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姣学姐”的青年传播之路

教育   2024-09-05 16:51   北京  

从上海繁华的大都市到河南宁静的小乡村

用青年之声传播希望,用青春之光照亮乡土

马姣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

她的故事

不仅是中水寨村走向富裕的见证

也是无数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缩影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在校期间,马姣姣担任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双肩挑辅导员、校90后青年讲师团成员。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她带领支部成员深入学习“四史”,讲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发挥青年党员的价值引领作用;参与联合教工党支部开展的联学共建活动并进行主题发言,提高政治站位;组织党支部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群诵宪法序言”活动,弘扬宪法精神,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

为了更好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马姣姣还主讲了16场上海市教委、河南省教育厅及学校党委组织的党课,触达观众2万多名。她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赢得了听众的广泛好评。通过真抓实干,马姣姣所在党支部、所带学生中涌现出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典型;所在党支部多次获评院标杆支部,彰显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激发了更多青年投身党的事业的热情和决心,也为推动支部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影像创作中“读懂中国”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生,马姣姣努力践行新时代传媒人的使命和担当。她导演创作了12部红色影视获奖作品,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这些作品既传播了红色文化,又弘扬了时代精神。

秉持着全面提升青年文化素养、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初心与责任,她创作了《献给党的赞歌》,以诗歌颂党恩,致敬党的光辉历程。此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马姣姣与团队同学创作了《中国共产党人,很酷》短视频作品,通过在作品中巧妙融入街采、专家访谈等元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

2023年8月,马姣姣作为“我眼中的红旗渠”社会实践团成员,赴河南红旗渠开展调研实践。她深入走访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青年洞等地,切身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力量,并和实践团成员通过现场拍摄和历时3个月的后期制作,完成了“走近红旗渠,勠力新时代”系列作品,荣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短视频组一等奖。在作品中,马姣姣作为主讲人,以青春视角讲述红旗渠精神助力红色文化在校园传承与弘扬。

马姣姣连续四年参与教育部关工委的“读懂中国”活动,参与创作了《高教改革立潮头》《洱海情,绿水梦》《初心矢志,一生践行》《交大情,创新路》等短视频作品。“每一次参与‘读懂中国’的拍摄,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让我更加坚定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马姣姣回忆,在制作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交通大学陈益新教授的微视频时,她多次被陈老师的创新精神深深打动。在她看来,这些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求知上进的精神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是共通的,也是每一名当代大学生都应该学习的。

作为创新理论的传播者,马姣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更多青年学生搭建起了解历史的桥梁。她深知,读懂历史、读懂中国,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迪。通过这些红色影视作品的拍摄和传播,青年学生们能够进一步领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新时代的筑梦事业中。

 走进乡土中国“自找苦吃”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作为家乡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马姣姣清晰地认识到在现代化浪潮中乡村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因此,她怀揣着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在2023年暑假组织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并传播乡村的独特文化,提高村民的媒介素养。

乡村不应仅限于传统的农耕生活,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美景,亟待发掘和传播。马姣姣带领实践团为村民们拍摄写真照片。如今,暑期实践团拍摄的村民们的微笑照片在村委会宣传墙上进行展示,照片中的村民熟悉又陌生:72岁的前煤矿工人韩小闹戴着草帽、老花镜,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曾在田间辛勤耕耘一生的白时翠难得化上淡妆,笑容灿烂;满头白发的何秀英头顶鲜花头环,双手捧着一张“老小孩”般的笑脸;黄根凤搂着两个孙子朝镜头比“耶”,幸福感溢于言表。

在经济条件改善、交通便利的今天,马姣姣发现许多乡村老年人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步伐。马姣姣就带领暑期实践团来帮助他们,为乡村老年人开设了“手机课”,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融入数字社会。令人惊喜的是,首节“手机课”就吸引了近60名村民参加。村民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不仅认真听讲,还主动复习课程内容,甚至有人要求加课,希望学习更多的手机操作技巧。

其实,这次暑期实践也并非马姣姣首次回到家乡。在2019年3月她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驻村工作队,围绕志智双扶、科技助农等创新举措开展工作。2022年她组织党建实践团,在河南省中水寨村开展了“元村书屋:元宇宙技术下的VR农家书屋迭代者”暑期实践,探索推动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

为了介绍科技助农经验,马姣姣还在抖音上创建了个人自媒体账号“小辣姣学姐”,更新发布日常短视频,其中20多条短视频浏览量达200多万次,点赞量10万+。她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直播带货,带动村民增收10万多元。她将电商直播技术手把手教授给村民,被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评为“中国助农直播带头人”。

马姣姣(左一)为家乡蜂蜜等农产品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这些实践既给家乡带来了关注,也将马姣姣推到了聚光灯下。她的故事不仅激发了更多青年对乡村发展的兴趣,更展示了用青年话语创新理论传播的力量。她积极探索如何通过现代科技和媒体手段,让乡村的文化故事和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份努力不仅是对家乡的贡献,更彰显了青年群体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如今,面对荣誉和光环,马姣姣并没有停下脚步。怎么能扎扎实实真正为家乡做点什么,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何况我本来就来自乡村。”马姣姣说。下一步,她还想联系电商平台进一步做好直播推广,帮助家乡文创和农产品走出河南,被更多人看到。

展望未来,她将继续以扎实工作夯实基层党建,以学术科研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志愿服务践行党员初心使命,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马姣姣,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现任年级党支部书记、双肩挑辅导员、校90后青年讲师团成员,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年度学生人物、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全校当年仅两名学生获奖)等26项荣誉。个人事迹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党员的精神风貌。

来源 | 《中国研究生》杂志2024年5月刊(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专刊——《马姣姣:“小辣姣学姐“的青年传播之路》)

文、图 | 上海交通大学供稿

特邀编辑 | 田怡萌(上海交通大学)

排版 | 余婕(南京理工大学) 

责编 | 李瑞英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