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区别?张雪峰说得真透彻!你觉得国内教育有问题,如果按国外的来,那你还有机会吗?

文摘   2024-07-16 13:14   北京  

如果让你从头再来,国内或者出国受教育二选一,你会选哪个?


如果给你的孩子再做一次选择,你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吗?


小编本人算是体验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客观来说,无论哪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前提都是优渥的家庭条件,撇开这个前提条件再看,国内教育不见得比海外差多少。


接下来,我们看看张雪峰老师对于国内外高等教育,又是做何解读的——


中国的高等教育跟国外的高等教育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国外的高等教育叫做纽曼式高等教育体制,中国的高等教育叫做洪堡式高等教育体制。


差别是什么呢?


在国外的高等教育当中,本科专业没有特别重要,他的专业是在研究生以后才完成的。


在本科阶段的时候,你甚至可以说大一上一个专业,大二上一个专业,大三上一个专业,他没有特别强调专业的专业性,感兴趣你都可以上。


甚至在国外读大学,你会经常发现一个学生,他本科、硕士、博士,他都不是一个专业,这在国外很常见。


但在国内基本上不太可能,本科硕士和博士说上了三个不同的专业,这个事儿在国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高等教育的模式不一样,我们是学的前苏联,前苏联学的是德意志,德意志就是洪堡式教育模式。


洪堡式教育模式比较适合从一个农业国家迅速转变为工业国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要培养大量的工程师,通过洪堡式教育,让孩子上来就卯死一个专业,一个专业要学5年。


大家知不知道,原来本科是上五年的,就是为了让你在这个专业上深扎五年,毕业以后就是一个工程师。


你会看到中国很多高校都是成立于195几年,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1952年搞了一次院系大调整,将综合性大学全部变为专业性院校,这就是当年我们去向前苏联,去向德意志学习的红堡式高等教育模式。


我们现在要本科阶段直接就定专业,但是在国外这是没有的。


另外大家也都发现,国内的高等教育是唯成绩论的,一俊可以遮百丑,只要这个孩子成绩好,什么动手能力不强啊、没有什么其他特长啊,这些乱七八糟都不重要,只要他成绩好,他就是一个好学生。


但在国外不是的,在国外的高等教育模式当中,他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体质维度不是单一的,这维度是多种多样。


我们国内成绩是唯一的,国外它不是唯一的。


包括上课时候期末考试它也不一样:


国内你平时学不学不要紧,只要最后的期末考试考好了,你就是厉害的,我就可以给你拿奖学金;


但是在国外的大学课堂不是这个样子,他有随堂测,第一章学完了测一下,第二章学完了测一下,第三章学完了测一下,还有你上课时候你回答的表现情况,再加上最后的期末考试。


像国内有些本科考的院校档次不高,可能要通过考研改变院校档次。考研的时候有初试和复试,你得过了初试才有参加复试的资格,换句话说,还是唯成绩论。


但你说张老师,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申请制呢?


如果真的申请制,那你还有机会吗?


所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你先看看所谓的申请制是什么样,不要去抱怨,你需要了解差别,并且查缺补漏,去补足国内高等教育的问题。


当然你在国外读研究生、读国外的中外合作办学,以外方为主的学校办学的话,要把你在国内缺的这一块儿给他补上,那就是对于专业的垂直性。


如今还有很多家长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说张老师,我们家孩子是小学是初中,觉得国内太卷了,想要给他送出国,要让他读国际高中、读国际大学。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以为国外选个好大学不卷吗?你以为哈佛、耶鲁常青藤名校就不卷了吗?不可能的,只要有竞争的地方就会卷,只不过卷的维度不同。


经常会有人在网上拍这种视频,说什么学生累啊怎么样的,我最讨厌这种视频,因为他只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


那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拔人才。发现问题很容易,打个嘴炮说这不行那不行,能解决问题吗?能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至此,张老师分享结束,小编也不禁陷入沉思: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应试教育纵有再多弊端,眼下来看也不见得有更好的替代之法。


我们当然可以作为旁观者天天口诛笔伐,但对于教育的改进又有什么用呢?


有网友的评论很有意思:


以前老祖宗也玩过九品中正制,后面还不是换了科举制,历史经验来看考试成绩已经是相对来说很公平的选拔机制了。

事业成长路
助推事业腾飞,点燃成长之光,汇聚正能量,照亮人生路,智慧引领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