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麟囊》为什么久演不衰

文化   2024-08-11 00:01   北京  
【音频】程砚秋《锁麟囊》“春秋亭”选段
(1941年,百代唱片)

  在大制作的“话剧化”京剧愈演愈烈的时候,我曾劝告某京剧院院长,说:“花钱无好戏,好戏不花钱。”有人说我语言过于偏颇。我无意指责哪个人、哪个剧院,因为全国各省市都搞大制作,风气使然。但是我们花费了纳税人那么多钱,没有留下一出戏,总该买个教训吧!


【音频】王吟秋《锁麟囊》“一霎时”选段

  2010年4月30日是程砚秋首演京剧《锁麟囊》整整70年的日子。回眸70年来,这出《锁麟囊》一经演出就“一飞冲天”,连演连满,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多次禁演,把一出劝善的好戏,批判成“大毒草”,以致遭到长期禁锢。而“文革”后,一经开禁,立即出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景象。显然,这是70年来一出站得住的好戏,也是一出没有花费什么钱的新戏。为什么花了钱的戏反而不如不花钱的戏呢?以史为鉴,《锁麟囊》就是最好的镜子。它说明京剧艺术是表演艺术,靠的是演员,靠的是唱念做打。而“话剧化”京剧把钱都花在灯光布景上了,而这些灯光布景因为是话剧“三一律”的产物,既破坏了京剧表演时空变化自如的规律,又限制了演员的唱念做打。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赵燕侠等前辈在这方面都有切身感受和精辟的论述。特别是裘盛戎在排演现代戏《雪花飘》的时候,舞美工作者用纸片和摇风机为他设计了风雪交加的场面。他说:“你们又是风,又是雪,还要我干什么?”因为这正是发扬京剧无实物表演的大好机会。


【视频】新艳秋《锁麟囊》“团圆”选段

  回过头来再看《锁麟囊》为什么久演不衰?就因为这出戏的表演好。从“春秋亭”的〔二六〕转〔流水〕、“一霎时”的二黄、朱楼的水袖、“三把椅”的巧妙设计到末场“换珠衫依然是当年模样……”的西皮唱腔,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亮点,除了锁麟囊这个布口袋和春秋亭的景片是特制的以外,都是京剧老戏箱的物件,没有任何花费。就是排演时也只是高登甲抱本子给大家排了几天,程砚秋根本没有参加。但是一见观众就是“挑帘红”,为什么呢?因为程砚秋为研究唱腔和表演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此,与他同在王瑶卿家里研究唱腔和表演的张君秋与打本子的翁偶虹都有详细记载。总之,程砚秋是在表演上下了大工夫,观众百看不厌的也正是这出戏的表演。而表演都在演员,而且是在主要演员的头脑里和艺术积累中,决不是那些话剧和歌剧导演能够想象到的。所以我坚持说:花钱没好戏,好戏不花钱。


  (摘自 《中国文化报》  2010-5)



咚咚锵微信公众号由“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为更加广泛地宣传梨园行的新鲜资讯而搭建的平台,我们会将网站中的热帖以及本站 原创 精华不定期更新至本公众号。以优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戏曲界的大事小情,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也可搜索账号:ddq9999)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ddq9999
地址:北京
编辑微信:sunjuefei>
邮箱:sunjuefei@vip.sina.com

咚咚锵
梨园内外大事小情,咨讯快递图文并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