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范家菀 章钰珏
责任编辑:王若桐 崔洛宾 陈卓
路透社、《印度斯坦时报》10月23日报道,10月23日下午,中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这是两国领导人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以来的首次会晤,此次会晤时长超45分钟。中国领导人指出,中印同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都处在各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妥处矛盾分歧,相互成就彼此发展梦想。莫迪在X(原推特)上表示,印中关系对两国人民、地区、全球和平与稳定意义重大,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敏感(Mutual trust, mutual respect and mutual sensitivity)将指引双边关系。印外交部在喀山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印计划加强战略沟通,双方近期拟举行特别代表会晤。印外秘唐勇胜(Vikram Misri)表示,中印两国领导人肯定了中印就边境地区有关问题达成协议,并欢迎过去几周持续对话取得的进展。10月21日,印外交部方面表示,中印双方已就中印边境实控线沿线巡逻安排达成协议,实现脱离接触并解决2020年遗留问题。另据悉,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通过《喀山宣言》。《宣言》强调在政治安全、经济财金、人文合作三大支柱下加强金砖扩员后的合作;鼓励加强金砖国家代理银行网络,并根据自愿、不具约束力的金砖国家跨境支付倡议(BCBPI)实现本币结算;同意讨论和研究建立独立跨境结算、存管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即金砖国家清算系统(BRICS Clear)以补充现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各方自愿参与。
NEWS
《南华早报》《经济时报》10月22日报道,美“密切关注”中印双方就边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此前,印外长苏杰生确认中印边境情况已回到2020年的状态,双方已完成脱离接触。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强调,美尚未悉知协议具体细节,但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美智库专家认为,中印达成边境协议以及两国关系缓和“不太可能改变美印关系的根本走向”——美印关系建立在多方基础上,中印紧张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面向。此外,印前驻加拿大大使法比安(KP Fabian)警告称应审慎看待中印边境协议,密切关注后期协议落实情况。
NEWS
路透社10月22日报道,美就“印方人员涉嫌暗杀锡克教“卡利斯坦”分子潘农(Gurpatwant Singh Pannun)“一事施压印度,要求印对相关人员迅速调查并追责。此前,美曾指控印政府雇员维卡什(Vikash Yadav)参与策划暗杀潘农。潘农也曾称,维卡什受印高级官员指派负责组织暗杀任务。消息人士表示,美司法部此前指控印情报机构前官员参与策划此次暗杀,美方希望印在调查过程中落实“有意义的问责”。 目前,印尚未置评此事。分析人士指出,美一向视印为“印太地区”的遏华“帮手”,而此次美指控恐导致美印关系紧张。
NEWS
2023财年(2022年4月至11月)印产品对华进口依赖程度。图源:《印度时报》
彭博社10月22日报道,研究显示,印未能用好中美贸易竞争的巨大机遇提振本国制造业,越南、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比印受益更大。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数据显示,中国2017-2023年占美进口份额下降约8个百分点,目前已降至14%以下,而同期印占美进口份额仅上升0.6个百分点达2.7%。相比而言,越南受益最大,其份额占比增长1.7个百分点至3.7%,中国台湾、韩国份额占比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分析指出,这表明莫迪提振印制造业的目标仍十分艰巨。一方面,印出口优势主要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但其竞争激烈、增长潜力有限,因此印未能利用中美贸易竞争实现提振制造业的目标。另一方面,印国内制造业附加值较低。印对美电子产品出口有所提升,但同期自华进口零部件的规模也大幅增长。例如,印67%的导体关键零部件自华进口。此外,若特朗普再次当选美总统并继续对自华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印制造业出口恐也面临被制裁风险。文章还指出,即使近年来流向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急剧减少,印也未能因此如愿吸引更多FDI流入。
NEWS
《德干先驱报》《达卡论坛报》10月22日报道,孟加拉国总统沙哈布丁(Mohammed Shahabuddin)因其称前总理哈西娜“无书面辞职证据”引发民众抗议。据悉,沙哈布丁称“听说哈西娜逃离孟前已辞去总理一职,但目前未找到相关辞职文件证实”,但这与他在8月5日电视讲话中称“已收到哈西娜辞职信”的说法不一。孟临时政府法律事务顾问纳兹鲁尔(Asif Nazrul)10月21日指责沙哈布丁撒谎,称其改变说辞“相当于违反就职誓言”。对此,沙哈布丁补充称,8月5日上午他曾接到电话通知“与哈西娜会面”,随后又被告知取消。随后,沙哈布丁与陆军总参谋长瓦克(Waker·Uz·Zaman)确认哈西娜辞职后就宣布了消息。沙哈布丁强调,“讨论这一问题没有意义”。然而,沙哈布丁转变说辞再度引发学生抗议。10月22日,“反歧视学生运动”抗议群体在达卡集会,要求沙哈布丁立即辞职,指责其为“法西斯主义盟友”、支持“种族灭绝”,并呼吁终止现行宪法,组建革命政府,同时解散人民联盟(AL)并终止其盟友的政治活动,否则将发起新的抗议运动。对此,孟分析人士表示,哈西娜辞职信书面证据是否存在之争实属不必要,抗议活动持续恐严重威胁孟政局。
NEWS
《印度快报》《德干纪事报》10月22日报道,部分印方人士对“中印已就边境地区有关问题达成协议”看法积极,认为这或推动中印经贸关系缓和,进而有助于印制造业发展。《印度快报》社论称,中印达成边境巡逻协议意义重大。一是协议或助印更好平衡与俄、美西方的关系。二是印凭借中印关系缓和,能留出更大外交空间应对印美关系。三是为中印双方领导人金砖峰会期间会晤打下基础,为“脱离接触”提供政治认可,这或进一步推动双方政治经济关系转好。印军方面,陆军参谋长德维维迪表示,“中印正积极恢复信任”,印将继续推进边境其他问题解决。他表示,“恢复信任的方式是‘会面’,确保中印双方相信已建立缓冲区且彼此均不会越界。”印媒称,中印脱离接触仅是开始,仍需持续关注后续事态发展。“脱离接触”并非中印边境“解决方案”,印应坚守自身立场。此外,印制造业高管称,中印局势缓和或加速电子制造行业中国技术对印转让、中企对印投资、两国资本与商品流动。印制造业相关人士表示,希望能在“不损害印国家安全利益”前提下助力中印企业合作,增进中印双方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完善印供应链。
NEWS
《印度快报》10月23日发表题为《印中边境协议值得欢迎,但印对华了解仍有限》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印达成边境巡逻协议固然可喜,但达成协议的真正目的或是转移美西方对印参与金砖峰会的注意力;挽回限制中资对印的损害。当前,印对华了解仍十分有限,印亟需增强对华认知并做足准备应对中印边境后续问题。本文作者郑嘉宾(Jabin T. Jacob)系印度希夫纳达尔大学国际关系与治理研究系副教授、喜马拉雅研究卓越中心主任。
印外交部10月21日表示,中印已就沿实际控制线的巡逻安排达成协议,实现脱离接触并解决2020年遗留问题。目前看,中印边境协议的诸多细节有待澄清:“脱离接触”是否包括双方巡逻受阻的所有现存争议地区。“脱离接触”是包括中印边境西段都木契列、德普桑等“遗留争议地区”,还是仅指2020年的争议地区?苏杰生与唐勇胜对此均避而不谈的可能性有二:一是印或等待中印领导人在金砖峰会会晤后发表更具实质性的声明。二是中印双方仍未确定下一步行动,但印决定先行公开消息。
在各细节未明确的背景下,中印双方达成巡逻安排协议恐仅为印“外交成就”,而非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实质性成果。印此时宣传双方达成协议真正目的有二:一是转移美西方对印参与金砖峰会注意力。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变化,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中俄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引发美西方强烈反应。对印来说,印参与金砖国家峰会较为敏感,恐被贴上“反西方”标签。同时,印又急需更充分的分理由解释莫迪参与金砖峰会的动机。因此,巡逻协议无疑是转移注意力最佳选择。二是印担忧限制中资制约自身发展,希望达成协议以挽回损失。印仍高度依赖“中国制造”与中国技术,莫迪政府担忧限制中国对印投资恐妨碍印本国发展。中印双方达成巡逻安排协议虽作用有限,但或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对印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印军方恐受印外交战略限制。印宣布中印双方达成协议时,印陆军相关人员并未出席。对于一支力图实现战区化的印军来说,其需要参与讨论具有广泛影响的战略和外交活动,而此次印高级军事官员缺席中印边境声明颇为奇怪。这也说明当前印军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行为往往会受制于印外交决策。
总体看,印意识到“中国威胁”,但困于印各部门对华认知十分有限,因此,印政府、军队在涉华重大决策上总是“瞻前顾后”。这也导致印难以在边境问题上推进切实的遏华计划,只能选择加强边境基建等间接遏华措施。当前,印需要加强对华认知,以更好预判中方在边境问题上的下一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