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促孩子夯实基础
对于容易犯的错误,督促孩子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盲目让孩子做大量的题目。因为盲目大量做题,有时候错误或者误解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更加困难。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
✔ 培养学数学的信心
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厌倦学数学。家长们要通过语言和行动的激励消除孩子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并在生活中把数学问题趣味化,使孩子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
✔ 夯实基础规律规则。
运算能力差,对于运算法则这个根基没有掌握好是关键。家长可以尝试平时在家偶尔问两句某个运算法则,考察一下孩子的掌握情况。
✔ 控制不使用计算器。
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让孩子失去对其他运算手段的依赖,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用脑子算的能力。
✔ 做题过程中回看题目。
告诉孩子,做题时不要一股脑闷头做,一定要在做的过程中重新看两眼题目,尤其是在觉得题目有点不对劲的时候。
✔ 擦亮眼睛看清楚
形近字看错,这个真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要提醒孩子,必须在考试的时候踏实下心来,好好读题,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这种情况。
有些孩子,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有时候题还没有读完,“答案”就已经做出来了。有时候从第一步能直接跳到第四步,必要的第二步、第三步消失无踪。
✔ 平时培养答题规范。
家长可以检查在平常稍长一段时间的作业、随堂测验中,孩子有没有被老师能纠正答题规范问题,有没有进步。如果没有进步,则需要提醒督促。
✔ 做完检查不能忘。
让孩子在平时做作业时就养成检查的习惯。尤其是一套类似考试试卷的作业题,从头捋一遍自己写上的答案,查看有没有之前写错但是没有意识到的地方。
✔ 合理分配时间。
在考试中,要认清选择填空的分数占比其实是略小的,然而题目数量却很大。与其花大量时间去反复钻研/核对这些已经做完的题目,不如投入多一点时间在后面的题目上。
✔ 完成后,集中检查。
在把试卷上自己会答的题都答完,然后一起检查。这比还有好多题没做就开始怕做错要明智得多。
✔ 调整心态。
任何考试都只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知识掌握情况的测验,不必与聪明,努力、面子等挂钩。父母、老师也应尽量为孩子减压,让孩子轻松上阵。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会说:其实这些题我都会,但是没时间。考试是公平的,给的时间也是合理的,考生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在前边的题上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原因就是做题速度上不去!
✔ 多加练习,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