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孩子没主见、胆小缺乏自信?4招培养出爱思考敢表达的娃→

教育   2024-11-06 18:05   广东  


好的家庭教育,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更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养。纵观古今,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为此,分之道给大家精心整理了若干个家庭教育经典案例,涉及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理解、沟通、尊重、陪伴、立规矩、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爱的本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鲜活的生活场景和心理专家的点评,相信会带给您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老师、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女儿现在十岁了,感觉她很没主见,平时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做决定也总是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平时出去外边或询问她意见的时候,她总是很被动、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很担忧,这样的性格以后出来社会了会很吃亏,不知有没办法帮忙改善下?


孩子缺乏主见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可能表现为在决策时犹豫不决、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过度依赖他人的意见。

有主见,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存能力。它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决策,还可能对其长远的个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一问题呢?

孩子缺乏主见的背后

是父母的过度包办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和保护,往往倾向于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和决策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如果父母总是迅速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孩子就没有机会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长期的依赖心理会让孩子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在面对选择时变得犹豫不决或缺乏主见。

当孩子习惯于依赖父母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会让孩子在面对新的或陌生的情境时感到不安和焦虑,从而更加倾向于依赖他人的意见或决策。

热衷于让孩子听话

孩子失去了表达机会

没主见也常常出现在那些乖巧、懂事听话的孩子身上。在家长的朋友圈里,对一个孩子最大的赞美是:你家孩子真听话,不用操心。而对于用听话教育出来的孩子,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很困难的事情。
打个比方来说,当父母想让孩子在老家安安分分考个公务员,成家立业。过于听话的孩子回答可能是这样的:
“好,听爸爸妈妈的安排。”
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回答:
“不,我不想待在老家,我想出去看看。”
前者似乎更让父母欣慰,但选择未来生活的责任就由孩子转移到父母身上,如果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不顺利,他们会认为父母难辞其咎,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至于走得开不开心,也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后者的回答看起来更让父母头疼,但这个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能向父母表达,也不失为一种勇气。
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说:“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没主意的孩子,是因为父母总在帮他出主意,并且总是要求他们听话。


父母喜欢“挑刺”

也容易造成孩子没主见

孩子没有主见,也源于父母的频繁否定:
买衣服,孩子看上的衣服,妈妈却说:“这衣服太丑了!”
孩子喜欢画画,妈妈却反对:“画画有什么用?”
孩子表达意见,爸爸却说:“你年纪小小的,懂什么?”
……
爸妈经常说这样的话,通过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打击他们思考和选择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否定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没主见。
专家说:“如果你没有去否定孩子,她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她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她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0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要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是弱小的,担心他们各项事情都无法自己胜任。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会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不如有着这样一个心态:尽管孩子暂时做得不好,但通过正确引导他们一定会慢慢提升各项能力的。

比如,平日里,孩子出于好奇想要学着父母洗袜子的样子试一试,这时,如果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可能洗干净,还不如自己干,就剥夺了他们主动做事的权利,他们便会从小事开始逐渐丧失主动性,开始缺乏自己的主见了,这往往都与父母不恰当的能力怀疑有很大关联。

爱孩子,我们就要学会适当放手,让他们多多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错了也没关系,做不好也没关系。


02


鼓励孩子自信表达  

我们要告诉孩子,向别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种很酷的事情,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平日里,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多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中,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表达自信。当孩子愿意尝试表达时,家长需要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即使有时孩子的表达不太流利或者不太得体,我们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03


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  

给孩子“赋权”,让孩子自己会独立思考、会自主选择,可以塑造孩子积极主动、自信笃定、有责任感的好品质。通过一次次的选择,孩子清楚了,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对“自己”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孩子清楚了,有些事情哪怕不太想做,还是需要去完成,但他可以选择完成的时间和方式,让这个过程更愉快一些,学会了灵活主动地去做事。孩子清楚了,哪些是他自己的事情,是需要自己负责的,哪些是别人的事情,是他无法控制的,他就知道了边界和责任感。
就是这一点点的选择,造就了一个有担当、自信、积极主动的孩子。即使选择错了,也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撞一下南墙,就知道头有多疼了。这样的人生体验,要比家长絮絮叨叨说一百遍都要管用。让孩子明白,做自己很重要。
正如《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里总结说的:什么是成功的一生?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


04


允许孩子与我们争辩  

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创设开放的思辨、讨论环境,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究他们的想法,讨论并非评判。适当允许孩子与我们争辩,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讲道理,当他们被尊重对待、参与解决问题时,他们真的会积极地配合,思考父母提供的这些信息,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习权衡利与弊的过程。这种经验多了,孩子慢慢就会清楚地认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明确自己的心意。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用爱为孩子兜底,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往往就需要借助于他们的“反驳和争辩”。

唯有爱思考、敢表达,未来孩子在生活的难题面前,才会有主见而不至于手足无措。


分之道巧学记
分之道是一家影视制作科技公司,公司把中小学113个版本教材制作成动画视频课程,同时结合了记忆法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理解知识,实现碎片化时间轻松有趣地复习、预习和练习, 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