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农人”的诗与远方

教育   2024-10-10 18:55   北京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青年人才,我将扎根大地,帮助、引领、带动更多‘新农人’携手写好强农兴农的大文章。”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扬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党员董振杰心系三农,胸怀山海,扎根乡村,逐梦沃野,以科技与创新履践兴农惠农笃定之行,引领一批批青年学子奋进在乡村振兴大道上,唱响了一曲曲“强农有我”的青春之歌。

“我坚信,农业也有诗和远方!”


心有“大我”,种一颗爱农“金种子” 

“去国外学金融吧,我们已经给你联系好学校了。”“不,我要在国内学农。”2017年高考结束后,面对未来的“生涯”规划,董振杰与家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如果当初顺从家人的安排,高中毕业后,他会出国留学,然后“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从事金融行业。但在这个影响一生的选择面前,他最终决定跟随自己的内心——“学农”。从播种到收获带来的充实感,让这个青年人产生了让知识回归田间地头的想法,他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董振杰出生于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在这片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土地上,他看多了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也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缘。高考后他不顾家里人反对,放弃出国留学,选择来到扬州大学农学院攻读农学专业,学习农学知识、开展农业研究。他对农业愈发“爱得深沉”。

如何在关键的“拔节孕穗期”打磨好自己,为三农事业积蓄更多力量?董振杰选择了“自找苦吃”。课堂上、图书馆里,他埋头苦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利用暑期时间前往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常青藤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农田里、实验室中,他通过体验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多平台、多场景的实习实践,更深刻理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要义。

读研期间,他在江苏海安水稻试验基地蹲点实践,当起了40多亩稻田的“田管家”,为当地农户提供稻麦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指导。一年多时间里,他吃住在基地,摸爬滚打在田里,和小伙伴们在当地推广新品种30余个、新技术10余项。2022年该基地成功被授牌为“科技小院”。

董振杰为“新农人”开设田间党课





心守“大道”,辟一条强农“创新路” 

“未来的农民一定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在干农活。”导师张洪程院士的话给了董振杰莫大的启发和鼓励,只有让科技不断创新赋能才能真正实现强农“慧”农!5年时间,1800多个日夜,董振杰带着团队步履不停,前往扬州、苏州、常州等10多个市县的基层一线,深入现场开展实践调研与科技服务,“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和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说“乡土话”、沾“泥土气”,用所学为农民“传经送宝”、解决难题。

实践中,董振杰发现,传统水稻育秧环节繁琐、耗时耗工,所需的塑料秧盘用完即被丢弃,严重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主动与导师联系,确定研究选题,开展科研攻关。在导师指导下,他带领团队成员100余次往返于实验室与田间,优化研究方案、检验研究成果。历时3年,成功研发出“新式水稻生态秧盘”,不仅降低了育秧成本,简化了育秧流程,而且将原先的“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传统秧盘是塑料做成的,我们采用秸秆和废弃的菌菇渣等农业废弃物做了生态秧盘,以此取代传统秧盘,可减少塑料污染,防止对农田耕层土的破坏,原材料也可以‘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围绕该成果,董振杰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9项。2021年,该成果被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团队采用,在水稻育秧环节大面积应用,让“小秧盘”发挥出“大作用”。

“小组第一!”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董振杰带领创新团队申报的“盘种餐——中国首创新式水稻生态秧盘”项目从228万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金奖,这也是“四强争霸赛”舞台上唯一的农业项目。

此后,他带领团队获得“挑战杯”竞赛国家级金奖、“创青春”大赛国家级银奖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为了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他和团队把“新式水稻生态秧盘”送到田间地头,在省内外10余个水稻种植大市应用超100万亩,助农增产6000多万斤,增收超9000万元。

2022年,他获聘担任学校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入选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审专家。通过亦师亦友的交流、毫无保留的传授,他帮助“慧眼识麦”“蜂富多采”等2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成功落地,相关成果带动15个市县农村产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董振杰(右)开展水稻机械化移栽实践





心系“大事”,领一众惠农“新农人” 

党员先锋要奋斗在先,更要引领在前。董振杰组织带领学校公益社团“阳光协会”走进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将扶贫、扶智和扶志结合,支援、支农、支教融合,参与并见证了昔日落后山村的美丽“蝶变”,帮助100多名山里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作为农学院党员博硕士实践团的负责人,他打造了“田管家”科技助农服务品牌,带领30余位能力突出、业务过硬的研究生党员,把乡村一线当作“专业课堂”和“服务阵地”。他在行走中传播红色理论,开设“田间党课”30余场;走村入户“传经送宝”,组织农民培训指导会80余场,服务农户500余户。

进入数字时代,手机正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2021年10月,他组队为家乡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运用说唱、相声等多种形式,为家乡大米代言,累计销售大米10万余斤。在初次尝试成功后,他持续带领团队深挖扬州乡村“宝藏”,将蚕豆、红薯、玉米等10余种农作物搬上“云端”,组织直播带货活动10余场,完成“真香稻米”订单1600多笔、“龙虾香米”订单2000多笔,帮助农民增收超50万元。

“我想对未来也会在农科道路上不断走下去的同学们说,稻花香里说丰年,播种和收获间总隔着一个坚持,我们得脚踏实地,因为农业也有诗和远方!”2021年,董振杰走进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讲述了作为一名党员新农人的初心与使命。

2023年6月,他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农科学子代表,深情讲述从“一粒好种子”成长为“禾下乘凉稻”的理想信念,他的“兴农”心声被教育部官网报道。

稻谷有根,深扎泥土。董振杰和他身后的“新农人”们扎根田野、耕耘希望的奋斗故事,正在“禾下乘凉”的梦想追求中续写。

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董振杰,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委。他心系三农,逐梦沃野,带领团队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最具影响力小队”。他躬耕笃行,履践致远,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金奖,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荣誉,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0余次。

内容 | 《中国研究生》杂志2024年5月刊(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专刊——《董振杰:逐梦沃野的青年“兴农人”》)

文、图 | 扬州大学供稿

特邀编辑 | 周立云 徐佳(扬州大学)

排版 | 余婕(南京理工大学) 

校对 | 张贝思

责编 | 李瑞英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