻可以立刻把自己拉回现实,告诉自己不是真的,那只是我的想象,现实是很安全的,桥不会跨,山也不会踏,车祸也不会那么容易发生,粽子也很安全。是的,我确实做到了,虽然在陷入这些想象的时候我依旧会害怕,但现在好多了,至少我可以和它们同行,不会因为想象而出现超越现实的害怕,甚至一度害怕坐车,现在可以及时把自己拉回到现实中,也可以告诉自己那只是想象而已。而我曾经出现的这种把自己心里的想象等同于现实,并被其所引发的情绪所淹没看不见现实就是就是心理等价模式。


下边先谈心智化模式。心智化模式会在儿童4岁左右开始出现,是一个人能够将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看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关系(内部的心理状态可能由外部现实引发,也可能不是,但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即便由外在现实引发的内部心理状态觉知也不等于现实)而不是要么把两者完全等同,要么把两者完全分离。比如我自己的例子,我经过桥梁会想象桥塌了,进而会害怕恐惧,这是我心里真实的觉知和体验,但外部现实是桥在那里一动不动,它没有塌,之前我会被内部现实吓坏,就是不能够将两者看作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分离的关系,而是将两者等同了。如果我能够看到自己的想象(桥会塌,塌了会压死我)和引发恐惧是内部现实,它不等于桥真的会塌,我就不会那么恐惧了,这就是一种具有心智化模式的体现。


前心智化模式是在心智化功能出现之前的思考或互动的心理功能模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躯体模式、目的论模式、心理等价模式和假装模式。我们在做心理辅导的时候可以将来访的心智化模式识别出来再进行对应的干预。


躯体模式(产前及出生至9个月左右):是在心理还未形成之前、通过身体来直接处理内外信息的一种原始功能模式。这时宝宝的身体信号(动作)还未被赋予心理意义,如同膝跳反射,是从刺激到身体反应,没有心理在其中运作。


身体感觉是正在出现的、自体的最初的结构。


身体(作为容器)的运行过程:进—出。


皮肤作为心理的容器holder,这时候皮肤像一个袋子把内外的部分装在一起。慢慢的妈妈通过通过和婴儿互动涵容、镜映,婴儿才慢慢发展出了心理。


身体动作是自体意识的基础:“我动着,故我在”


具身心智化:身体体验和构建身体矩阵的身体间性。这个时期身体的动作就是“我”


face talk,body talk身体、脸在“说话”:没有象征和词汇,象征是无意义的。


来访者如果处于躯体模式,咨询师会感觉到空和失联。


目的论模式(9个月到1.5岁):明显的现实信息超越心智表征,把外在看得见的等价于心理,“行动胜过空谈”,只有当体验结果是明显可见的,个体才能感受到该经验有意义,如渴求、情绪等心理状态必须用行动表达出来。眼见才为实,是一种结果导向,根据躯体和具体的、可见的、物质化的呈现,来体验内在状态。只有伴随着躯体或物理的呈现表达,情绪才会被体验为是真实的。例:爱=拥抱,没有回应=抛弃,自伤后看到他人关心自己的证据,“你没有打电话给我,所以你不爱我”,“你对我笑了,所以我知道你爱我”,没做作业=赖。还有咨询师的反移情:有压力要快速搞定,行动起来要做些什么,提建议,做练习等。当来访者在目的论模式下,咨询师也会总想要做点什么。


我感觉自己有一段时间就是处于目的论模式,闲下来就发慌,总想做点什么,好像只有不断的做事获得一些东西,不管是知识还是所谓的证书,才会觉得自己才是有价值的。


心理等价模式(1.5岁-4岁):幼儿将内在世界等同于外在世界,世界就是心理表征的样子,不可能产生非此即彼的观点。由于将表征等同于现实,4岁以下的儿童不知道一块石头形状的海绵仍然是一块海绵,尽管它看起来很像一块石头。因此幼儿很容易将自己想象中的事物而感到害怕;如果他们想到衣柜里有一个怪兽,这个怪兽就真的在衣柜里(世界既心理)。只要是心理的就是真实的,内在的风暴就等于外在的风暴,他们不能理解头脑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思考、想象和梦。


这个时候儿童对主观体验过于确定,内心的感觉、想法就是现实、事实和真实。内部心理状态=外部现实,感觉=现实,语言词汇=思想=现实,幻想=现实,自体=他人;缺乏边界感,没有怀疑感存在。


当心理等于现实,感觉变得太真实,被淹没,觉得危险,极端逃避僵住反应,夸张突然的反应。


心理假装模式(1.5岁—4岁):儿童从心理等价模式中解放出来,他们在游戏中通过将内在和外在现实结合起来,也意识到他们的体验并非是外在世界的镜映。内部心理状态(想法、身体感觉、情感、动机)及当下身体状态失联。


健康正常的:儿童游戏、影视文艺作品、重要的发展成就感,立即行动的需要被心理活动替代。


过渡空间:象征性的空间是相对安全的领域,心理空间可以共享、分享、可以探索,调整和改变。


病理性的:(1)理智化的叙述(2)儿童僵化游,重复、卡住;(3)解离状态,没有任何情绪感受锚定在自体感上、引发空虚感和失联感。“失忆了”,“啥都说出来了”,“感觉像梦”,恍惚状态,“像说别人的故事”(4)伪心智化、过度心智化——冗长内部状态聚焦的讨论。


比如:儿童假扮游戏。过家家、老鹰小鸡,他们构建了过渡空间,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去探索。在假装模式下探索,可以让他不用直面现实中的痛苦,还能在过渡空间里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健康假装模式是正常的,很好的,病理性的假装模式需要被打断。


参考资料:

1.2024年吴明霞老师的心智化研讨小组研讨内容

2.书籍《心智化临床实践》





END
更多文章
请扫码关注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截图吴明霞老师培训PPT

文字 | 格子树520


薛定谔的猫在路上
这是我个人的成长公众号,关于心理学、生涯、阅读和工作以及生活,以此促进输入和思考,希望可以坚持写下去,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