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不景气了,央企工程局跨界改种地了

文摘   2024-12-03 17:42   湖北  

以前,一些建筑企业会利用项目驻地附近的空闲土地,组织员工在工作之余种植蔬菜瓜果,既可以供员工享用,又能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冠以原生态有机绿色美名后,还能送上级、送业主。

中铁十四局显然不满足于此,或是迫于行业竞争压力,或是发现了不一样的市场机遇,积极发展农业种植业,跨界做得有声有色。
11月19日至23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以东的1.45万亩土地上,近百台机器轰鸣声响彻大地,一场现代化、机械化冬种生产火热进行,中铁十四局首个规模化种植现代农业项目完成首年度冬季种植。

不久前,中铁十四局通过竞价获得东营市垦利区山东华澳大地土地经营权。
该项目地处黄河三角洲的顶点所在地,总面积14549.36亩,土地性质为基本农田,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小麦、水稻。
项目采取“耕种管收销”全流程组织管理,与多家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储备了技术智库团队。
与大型粮油贸易加工企业建立合作订单生产,利用自有电商平台 “忆农时代”、地方粮食储备等多渠道保障农产品销售,建立了“土地整理—育苗育秧—水稻种植—加工包装—产品销售”全产业链。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铁十四局第一次种地了。
2022年,中铁十四局参与乾安县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项目,包括土地平整、灌溉及排水系统、机井、农田输配电、土壤改良和水稻种植等相关工程。
建设规模约500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约400公顷。2023年开始实施第一期项目约270公顷,形成新增耕地约220公顷。
项目采用工程+化学+生物+现代农业技术等措施组合的方式进行土壤改良,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明明教授团队,选用耐盐碱的优良水稻品种,进行相关试验研究,为更大区域改良技术推广运用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
当年10月实现首次测产,亩产达565.9公斤,实现了当年实施、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达产的重大突破。
2024年测产亩产突破588公斤,对照当地同类项目水稻产量增产31.8%。

科学种植效果明显啊,不过这各种初期投入的成本肯定也不小,随着模式逐渐成熟,相信肯定是能够产生规模化效益的。
今年6月,中铁十四局在赤石镇多个村庄开展乡村振兴试点,联合滋农(福州)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在明溪村首次试验推行“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
中铁十四局传统土木工程主业为进军农业提供了基础,而发展农业也为施工主业拓展了新空间。
近年来,中铁十四局中标实施了一批农业相关建设项目。
比如山东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项目、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项目,玛纳斯县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沣东新城土地综合治理农业示范项目、喀左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
建筑企业从事农业有一定的基础优势。
一是技术与经验优势。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以及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够应用于农业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打造。其完善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和技术标准,可迁移至农业设施建设中,保证农业生产设施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是管理优势。这些大型建筑企业一般都拥有成熟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涵盖项目规划、组织协调、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多个环节。在农业项目中,能够高效地组织各类资源,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和生产流程,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资金优势。大型建筑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储备和良好的融资能力,能够为农业项目的前期开发、土地流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进入农业领域初期,可承担大规模土地流转所需的费用,以及购置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为农业项目的顺利启动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面对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四是产业链延伸优势。大型建筑企业在建筑产业链上下游有着广泛的合作伙伴和资源,可促进农业与建筑、建材、物流、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利用其在物流运输方面的合作伙伴资源,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新鲜地送达市场。
另外还可以借助建筑施工领域的多元化业务模式经验,探索农业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如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通过打造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型建筑企业动辄几百亿上千亿的企业规模,注定跨界农业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尝试,肯定是没办法发展成为核心主业的。
当然,跨界并不是什么坏事,体现企业的创新创业精神。但无论跨界到什么行业,都要坚持底线,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不能与农民争利,而是要帮助或者与农民一起科学种植,提升农业创效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农村农业增收。


点赞、转发、在看、关注,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东湖舍人
时政财经挖掘机,深刻、有趣、实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