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与代谢病月报(第50期)——脂肪肝新药研发“黑洞”迎来曙光

文摘   2025-02-02 19:20   河北  

肝病与代谢病月报

2025


《肝病与代谢病月报》依托杭州师范大学肝病与代谢病研究所、浙江疑难肝病协作组以及长三角脂肪肝临床中心区域联盟,以知识服务为原点,立足于临床,以学术性、专业性为导向,通过文献分享、专家点评、病例分享等,引领学术前沿、解析热点难点,助力提升肝病与代谢病的临床诊治与临床研究水平。


























本期主编

施军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杭州市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杭州师范大学肝病与代谢病研究所所长,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与酒精肝学组顾问,中国医师协会肝病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脂肪性肝病以及病毒性肝炎诊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脂肪肝多学科联合门诊,在此基础上牵头制定《中国脂肪性肝病规范化诊疗专家建议》,牵头成立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协作组(CNAFLD CRN)并开展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基于肝组织评价的NASH多中心RCT临床研究。参与了国家药审中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制定,是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主要执笔人。

























主编致辞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现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缩写为MASH),病人多、药少,吸引了众多的医药巨头入局,但这个“研发黑洞”既往已有不下20-30条管线研发失败。直到去年3月15日,FDA批准了全球首款可用于治疗肝纤维化成人MASH的新药——口服小分子药物Resmetirom。Resmetirom的获批被认为是MASH药物治疗的里程碑,相当于20年前的拉米夫定(畅销药)治疗慢性乙肝 ,具有划时代意义,堪比PD-1治疗恶性肿瘤。

近来,基于各种新理论和新靶点的MASH新药临床试验结果陆续发布,多项研究已显示部分新药有MASH改善/缓解,肝纤维化改善/逆转等诸多维度的临床获益潜力。2024年11月Journal of Hepatology(JOH)杂志发表了Survodutide治疗肝硬化(包括失代偿期)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标志着其在肝硬化治疗领域的探索中迈出且达成了重要的第一步。

Survodutide是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和新西兰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Survodutide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非肝硬化患者一致。其治疗肝硬化患者耐受性良好,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相关不良反应。此外,还可以改善患者肝脏状况(如减少肝脏脂肪、降低肝脏硬度、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以及代谢风险因素指标。为后续开展Survodutide在MASH相关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2025年1月又发表了pemvidutide治疗MASLD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的临床试验结果,pemvidutide可快速降低肝脂含量(LFC)、血清ALT和体重。尽管这是一项在MASLD中进行的非侵入性研究,但观察到的脂肪变性和肝脏炎症的快速显著改善可能预示着在后期临床研究中改善MASH及其组织病理学终点和相关合并症的可能性。

2024年12月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Denifanstat治疗MASH的2b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药可使MASH消退,炎症活动积分、肝纤维化等获得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研究结果支持Denifanstat进入3期临床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2025年1月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发表了Fc-FGF21 类似物 efruxifermin(EFX)联合GLP-1R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F1-F3期NASH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EFX联合GLP-1治疗12周的患者肝脏脂肪较基线减少65%,而单独GLP-1治疗的患者肝脏脂肪相对减少10%;EFX联合疗法经治患者在肝酶、非侵入性纤维化指标、肝损伤标志物、血糖控制以及血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而患者体重也能维持减轻状态,且EFX的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1级或2级胃肠道事件(腹泻、恶心和食欲增加)。基于相当一部分MASH患者伴有肥胖和2型糖尿病,GLP-1的联合应用可使这些潜在合并症得以治疗。

该项研究结果不仅显示EFX联合GLP-1具有足够的耐受性,而且基于多个关键MASH终点,联合治疗比单独GLP-1治疗提供了实质性的益处。这些研究结果尽管显示的都是早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脂肪肝伴随合并症以及伴有肝硬化等特殊NASH/MAS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探索。更令人鼓舞的是刚刚Hepatology发表了磷脂姜黄素 (Meriva®)治疗NASH 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取得了积极的结果,≥F2 期纤维化的NASH治疗72周,可使62%患者 NASH 消退, 50%患者纤维化改善 ≥1 期,该研究也提示天然产物或者单体治疗NASH/MASH依旧可以取得与化合物相同的结果,且不良反应更少。

NASH/MASH作为严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最终带来的不良结局不仅仅是糖脂代谢紊乱,甚者引发肝硬化和肝癌。所幸NASH/MASH的药物研发火热,处于临床III期、II期药物种类和靶点类型数目众多,联用方案也已开展临床试验,不少药物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针对NASH/MASH适应症的药物将会陆续上市。面对NASH/MASH复杂的病理状态,未来很有可能迎来多药或多靶点治疗NASH/MASH的用药局面。


PART.01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Survodutid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


摘要:


背景与目的:Survod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本研究旨在评估 Survodutid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

方法:这是一项多国、多中心、非随机、开放标签的I期临床试验。研究首先评估了单次皮下注射0.3 mg Survodutide情况,受试者包括Child-Pugh分级为A、B、C肝硬化患者,以及与其年龄、性别和体重匹配的健康个体(包括有或无超重/肥胖者);主要终点是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和最大血浆浓度(Cmax)。随后,在超重/肥胖的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B)和非肝硬化患者中,每周皮下注射Survodutide,从0.3 mg开始在24周内逐渐递增至6.0 mg,并在此后维持4周;主要终点为治疗过程中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EAEs),以及MASH/肝硬化相关指标。

结果:在单次给药队列(n=41)中,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个体的平均AUC0-∞Cmax相似(调整后的几何平均比值的90%置信区间跨过1)。单次给药后,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在健康个体中的发生率为25.0%,而在肝硬化患者中≤25.0%。在多次给药队列(n=41)中,28周内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健康个体和肝硬化患者中分别为82.4%和87.5%。经过28周Survodutide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肝脏硬度、肝脏体积、体重以及其他肝脏和代谢疾病相关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Survodutide在代偿性或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需要因药代动力学原因调整剂量;此外,因其可改善肝脏代谢相关指标,支持其作为MASH相关肝硬化治疗性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影响及意义:Survod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用于治疗MASH。约20%MASH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本研究阐明了Survodutide在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特征,并显示其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肝纤维化指标和体重。这些发现对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内的MASH人群(通常被排除在药物临床试验之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本研究结果,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Survodutide在MASH相关肝硬化中的应用。


【翻译:孔嘉宁 审核:施军平】

参考文献:1-Efficac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urvodutide, aglucagon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dual agonist,in cirrhosis.pdf



PART.02




denifanstat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2b期试验


摘要:


背景:denifanstat是一种口服的脂肪酸合成酶(FASN)抑制剂,可阻断脂肪从头生成,这是导致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中驱动进行性脂毒性、炎症和纤维化的关键途径。本研究旨在检查denifanstat改善MASH和中度至晚期纤维化患者肝脏组织学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这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2b期试验在美国、加拿大和波兰的100家临床研究中心进行。在长达90天的筛选期后,年龄在18岁及以上、经活检证实的MASH和F2或F3期纤维化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2:1)接受50 mg口服denifanstat或安慰剂,每天一次,持续52周。通过中央管理的交互式网络响应系统动态分配治疗组,并根据2型糖尿病、地区和纤维化分期进行分层。在数据库锁定之前,研究者、患者和主办方对分组设盲。主要疗效终点为第52周时NAS评分改善2分及以上且无纤维化恶化或MASH消退且NAS改善2分及以上且无纤维化恶化,通过意向治疗分析(ITT)评估。在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参与者中评估安全性。本试验注册于ClinicalTrials.gov,NCT 04906421,现已停止招募。

结果:在2021年6月2日至2022年6月28日期间筛选的1087名受试者中,168名合格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50 mg denifanstat每天一次(n=112)或安慰剂(n=56)。所有168名参与者(100名女性,68名男性)均接受了至少一剂研究治疗。在ITT人群中,denifanstat组112名参与者中有42名(38%)NAS改善2分及以上,而安慰剂组56名参与者中有9名(16%)没有纤维化恶化(共同风险差异21.0%,95%CI 8.1-33.9; p= 0.0035)。denifanstat组112名参与者中有29名(26%)显示MASH消退,NAS改善2分或以上,而安慰剂组56名参与者中有6名(11%)没有纤维化恶化(共同风险差异13.0%,0.7-25.3; p= 0.0173)。最常见的相关不良事件是COVID-19(denifanstat组112例中的19例[17%] vs安慰剂组56例中有6例[11%]),干眼症状(112例中的10例[9%] vs 56例中的8例[14%])和脱发(112例中的21例[19%] vs 56例中的2例[4%])。所有被认为与研究药物相关的所有不良事件均为1级或2级。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事件(denifanstat组112名参与者中的13名[12%]与安慰剂组56名参与者中的3名[5%])被认为与药物有关。

结论:denifanstat治疗对疾病活动性、MASH消退和纤维化具有临床和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改善。这项2b期试验的结果支持denifanstat进入3期开发。

【翻译:张慧琴  审核:张彬彬】

参考文献:2-Denifanstat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b trial.pdf







PART.03




Efruxifermin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对NASH/MASH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


摘要:


背景与目的:Efruxifermin,一种Fc-FGF21类似物,在2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显著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MASH)患者的肝脏炎症与纤维化。2型糖尿病(T2D)和肥胖在NASH/MASH患者中常见,且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采用GLP-1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估Efruxifermin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对NASH/MASH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b期临床试验,纳入人群为正在接受稳定剂量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NASH/MASH伴有2型糖尿病且肝纤维化为F1-F3的成年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50 mg Efruxifermin或安慰剂治疗,每周一次,持续12周。主要研究终点为Efruxifermin联合稳定剂量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肝脏脂肪分数、肝损伤、肝纤维化、以及代谢相关指标变化。

结果:MASH/T2D伴有肝纤维化(F1-F3)正在接受稳定剂量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成年患者(N=31)(其中司美格鲁肽48.4%、度拉糖肽45.2%、利拉鲁肽6.4%)分别给予50 mg Efruxifermin(N=21)或安慰剂(N=10)持续12周。结果显示Efruxifermin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常见的Efruxifermin相关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胃肠道反应。一名接受Efruxifermin治疗的患者因恶心而终止治疗,另一名患者因个人原因撤回知情同意。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12 周后,Efruxifermin使肝脏脂肪分数下降了65%(与安慰剂相比,P<0.0001),而安慰剂组(仅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仅下降了10%。Efruxifermin不仅维持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效果,还改善了肝损伤、肝纤维化、血糖和脂质代谢等相关指标。

结论:Efruxifermin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的耐受性特征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中的任何一种相当,同时显著降低了MASH伴T2D患者的肝脏脂肪分数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因此,对于已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增加Efruxifermin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脏状况。


【翻译:江臻遥 审核:芈肖肖】


参考文献:3-Safety and Efficacy of Efruxifermin in Combination With a GLP-1 Receptor Agonist in Patients With NASHMASH and Type 2 Diabetes in a Randomized Phase 2 Study.pdf




PART.04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Pemvidutide对MASLD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摘要: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Pemvidutide对MAS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方法:纳入体重指数(BMI)≥28.0 kg/m²且MRI-PDFF测定肝脏脂肪含量>10%的患者,按1:1: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1.2 mg、1.8 mg、2.4 mg Pemvidutide或安慰剂皮下注射,每周1次,持续12周。入组人群依据2型糖尿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层。主要疗效终点为治疗12周后肝脏脂肪含量相较于基线期的降低百分比。

结果:纳入94名患者,随机分组并给药。研究人群基线BMI中位数和肝脏脂肪含量分别为36.2 kg/m²和20.6%,其中29%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在第12周时,1.2 mg、1.8 mg和2.4mg Pemvidutide组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相较于基线期分别降低46.6%(95%CI,-63.7 ~ -29.6)、68.5%(95%CI,-84.4 ~ -52.5)、57.1%(95%CI,-76.1 ~ -38.1),而安慰剂组仅为4.4%(95%CI,-20.21 ~ 11.3)(所有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P均<0.001)。在1.8 mg剂量组中,94.4%患者肝脏脂肪含量降低30%,72.2%患者肝脏脂肪含量降低50%,55.6%患者肝脏脂肪含量恢复正常(肝脏脂肪含量<5%)。在体重减轻(-4.3%;P<0.001)、丙氨酸转氨酶降低(-13.8 IU/L;P=0.029)和校正cT1值降低(-75.9 ms;P=0.002)方面,1.8 mg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所有剂量Pemvidutide耐受性良好,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在MASLD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每周使用Pemvidutide治疗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肝脏炎症指标与体重。

【翻译:金明杨 审核:芈肖肖】


参考文献:4-Effect of pemvidutide, a GLP-1glucagon dual receptor agonist, on MASLD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pdf


PART.05




磷脂姜黄素Meriv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和肾脏疾病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摘要:


背景和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磷脂姜黄素Meriva是一种磷脂制剂,能改善姜黄素的递送与吸收。本研究旨在评估Meriva对NAS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在这项双盲试验中,52例经肝活检证实NASH 患者(71%患者纤维化分期≥F2,58%患者患有A2-G2/A2-G3a期慢性肾病)按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2克/天Meriva或安慰剂治疗,为期72周。主要终点为NASH缓解且肝纤维化无进展。次要终点包括肝脏纤维化改善≥1期且NASH无进展、显著(即分期≥F2)肝纤维化和慢性肾脏病逆转、以及肾脏、血糖、血脂和炎症指标改善。因为NF-kB是一种关键促炎转录因子,也是姜黄素的主要靶点,本研究还探讨了Meriva激活肝脏NF-kB的效果。

结果:51名患者(26名接受Meriva治疗,25名接受安慰剂治疗)完成了试验。Meriva组16例(62%)患者与安慰剂组3例(12%)患者NASH消退(RR = 5.33[1.76-12.13], P = 0.003)。Meriva组13例(50%)患者与安慰剂组2例(8%)患者出现≥1期纤维化改善(RR = 6.50 [1.63-21.20],P = 0.008),Meriva组11例(42%)患者与安慰剂组0例(0%)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消退(RR = 18.01 [1.43-36.07],P = 0.02)。肝脏NF-kB抑制可预测NASH消退(AUC = 0.90,95%CI = 0.84-0.95)和纤维化改善(AUC = 0.89,95%CI = 0.82-0.96)。Meriva组13例(50%)患者和安慰剂组0例(0%)患者出现慢性肾脏疾病消退(RR = 10.71 [1.94-17.99],P = 0.004)。与安慰剂相比,Meriva改善了肾小球滤过率(eGFR)(校正后的 eGFR 变化差异:+3.59[2.96–4.11] mL/min/1.73m2/yP = 0.009)、空腹血糖17 mg/dL95%CI = 22, 12、糖化血红蛋白(HbA1c0.62%, 95% CI = 0.87%0.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9 mg/dL95% CI = 4533)、甘油三酯(-36 mg/dL95% CI = 462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g/dL95% CI = +8+11)以及炎症指标。不良事件罕见、程度轻微且分布均匀。

结论:对于 NASH 患者,使用Meriva治疗72周安全且耐受性良好。Meriva可能通过抑制NF-κB改善肝脏组织学、肾脏疾病及代谢状况。

【翻译:赵思甜 审核:芈肖肖】


参考文献:5-Effect of phospholipid curcumin Meriva on liver histology and kidney disease i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_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pdf




主 办:

杭州师范大学肝病与代谢病研究所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代谢病中心


学术支持: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疑难肝病协作组

长三角脂肪肝临床中心区域联盟


技术支持:

杭州文广集团 / 肝胆相照平台


总编辑:施军平

副总编辑:龚玲 邵丽 芈肖肖

本期主编:施军平



▼ 关注“肝胆相照平台”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点赞是魔法,能让心情开花~ 🧡点一下,好运连连!

肝胆相照平台
“健康中国-肝胆病防治行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健康报社、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共同主办,肝胆相照是其官方平台。该行动借助互联网平台,为肝胆病专家建立自己的在线专家工作室,同时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并向公众传播肝病科普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