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老伴儿这样的老司机,开过好几种大车。
早前60、70年代的时候,我国还依靠从苏联东欧进口的大卡车承担运输工作,嘎斯,依法都是那时进口过来的车型,后来咱们国家的东风、大解放、黄河都是参考那些经典的进口车型设计改造的。
80年代国家允许让私人买大车了,搞运输的大部分都在那会子赚了不少钱。你知道那会儿一辆卡车多少钱吗?
82年,我老伴儿还在厂子里给开大半挂,解放141,那时候是咱们国家最常见的卡车,当时的保有量特别大,运输的单位基本都是这个车。
就是2000年的时候,我记得我儿子考驾照,我老伴儿去驾校送他,看见教练场还有这种老解放的教练车。
解放这车什么都可以,就是方向盘贼沉,力气小的开起来这车特别费劲儿。冬天必须喝热水,还是双脚的离合器,没有同步器,开始开这个车的时候,必须学的就是轰油门。
开这个车动静特大,开的越快声音越大,跟打雷似的噼里啪啦的。
后来的解放142升级了同步器,加减档的时候就舒服多了。
这车当年我老伴儿跟着去提车的,3辆车一块儿从厂子里头开回来的,三万八,当时还算是便宜的呢!
东风140比这个还贵,四万大几了,毕竟是解放的升级车型,稳定行也高。
这个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解放的视野大太多了,马力也大,方向盘也没那么重了。有些小个头的司机开着也不费力,就是底盘轻,不能开特别快。
东风车的水箱上面有个百叶窗,夏天开车能吹风。但这车还是冬天开舒服,发动机就在座子下面,冬天贼暖和。
那时候还是有进口车的,十二万的五十铃,当年买的起的私人我们是不认识,就是单位也不是轻松就买得起的。
我老伴儿后来换的单位,效益特好,还总接待外宾,当时就有一辆这个车,双排座的,拉货也能拉人,放现在说就是商务车。
老伴儿离退休前几年,那车都跑了快50万公里了,愣是一次大修都没有,变速箱都没撬开过。
这肯定也有司机的功劳,不过这个车噪音特小,座椅比所有大车都舒服,真跟大沙发一样,就是拉不了太多东西。小日子设计的车,这个倒也能理解。
苏联的伏尔加,当年卖十一万,不是卡车,当年好多出租车就是这个车。再往前几年,那都是部级才能做的行政专车,后期的继任者你们肯定听说过,就是大皇冠。
伏尔加2410坐着跟船一样,老伴儿说底盘软,没空调,夏天能捂出来一身痱子,后来大众桑塔纳进来了,这车就不行了。
后来我们国家的江淮150,看这型号就比解放东风升级了,价格也是,六万出头了。这车已经是重卡了,能拉8吨,看着跟老黄河似的,实际听说也是一套图纸。
噪音特别大,开不了多快,方向盘沉的得拿出吃奶的劲儿了,变速箱总乱,老司机都知道乱了档就敲几下变速箱就好了。
前面说那个跃进,后来三万都不到,带卧铺的,跑长途特别好。据说就是烧机油,冬天启动困难,发动机也是在座椅下面,没有百叶,夏天开这个太受罪了。
还有好多呢,那时候的司机,能开车也能修车,理论实践都是一把好手,你开过哪一辆?
喜欢的话,请您转发、点赞、评论
春燕儿感谢您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