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Sandoval|西班牙
文|若杉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许许多多标签,有些标签关于身份确认,比如,你是谁的女儿,谁的老公,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样的职位。
有些标签关乎个人特质,比如,你温和还是暴躁,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性格敏感还是大大咧咧。
这些标签,大多是别人加诸在自己身上,但背得久了,也会形成一种自我认同。在生活中会不由地按着这个标签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我对于标签的接受与认同,有时候是好事,但有时候,不加识别、不加考虑地把这些标签加诸己身,难免形成另外一种枷锁。
讲两个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性格一直很温和。但凡跟她接触过的人,没有一个不夸她脾气好,在我的记忆里,她也从来都没发过脾气。
“好脾气”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优点。但这份好脾气,在很长时间,也困扰着她,尤其是,当她在职场上,位置越做越高,责任越来越大以后。
在一次聊天中,她说:
“我在这个公司做了十年,领导、同事都跟我很熟,大家都知道我温和,懂得在中间磨合,从不发火。久而久之,我自己也希望一直“温和”下去。
但是,从小员工做到销售总监,如今,担子越来越重,有时候,碰到不靠谱的下属,不靠谱的客户,真的很想破口大骂。但是,转念一想,这样一来,大家会说:‘原来,你也有这一面啊,以前的温柔不会是装的吧。’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只能继续温柔下去”。
为了这个“温柔”的标签,朋友付出了很多,有时想要高声说几句话,都会刻意把声音放低,把语速放慢。
当然,在我一个心理咨询师看来,她付出最多的是那些积压在心底的情绪,那些想表达而未表达的愤怒。
另一个故事。
一个来访者说,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好人”。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身边的人都坚信,找别人帮忙会被拒绝的事儿,在他这里一定能获得一个“YES”。
而来访者之所以走进咨询室,也是因为厌倦了,做一个好人。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初中同学,辗转几人,找到他。加了微信,几句寒暄,就直奔主题。原来老同学父亲生了病,想要借钱。
同学说:“我找了很多人,都帮不上门,上学那会儿,你就是个热心肠,所以,请你一定帮帮我。”
我的“好人”来访者被这段“告白”弄得不知所措,虽然有几分不愿意,但是,还是选择把钱借了出去。
借完钱的许多天,他内心都不是滋味。总觉得被什么东西绑架着,心里极不自在,又不知去何处说,所以想到了心理咨询。
上面两个故事的主角,一个被贴上了“温柔”的标签,一个被贴上了“好人”的标签。这些标签,乍看都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加区分的活在标签里,就变成了负累。
有时候,一些不好的标签,反而更容易被识别,也容易被撕掉。比如,懒散、不求上进、不修边幅。
但真正让我们束缚其中,不愿意走出来的,反而是一些看似美好的标签。
我们会束缚在这些美好、看起来善意满满的标签里,是因为:
这些标签里,有我们想要的社会认同。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夸赞,孩童时代,我们从妈妈的一个笑容、一个亲吻,一句“我爱你”中获得自我认同;长大以后,我们在与他人互动中,获得他人的称赞来获得这种社会认同。
这种认同,让我们摆脱自我的孤独感,获得进一步与他人交往、挑战新鲜事物的勇气。
对于这份认同,这份对于安全感执着的追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道:“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勒庞或许说得更为严重些,我们并不确信人是否因为追求认同而让智商有所降低,但我们确信的是:更多的追求他人认同,会让我们更少的看见自己。
当你追求一个“温柔”的标签时,你会看不见那个想要暴躁发脾气的自己;
当你追求一个“大度”的标签时,你会强求自己明明很计较却要装得不在意;
当你追求一个“坚强”的标签时,你会忍住那些因为软弱而掉下的眼泪;
……
这一方面会让情绪受到极度的压抑,另一方面,会让自己迷茫在那些所谓的“标签”里,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相对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接受赞美而不过分在意。要提醒自己,别人的赞美只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来评价你,这代表他的感受和观点,并不代表真实的你自己。
这样的清醒,会让你有能力在一个满是评价的社会中保持一个相对清醒的自我。不对赞美过分执迷,也就不会对批评过分敏感。
每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始终来源于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两部分,但社会评价常常过于强大,会吞噬到自我评价的部分。
我们要做的便是努力在听取外在声音的同时,依然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
第二,承认自己的多面性,不执着在一个单一的标签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宽容善良是你,计较难过也是你;光鲜亮丽是你,邋遢随性也是你;勤奋上进是你,偷懒拖延也是你。如果硬把自己绑在固有的标签里,便是一个丰富多面的自己,把自己卡在一个固有的套子里,让自己活得僵硬、不自在。
所以,因为你是多面的,别人对你的评价也必然是多面的。
承认自己的多面性,接受他人对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的你的评论,你才能不在评价里迷失,不在评价里变成单一的自己,把生活活成一场面对观众的演出秀。
如今,互联网、社交平台越来越发达,我们能链接到的平台越多,被评价、被贴标签的机会也就越多。
在这样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评价的生存空间里,保持自我、保持清醒是比涌入人潮、接受评价更难的一件事。
愿我们在喧闹的世界里,依然看得见自己。
预约咨询,请扫码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创始人
畅销书籍:《停止内耗》
《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
人生最大的理想:
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写不同的文章
我们的咨询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