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分之道给大家精心整理了若干个家庭教育经典案例,涉及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理解、沟通、尊重、陪伴、立规矩、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爱的本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鲜活的生活场景和心理专家的点评,相信会带给您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老师、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孩子缺乏主见的背后
是父母的过度包办
当孩子习惯于依赖父母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会让孩子在面对新的或陌生的情境时感到不安和焦虑,从而更加倾向于依赖他人的意见或决策。
热衷于让孩子听话
孩子失去了表达机会
父母喜欢“挑刺”
也容易造成孩子没主见
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要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是弱小的,担心他们各项事情都无法自己胜任。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会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不如有着这样一个心态:尽管孩子暂时做得不好,但通过正确引导他们一定会慢慢提升各项能力的。
比如,平日里,孩子出于好奇想要学着父母洗袜子的样子试一试,这时,如果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可能洗干净,还不如自己干,就剥夺了他们主动做事的权利,他们便会从小事开始逐渐丧失主动性,开始缺乏自己的主见了,这往往都与父母不恰当的能力怀疑有很大关联。
爱孩子,我们就要学会适当放手,让他们多多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错了也没关系,做不好也没关系。
鼓励孩子自信表达
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
允许孩子与我们争辩
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创设开放的思辨、讨论环境,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究他们的想法,讨论并非评判。适当允许孩子与我们争辩,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讲道理,当他们被尊重对待、参与解决问题时,他们真的会积极地配合,思考父母提供的这些信息,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习权衡利与弊的过程。这种经验多了,孩子慢慢就会清楚地认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明确自己的心意。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用爱为孩子兜底,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往往就需要借助于他们的“反驳和争辩”。
唯有爱思考、敢表达,未来孩子在生活的难题面前,才会有主见而不至于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