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案例丨一名农村特困供养老人入住养老院之旅

学术   2024-10-26 16:05   山东  

安伯(化名),70岁,无子女,是一位特困供养人员。近几年,随着年纪增长,安伯明显感受到自己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对未来养老生活充满忧虑。尽管国家政策已经为他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他依然担心自己晚年无人照料、生活难以为继,时常感到孤独与不安。

安伯平时很少迈出家门,与邻里及外界的交流极少,这种长期的自我隔离状态加剧了他的孤独感。然而,当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安伯入住养老院时,却遭到了他的强烈抵触。安伯抗拒入住养老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他担心在养老院中,因为没有子女,可能会面临其他老人或护理人员的不公正对待;另一方面,他不想离开他熟悉的家,担心去养老院居住会感到陌生和孤单,无法过上温馨舒适的生活。

为解决安伯的养老难题,社区工作人员把安伯转介给社工,希望社工从专业角度进行介入。社工通过为安伯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及个性化养老规划服务,协助他解开心结,探索更适宜的养老路径。


需求分析和服务目标计划

社工经过分析和评估,认为安伯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身体状况方面,安伯年事已高,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二是心理状态方面,安伯无儿无女的家庭背景,加之自我隔离的生活方式,导致情感空虚与社交缺失。三是居家安全方面,安伯目前处于独居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亟须得到妥善解决。四是社会支持方面,安伯平日里深居简出,与外界交往极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基于上述问题分析,社工将服务计划和目标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帮助安伯重建积极的心理状态,减轻孤独感与焦虑情绪;其次,为安伯提供必要的日常照料与健康监测,确保他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再次,帮助安伯打破社交隔阂,建立稳定的社交网络,以填补其情感空缺并提升其生活满意度;最后,帮助安伯制订一套个性化的养老方案,确保他在享受独立生活的同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生活照料与健康保障。


服务过程

(一)心理疏导,缓解孤独感

服务之初,社工在与安伯的交流和沟通中,通过细致的倾听与深入的对话,全面掌握其生活现状、心理困扰以及对于未来养老的忧虑。同时,社工在沟通中秉持尊重、同理的原则,让安伯感受到被接纳与被理解的温暖。

为了缓解安伯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感,社工运用寻解治疗模式进行介入。社工观察到,安伯虽然没有家人协助,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家居整洁,日常饮食起居有条不紊。这种自理能力正是其坚韧与独立精神的体现。社工适时地向安伯指出这一点,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多么值得赞赏。安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嘴角微微上扬,谦虚地说:“哎呀,这算什么呀,都是生活所迫嘛。”其言语间难掩被认可的喜悦。

在一次深入交流中,社工问安伯:“您有没有经历过内心特别高兴的时刻?”安伯沉思片刻后答道:“有过一次,社区组织园艺种植活动,让我和另外几个老邻居当指导,那时候大家每天都聚在一起交流,真的很开心。”社工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积极体验的重要性,随即向安伯阐述了缓解孤独感的多种途径,强调通过自己主动参与及外部环境的积极支持,可以有效减轻孤独感。

为增强说服力,社工向安伯举例说明了齐大爷(化名)的情况:齐大爷同样是面临生活困境的特困供养人员,因性格开朗、喜欢社交,在养老院找到了归属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着充实而快乐的生活。社工还展示了齐大爷在养老院参与各类活动的照片,让安伯直观感受到这种积极生活方式的快乐。安伯凝视着照片,眼中流露出惊讶与感慨:“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还能过这样的生活,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无儿无女,孤独一生是命中注定的。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又看到了光亮。”

经过寻解治疗,社工不仅帮助安伯认识到孤独并非不可逆转的命运,而且激发了安伯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力。

(二)消除顾虑,入住养老院

为了打消安伯对入住养老院的种种顾虑,社工决定陪他到养老院进行一次深入的实地探访。

社工首先带安伯参观了养老院的宿舍区。宿舍区干净整洁的环境和人性化的设施设计,让安伯初步感受到了养老院的温馨与关怀。随后,社工陪安伯来到公共活动区,这里充满欢声笑语,老人们有的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有的聚在一起打扑克牌,还有的在一起观看歌舞表演。安伯被这种热闹融洽的气氛深深吸引。社工趁机向几位老人介绍了安伯,并鼓励他们一起交流互动。在互动中,安伯感受到了老人们的热情与友好,还和齐大爷说了一会儿悄悄话。

通过这次探访,安伯彻底打消了入住养老院“会被欺负”的顾虑,并且对养老院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他主动向社工表达了想要入住养老院的意愿,表示希望在那里度过愉快的晚年。

(三)促进社交融入,安享晚年生活

安伯顺利入住养老院后,社工继续为他提供支持与关怀服务,帮助他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每次探访,社工不仅事无巨细地询问安伯的健康状况以及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状况,还深入了解他的心理状态与情感需求,为他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为了促进安伯的社交融入,社工帮助养老院的老人们组建了一个互助小组。互助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故事分享等形式,让老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和生活智慧,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感联系。平时,小组成员们还一起参与打扑克牌、练习养生操等活动。这些多样化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安伯的晚年生活,还为他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进一步增进了他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与信任。

▲安伯与互助小组成员一起参加“时光印记·幸福晚年”主题回忆分享会

随着小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安伯的社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作与分享,并且开始主动寻求改变,积极参与养老院的活动,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社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安伯提供高质量、定制化的服务,以及建立透明、高效的沟通机制,赢得了安伯的信任与支持。为了进一步强化安伯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社工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安伯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如今,安伯在养老院里的生活充实而幸福。他常常对别人说:“是这里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服务成效

安伯对社工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社工给了他足够的关怀与支持。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巧妙运用尊重、同理等沟通技巧,有效地缓解了安伯因独居和对养老问题的担忧而产生的孤独感与焦虑情绪,增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期待。

在介入过程中,社工运用专业方法与安伯建立了坚实的信任基础,使安伯能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期待。在沟通中,社工不仅耐心倾听,还运用同理、鼓励等技巧,深入了解安伯的内心情感,从而精准把握其需求与困扰,并运用寻解治疗中的“奇迹问句”询问技巧,逐步促进了安伯关于养老问题的思想转变。

安伯入住养老院后,逐步适应新环境,社交能力显著提升,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这一转变不仅为其在养老院中的长期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他的晚年生活焕发出新的光彩。

更多精彩案例,点击这里订阅《中国社会工作》

作者:李雪芳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民政局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10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老年服务案例丨“一厅一馆一学院”,积极老龄观的社工实践

老年服务案例丨陪伴无依老人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END


微信/杂志责编:汪昊

制作:谢霄
审校:徐蕴
审核:颜小钗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点赞、分享在看

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
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是中共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主管的全省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主要开展社会工作政策宣传、调查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工作,提供咨询、评审、督导、评估等专业服务,接受捐赠,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承接委托事项,编发有关资料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