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论宣讲遇见“科技狠活”

教育   2024-10-17 16:36   北京  


“我是一名姓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党奇伟在中央电视台《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舞台上的自我介绍。对于党奇伟这位农村大学生来说,姓“党”不只体现在名字里,更镌刻在心底,展现在理论传播的行动中。


党奇伟在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进行事迹分享

宣讲,是姓党爱党的政治自觉


高考前连小县城都没出过的党奇伟,从小喜欢跟着爷爷看革命影片和抗战剧作。1937年出生的爷爷,童年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见证新中国的崛起,常常给他讲述国家变化和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的故事,加之本来就姓党,因此他从小对党就有很强的归属感,深深知道“共产党代表着光明、代表着希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进而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党的光辉历史,早已化为他的政治自觉。

一上大学,党奇伟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班里最早入党的学生之一。入党以来,他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增强理论素养。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节目,经过组织审核、测试选拔、面试考核,党奇伟入围现场赛,作为陕西六位学生代表之一前往央视参加录制。备赛期间,计算机专业的党奇伟除了阅读书籍、观看剧作,还喜欢制作大事年表等图表来记忆知识,经常用数据结构和图论里“图”结构的知识来辅助学习。“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都成为他串联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辅助工具,“用计算机专业的工具辅助历史学习记忆,实现了科学与历史的完美结合”。比赛现场,党奇伟两次登上主舞台,获“最佳选手”称号(西北唯一)。节目现场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奇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归属感,也推动他把党史和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给更多人。


宣讲,是听与讲的双向奔赴


“宣讲从来不是一场单向奔赴,与其说是宣讲,不如说是宣讲者与倾听者共同完成一场深刻的理论学习和探讨,而这种探讨的意义往往会超越宣讲本身。”很早就加入学校广播站的党奇伟,对播音、演讲等有声语言创作充满兴趣,加之入党后担任党支部青年委员和团支部书记,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奇伟时常参与讲述和录制微党课、微团课。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党奇伟加入陕西大学生“青春向党”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团,面向基层支部、高校院所、中小学等宣讲党史,先后奔赴西藏阿里地区、四川大凉山等地宣讲党史。

为扩大宣讲范围,党奇伟联合省内高校宣讲团参与创立陕西高校爱国奋斗宣讲联盟入选陕西青年融情交流代表团赴藏交流、宣讲,在与当地学生互动中谈及家国情怀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在这里,活着就是守护疆土、保家卫国!”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砂砾遍地,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在这里,生存都是难题,栖息就是驻守。“我在讲述党史中的青年才俊,用言语诠释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而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守护疆土,用行动彰显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时空在跨越,但中国青年挺膺担当的精神永续传承。”每次宣讲完,党奇伟都会把难忘的互动情节和实践见闻适当融入后续宣讲中,让宣讲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宣讲,是一首科技“和声”助力的协奏曲


研究生期间,党奇伟注重打造数字图谱,扩大理论宣讲“辐射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奇伟师从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安全领域专家马建峰教授。2021年,他与团队成员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基于计算机技术、AI算法和图论等知识开发智能交互图谱,基于党史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相关音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创作,制作生成党史知识百年长卷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年运动史等系列图谱,打造数智赋能党史学习、研究、宣讲的思政实践项目。依托项目,党奇伟在学校和朋辈的支持下,参与策划、培训100余个志愿服务队,使用项目产品前往全国各地宣讲党史,累计覆盖万余人次。

科技赋能国计民生,党奇伟除了用科技赋能宣讲,还主动用科创赋能数据安全和乡村教育等民生事业。一是守护人民数据安全。作为核心成员打造《AI+信息安全——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省赛金奖。二是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结合西部计划支教经历,他聚焦乡村基础教育,2021年成立“数智课后”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由导师担任技术顾问,学生负责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团队利用计算机技术打造交互式图谱等智慧教具,开展数字赋能“双减”课后服务的科创实践,“让科技创新和民生福祉同频共振,让乡村孩子享受更高质量教育”。结合实践和调研结果,党奇伟和团队撰写模拟政协提案《关于“双减”背景下完善乡村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体系的提案》,获评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最佳提案作品奖”,经相关全国人大代表转化,正式提交至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党奇伟使用图谱宣讲党史


宣讲,是一次专属“定制”

理论宣讲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背诵复读。“同样是宣讲党史,面向中小学生的宣讲就得多点生动的视频素材和互动情节,小故事、大道理;面向高校学生就多找找党史中年纪相仿的青年才俊,摆事实、讲道理;面向乡村、社区基层党员就得转变话语体系,多些通俗生动的案例,掰开来、敞开谈……”党奇伟喜欢在宣讲中根据听众特点个性化设计宣讲素材。“当我因‘听众’制宜,精心准备宣讲素材时,听众往往也会给予走心反馈。”党奇伟在给朋辈青年和中小学生宣讲时常会问起大家的理想,回答百花齐放,但都会结合宣讲走心发言。“我要当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我想做张桂梅那样的老师!”“我要当军人,保卫边关!”“我要做医生!”……2023年,党奇伟荣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教学团队标兵”,后获陕西高校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学生团干部组)一等奖

“走出农村不是摆脱农村,我看到了光,就想去点亮更多孩子的梦。”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党奇伟对乡村有着特殊的情感。本科毕业后,计算机专业的他选择加入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奔赴乡村支教一年。他主动担任中学团委副书记,结合自身宣讲经验和成长经历,创新课堂思政。他经常用党史故事作为课本观点的论证材料,把思政理论有机融入课堂。比如,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党奇伟用党史素材论证教材观点,用“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而失去民心”论证“诚信的重要性”,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讲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用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张桂梅等人的事迹讲解“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等等把党史融入课堂思政。2022年,党奇伟受邀参加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被授予“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人物”


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党奇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及科创项目;曾奔赴乡村支教一年,用科创赋能县域课后服务工作创新,将建议通过人大代表提交至全国人大。近三年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省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最佳选手”等奖项,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陕西好青年等荣誉,获省级及以上表彰近30项。

来源 | 《中国研究生》杂志2024年5月刊(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专刊——《党奇伟:用科技奏响理论传播协奏曲》)
文、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稿
特邀编辑 | 朱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排版 | 余婕(南京理工大学) 

责编 | 李瑞英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