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dimir Stroozer|俄罗斯
文|若杉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高敏感人群。
之所以想聊这个群体,是因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来访者其实都是高敏感人群。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性格敏感的人,对于外在的刺激、别人的批评总是更加在意一些,便难免用这些想法来攻击自己,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以前我们再谈到一个人的性格时,常常喜欢用内向或者是外向来形容一个人。通常来讲,外向的人更喜欢社交活动,内向的人更喜欢一个人待着。
但是后来,美国一个叫伊莱恩·艾伦的心理医生发现,有一部分我们原来认为是内向型的的人,他们其实在社交中是非常活跃的。所以,后来,她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高度敏感型人格”,与之相对应的,叫做“高复原性人格”。
具有“高度敏感型人格”的人,在人群中其实非常好识别,他们可能经常听到以下表述:
“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你可能是太敏感了。”
“他没那个意思,你可能是过度解读了。”
“你就是太多愁伤感了。”
如果这些话从小就伴随着你长大,那么,你大概率就是“高度敏感型人格”。
01
高敏感人群为什么敏感?
我们先来说一说,高度敏感型人格为什么敏感。
第一,天生敏感的感受系统。
我们每个人都通过视、听、触、嗅来感知这个世界,并且,通过视听触嗅感受到的世界,大不相同。
比如,同样一所房子,善用听觉的人会首先判断房子是宁静还是嘈杂,善用视觉的人,会判断房子的装修、配饰、亮度;善用触觉的人,更倾向于感知沙发的质感和地毯的舒适度;而善用味觉的人,会首先评判房子是有烟味还是有甜甜的熏香。
每个人善用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不同,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人感官系统更敏感,有些人感知系统更迟钝。而对于“高度敏感型人格,他们的观察度、敏感度、感知度都更高,甚至可能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
所以,因为接收到的信息过多,要处理的信息过载,也自然容易想太多。比如,同样是看到一个人皱纹,感官系统不敏感的人可能连注意都没有注意到,而感官系统敏感的人,可能内心早已心潮澎湃、自导自演了一场大戏:
他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喜欢我的穿着,还是刚刚说了哪句话让他不开心;
他是不是今天心情不好,是出门前跟老婆吵了架,还是身体不太舒服……
一个小小的皱眉都可以演绎出千万种可能,也就难怪会想的多了。
第二,想太多,可能是“以右脑思考”的人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
用左脑思考的人,善于线性思维、做事情有方法和步骤,他们擅长分析,喜欢把整体的事物分割成单一个体,喜欢循序渐进的处理问题。大多数人,都是以大脑左半球为主导来思考的,大约占人群中的70%-85%。
而剩下的15%-30%,属于右脑思考者。以右脑思考的人,享受活在当下的喜悦,他们倾向于凭借感官接受信息,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本能,思维模式如树枝般发散。
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要数达芬奇,达芬奇习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比如说,1496 年的一天,他写下这样一串话:
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
① 去米兰和它的郊区采风。
② 画一副米兰全城图。
③ 找一个数学学家给我讲讲三角形的知识。
④ 找一个水力学家,告诉我怎么去修建一条运河。
⑤ 去研究一下鸟的翅膀,看看它们飞行的奥秘。”
仅仅这一天的任务,就包括了绘画、旅行、数学、水利、动物学五个方面,可见他的思维有多发散、多跳跃。
第三,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感。
也许,没有人真的愿意想太多,如何可以,一辈子简简单单、无忧无语多好。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运气。
有些人,不得不过早的想太多。比如,《奇葩说》辩手姜思达就曾经在一起采访中谈到,因为父母在他小学5年级的时候离婚,离婚以后,他的生活状态是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每周有一天的时间爸爸带他出去玩。
于是,在家的时候,妈妈在他面前骂爸爸。
外出的时候,爸爸又跟他说妈妈的不是。
这样,同样的事情,听到他的耳朵里,就有了两个版本,他分辨不清,哪个版本是真实的,哪个版本是血口喷人。所以,要刻意调整自己,该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爸爸,又该以什么样的表情面对妈妈,才能让他们都不伤心。
因为过早需要顾及态度,考虑太多,他不得不在别人还只懂得“伸手要抱抱”的时候,就想得比一般人多很多。
再比如,一个来访者的父亲喜欢酗酒,父亲在喝酒前,总是对她呵护有加,喝酒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会对她拳脚有加。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她习惯了在每天进门的第一刻,去感知今天是安全的,还是即将要对一场狂风暴雨。因为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所以,敏感、想太多就成了他们的生存本能。
02
高敏感人群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在高敏感人群的身上,最常见到心理问题主要有四个:
第一:焦虑。
我们前面说到,高敏感性人格的思维方式,是树状思维,有一个问题发散出十个问题,再由十个问题发散出100个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会带给高敏感型人群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在想象力丰富的同时,他们也容易预演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糟糕的状况,从而导致焦虑。
第二,完美主义。
高敏感性人群,因为本身就具有更为敏感的五官,所以,很多人看不到的缺陷,他们会轻易地捕捉到。因为太敏感,太容易看到事情的不足之处,也就更容易成为一个对细节要求严苛的完美主义者。
比如,我之前看到哥哥张国荣在一个访谈中,就提到“在别人看来100%的好,在我这里只有70%”,很多艺术家,从事创意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扰。这个困扰一方面帮助他们获得比一般人更多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让她们经常性的处于对自己不满的情绪中。
第三,自卑。
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高敏感人群的自卑。
首先,高敏感人群在人群中还处于小数群体,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朋友们在一起,那么开心,我却有点格格不入。为什么我不可以。
别人老说我想太多,是不是我有点啥毛病。跟大多数一样,对很多人来说,是安全感和自信的来源,高敏感人群作为人群中的少数群体,会比较容易自卑。
其次,自我要求高。
我们说自卑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向跟别人比,觉得自己啥啥啥都不如别人,所以自卑。
另外一种,是纵向跟自己比,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做,都达不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容易自卑。高敏感人群通常属于后面这种情况,因为对自我的要求高,总是达不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要求,所以容易自卑。
第四,容易失去自我。
当婴儿出生时,大概在6个月以前,婴儿是意识不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她会以为,自己就是母亲的一部分,不然,自己的需求,母亲怎么会知道自己是渴了还是饿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我”。这个时候,如果外在给他的反馈都是肯定的,会加固他的自我。但是,反过来,如果外在给他的反馈是否定的,她就会开始学着隐藏自我,揣摩别人的喜好,然后渐渐地长出一个壳,用这个壳来面对外在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假我”。
“高敏感人群”因为天生对外在刺激敏感,又有很强的同理心,再加上他们原本就是人群中的少数群体,跟大多数都不太一样,所以,特别容易为了达到别人的期待,满足别人的期许,或者,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跟别人一样,而放弃自我。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高敏感人群”的自我就像是个VIP服务厅,会面向进入VIP厅的所有人开放,并且私人订制的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总是忍不住满足别人的需求,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从而失去自我。
03
高敏感人群,如何过得轻松一些?
1.找到能量情绪
我们前面说到,高敏感人群的情绪常常是由单点触发多点的。看到一棵树,就想到秋天、想到树叶凋零的样子,然后想到死亡。
这种情绪容易悲春伤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遇到美好的事情时,这种美好的情绪也会在心里扩散蔓延。比如,吃到一块好吃的蛋糕,想到小时候过生日的场景,想到宠爱自己的外婆,想好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愉快……
高敏感人群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个特质,找到自己的能量情绪,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回到自己的能量情绪里来。比如,一幅你只要看到就能感受到愉快的画,或者一个让你感到安心的咖啡馆,或者一个让你看到就开心的小玩偶。当自己情绪很差的时候,可以迅速调用能量情绪,回到好情绪中。
2.像整理衣柜一样整理思路
高敏感人群常常处在一种过度思虑中,他们头脑中的信息常常是又密集又多样,如果不好好整理,大脑就会有一种信息过载的感觉。
比如,我的一个来访者形容自己大脑过载的状态的时候,就说到“我的大脑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一样,每天有几百、几千量车,同时在大脑中奔跑。”
所以,我们要学会像整理衣柜一样,定期整理自己的大脑。
比如,你可以画画思维导图,顺着思维导图的脉络来整理自己的大脑。你也采用自由写作的方式,每天定时的写一点东西,来清理大脑的存量。
3.学会给大脑补给养分
高敏感人群的思维方式呈现树状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对于多样化、复杂的知识是有渴求的。所以,学习不停领域的知识,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就像给植物浇水一样,是给我们的大脑必要的养分。
同时,可以多去餐馆展览、博物馆、听听音乐会,高敏感人群拥有纤细的五官,他们对于艺术、对于美,会有更敏锐的觉察。在看展、听音乐会的过程中,高敏感人群的五官都浸润在美好的感受中,这会让他们感受到极致的喜悦,整个身心都会得到一种滋养。
4.找到与人相处的最佳距离
如果你是一个高敏感人,你会发现自己常常处在这样的困境中,就是一个人待着吧,会觉得有点寂寞,跟人在一起吧,又很容易感到疲惫。我记得之前在一个综艺节目里,郭麒麟说过这么一句话,“没人来看我吧,我特想让朋友来,朋友来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想让他们走。”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敏感型人在社交中遇到的困境。
想要解决这种困境,我们就需要找到人跟人相处,最舒服的距离。
(1)学会告别。很多高敏感人群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明明自己已经很累了,或者,朋友来家里聚会,很不好意思让人家走,其实,你要自己最舒服的社交时间,就可以提前跟大家说清楚,你方便的时间,大概是几点到几点。或者,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跟大家说清楚,就可以提前离场。
(2)找到适宜的被动陪伴。所谓被动陪伴,就是你身边有人,但是这些人不需要跟你有交流。比如,咖啡馆或者人来人往的街道上,都是很好的被动陪伴的环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完全自己一个人的环境里,会觉得孤单,在咖啡馆工作,虽然也不跟谁发生实际的交互,但就是莫名其妙地安心。
除了咖啡馆、街道、旅途中,养宠物,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5.找到“真我”
高敏感人群因为长期习惯性地满足别人,用“假我”在生活,真我的部分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比如说,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我之前曾经问过我的一个来访者,你喜欢吃什么。一下子就把她问住了。她说:“我知道我老公喜欢吃烤肉,我儿子喜欢吃汉堡,我一直以为我也喜欢吃这些,但刚刚你问我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其实不知道自己喜欢吃啥,好久没想过这个问题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找回“真我”是不容易的,我需要用一个“小锤子”把外面的壳一点点的敲碎,才能看到里面的“真我”。
从小事开始,下意识的问自己“我想要吗?”比如,一起出去吃饭,有人想吃火锅,有人想吃日料,你之前可能习惯性地说“随便”,或者根本不表达自己的意见,现在,开始学着问自己“我想要什么,然后尝试表达出来。”
如果失去自我太久,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找回自己,记得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
有人说,高敏感是种天赋,也有人说,高敏感是种缺陷。其实,每种个性都是双刃剑,我们没有办法让一个高敏感的人学着钝感一些,但是,却可以让他学会善用自己的优势,活得轻松一些。
预约咨询,请扫码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创始人
畅销书籍:《停止内耗》
《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
人生最大的理想:
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写不同的文章
我们的咨询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