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代思佳 石雅风
责任编辑:叶维杰 王泽媛 喻琬琳 陈卓
《商业标准报》10月26日报道,美国、日本、韩国10月25日共同推出“数字基础设施增长计划框架”(DiGi Framework),旨在进一步加强与印私营部门合作,支持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据悉,该框架是2023年8月美日韩三边峰会的成果之一,聚焦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合作,具体合作项目包括5G、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Open RAN)、海底电缆、光纤网络、电信塔、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该框架能简化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韩国进出口银行(Korea Eximbank)等机构与印私企的合作流程,可加速助推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DPI)进程。10月25日,印外长苏杰生和德外长安娜莱娜·贝尔在新德里海得拉巴宫交换相关文件。图源:PTI《印度斯坦时报》10月26日报道,德总理朔尔茨访印期间,印德宣布加强人才流动、防务合作。人才流动方面,莫迪表示,目前印专业人员赴德签证配额已从此前的2万增至9万。德外长贝尔伯克表示,印受教育年轻人正进入德劳动力市场,这对印德双方和两国青年来说是“三赢”局面。防务关系方面,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合作对国家繁荣与安全、应对国际挑战至关重要。声明指出,为深化“印太”合作,德国将在哈里亚纳邦古尔冈的“印度洋地区信息融合中心”(IFC-IOR)永久派遣一名联络官,以监测印度洋地区的海上交通运输情况。图源网络
《印度斯坦时报》10月26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曾向印方就“刺杀加籍卡利斯坦领袖”一事提出降级处理方案。据悉,加官员10月12日在印加双边高级官员会晤中表示“已掌握大量印官员参与刺杀的证据”并在背景下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四点内容:一是建议印“自愿撤回”涉事的六名外交官员;二是要求印方约束黑帮头目劳伦斯·比什诺伊(Lawrence Bishnoi)及其团伙在加境内的犯罪活动;三是要求印扩大高级别调查力度,并调查“锡克教徒正义组织”(SFJ)总法律顾问潘农(Gurpatwant Pannun)在美遭刺杀未遂案和尼贾尔刺杀案;四是若印无法接受并案调查,加方可与印联合调查尼贾尔刺杀案,共同制止此类跨国干涉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参与会晤的加官员曾表示,加方已掌握印政府高层参与刺杀案件的切实证据,将通过司法程序公布。然而,加政府及相关媒体目前并未披露任何相关“证据”。莫迪在金砖峰会期间会见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图源:X
《铸币报》10月26日报道,印高度担忧中东紧张局势,敦促相关方保持克制和对话,以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当地时间26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袭击伊朗的若干军事设施,以回应伊10月1日袭击。以方称这些设施曾参与用于袭击以的导弹生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以军首次公开攻击伊朗,也是伊自1980年以来首次遭遇的外部袭击。对此,印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印非常担忧中东局势升级及其对该地区及周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影响,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重回对话与外交之路。印方强调,“持续的敌对行动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无辜的人质和平民仍在遭受苦难”。值得注意的是,莫迪喀山金砖峰会期间曾首次会见伊总统佩泽什基安,双方重点讨论加强恰巴哈尔港、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等关键领域的合作。莫迪表示关切中东地区冲突升级,呼吁保护平民,并主张通过对话缓解紧张局势。斯总统迪萨纳亚克。图源网络
《外交官》10月23日报道,斯里兰卡议会选举11月14日正式举行,分析称斯总统迪萨纳亚克领导的国家人民力量(NPP)联盟大概率获胜。据悉,NPP将与斯最大在野党“统一国民力量”(SJB)以及前总统维克拉马辛哈领导的统一国民党(UNP)展开激烈角逐。目前看,斯民众对NPP的政策较为满意。分析称,迪萨纳亚克上任以来,多项改革政策得到社会面积极响应。例如,农民、渔民均获得燃料和化肥补贴;养老金补贴有所增加;重新分配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货物短缺现象显著改善;多数民众相信迪萨纳亚克政府的反腐力度。相比之下,在野党内部分裂严重,且持续以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待斯议会选举,无法迎合斯民众渴望变革的情绪。《印度时报》10月26日报道,南印泰米尔纳德邦部分官员强烈不满莫迪政府“提升印地语地位”的做法。据悉,泰邦议员、达罗毗荼进步联盟(DMK)领导人阿卜杜拉(MM Abdulla)拒绝以印地语回复铁路国务部长、食品加工业国务部长比图(Ravneet Singh Bittu)的印地语信件,坚持以英语作为通信语言。阿卜杜拉表示,尽管一再要求,比图仍使用印地语进行公务交流,因此他不得不“以比图能理解的方式做出回应”,阿卜杜拉同时希望比图在内的其他中央政府官员改变相关工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泰邦首席部长斯大林(M.K. Stalin)此前曾不满在泰邦举行的“印地语月”庆典活动,要求莫迪重新考虑在非印地语邦举办印地语活动的决定,认为此举恐加剧不同语言邦间的地域紧张关系,并表示“若中央政府希望继续开展此类(印地语)活动,应一视同仁对待印其他地方语言庆祝活动”。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10月24日发表题为《全球供应链中的变迁》认为,当前全球供应链已从“追求效率”转向“确保安全”,在此背景下,印需优先确保供应链安全,同时兼顾供应链弹性。作者洛肯德拉·夏尔马(Lokendra Sharma)系班加罗尔塔克西拉(Takshashila)研究所高科技地缘政治项目分析员、普拉奈·科塔斯坦(Pranay Kotasthane)系塔克西拉研究所副所长。迄今为止,全球供应链经历了从追求“效率”到确保“供应链弹性”再到保证“安全”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组装产品是大趋势,该阶段供应链旨在确保各方效率最大化,因此这些供应链很少受大国政治影响。中国在该阶段确立了全球产业链“中心节点”的地位。进入2010年,受中美竞争、技术脱钩、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美印等国意识到在供应链上过于依赖中国出口,因此全球供应链焦点从“效率”转移到“弹性”。与此同时,围绕“中国参与电信基础设施”的安全考虑也催生了全球供应链下一阶段的转变主题——“供应链安全”。早在2018年,美日印澳就禁止华为和其他中国电信公司参与5G建设,自此供应链安全问题逐步由5G建设扩大至半导体等高新科技行业。近期,美商务部新规和以色列传呼机袭击事件再一次提醒各国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9月23日,美商务部起草新规提议“禁止进口或销售与由中俄有关企业设计、开发、制造或供应的某些联网汽车系统” 。美认为配备联网技术的汽车本质上是“移动监听站”,有意者可使用汽车摄像头和传感器开展“间谍活动”。此外,以9月17-18日通过传呼机和对讲机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的袭击爆炸,更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供应链和外国设备的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印需优先确保供应链安全,同时兼顾发展弹性供应链。彻底禁止进口科技产品服务或仅考虑供应链弹性发展均不能很好保证印供应链安全。印需针对安全和弹性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供应链安全方面,印可采取分级应对策略,采取“信任但要核实”(trust but verify)“零信任”(zero trust)两级评价标准。例如,印针对运输、通信、基建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可采取“信任但要核实”策略,相关机构需定期审计、检查现场,并建立确保符合国家和国际安全的标准机制。而针对印军方、情报机构或尖端所研发的关键技术则应采取“零信任”策略,即印需高度警惕并控制采购、运行流程。供应链弹性方面,对于不太重要的技术,印可多样化供应商或实行“友岸外包”,以应对单一供应链连锁效应对印产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