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的时候,供销社卖的那些个物件儿,生产和把关都特别严格,标一等品的那绝对是你跳不出任何毛病的,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质量价格都不一样,每一等标准也都不一样。别的不说,绝对是对得起经久耐用这几个字。
1、
我儿子小时候打家雀,用上海生产的雄狮牌气管子,那会儿农村还是可以有这些物件儿,后来全国都买不到了,家里的也上交了。
2、
以前的农村,这种刨子很常见,有长的短的,也有冲缝的,抛光的,打磨的二刨,这个物件儿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但是那时候的木匠手里总有几个不一样的刨子。
3、
80后小时候应该都知道的剃头推子,剃头的时候咯吱咯吱的,以前男士理发基本上都用这个物件,尤其是70年代那会儿,国营的理发店几乎每个师傅都用这个,什么都好,就一个毛病,就是一旦不快了,拉扯头发就特别疼,能把头皮扯掉下来一样。但那个时候没有电动的推子,都用这个。
4、
这个龙骨水车才是真正有年头的老物件,那时候农村都是抽水浇地,就只能用这种人力的水车,50年代遇到干旱,那时候生产队组织社员运水就全靠这个,80年代我去西北,还看见有地方用这个呢,就在小河沟边上,有的苗不能离开水,看着干了就上去蹬几下,等水没过了苗就下来,有的鱼塘也用这个抽水捉鱼。
5、
70年代的兽用注射器,比我们看到的注射器要粗大很多,那时候公社有个兽医站,专门给猪、牛、马打针,用的都是这种。这个注射器跟我们平常见到的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有弹簧,防止牲口闹腾,有弹簧注射能快速回弹回来,不是一次性的,用完了消毒就能继续用。
6、
拉线的开关,我们现在农村老家的厕所还是用这种。70后一定都知道,80后小时候也见过,年头久了线容易糟了,一拉就断了。不过那时候可家家都用这个,换线一般就直接换,尤其我们院子不是一户,要是关电闸再换线,整个院子都得没电,一般都是蹬着凳子去重新系一根线下来。这种开关还是有一定触电风险的,现在早就已经被淘汰了。
7、
农村用的手动报警器,当时老贵了,我们村书用一头牛换了这么一台,一次也没用过。那时候没点儿实力的公社都没有这个物件儿,真是个“大件儿”了。
8、
农村用过的汆子,其实就是烧开水用的,设计非常巧妙,放在煤炉子上面挂着烧水,特别快,没一会儿水就开了,过去的农村没有路子,都是大锅灶台做饭,好多时候为了做饭快都用热水,这玩意儿顶大用了。
9、
我从东北5块钱带回来一个大白瓷的水鳖,是那时候用的汤婆子,冬天灌上热水暖被窝特别好。比我们村用的铜的好用太多了,又大热得又快。后来也有橡胶的了,就是80后小时候常见的那种,跟自行车的里胎差不多的材质,不过我那个让我儿子一脚揣到地下摔碎了。
10、
生产队干活的时候记工分,那时候我们公社有个会计就是用算盘给我们记,他那一手算盘打的特别好,我插队那几年,就没听说过他记错过谁的工分。只是现在会打算盘的真的少了,我孙子也报了珠心算的培训班,学的跟我插队那会儿也不一样了。
11、
80年代的电子管半导体,那时候可太给劲了,一般的人家几乎买不起这个,我也是结婚好几年以后才攒钱买的,那时候没有什么音响,听个收音机就是个时髦的事儿了,比现在公园的广场舞的音响效果好多了。
12、
最后这个一般人基本上印象都不会太深,实在有点儿小众了,你们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的吗?
喜欢的话,请您转发、点赞、评论
春燕儿感谢您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