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田野政治与基层治理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职能转变,人民群众需要找政府办理的事务迅速增多,由政府发起和办理的事务也大量增加。现代社会和政府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政府因此设立多个专业性的政府部门,形成结构复杂的政府机器。特别是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许多政策的变动性、适时性强。个人面对繁杂的政府部门和事务,感到十分无力和无奈,由此产生办事难、难办事、办事不顺畅和不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及其引起的矛盾集中反映在具体办事的基层层面。但是,当下的事务多、变化大,要让直接面对群众的干部都掌握政策并妥善处理,实在是勉为其难。基层干部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基层干部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就需要为基层重新定位,改进基层工作,创新基层治理体系。
要实现基层治理化繁为简的转换,需要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我国的基层治理是在事务简单的传统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并长期受计划经济自上而下的单一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这种基层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说的“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基层虽然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层级和场域,但基层工作却是一个涉及多个层级和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只有根据现代化要求和基层的特点进行“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才能实现围绕高效办事而简政的目的。
在基层治理创新中,还要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乡镇(街道)是基层政权组织,掌握国家法律和政策,大量政府事务由乡镇(街道)办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村(社区)主要是协助政府工作,而不是直接责任人。由于村(社区)直面群众,会直接承担压力,因此要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做好沟通工作。更重要的是,基层政权组织要承担直接责任,直接处理群众事务和做群众工作,而不是让压力由村(社区)承担,避免群众有意见时迁怒于村(社区)干部。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