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圈层千百种,愿我如星君如风

教育   2024-08-30 16:58   北京  



·


诵读青春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圈层混合体,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同时间歇性地出现在别人的圈子里。我们在不同的圈层中学习、体悟、成长,学会塑造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的家庭圈,—半是渐行渐远,一半是频频回望。
《小王子》曾说:“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我们的一生其实都藏着父母的影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待人接物,怎样面对爱与挫折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在家庭中,我们大都想要扮演父母理想孩子的模样:成绩优秀、乖巧听话、彬彬有礼。很多时候会忽视自己内心的想法,呈现出一个并不完全真实的自己。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父亲在女儿婚礼上的致辞,他对新郎说:“第一个抱她的人,是我不是你;第一个亲她的人,是我不是你;第一个爱护她的人,是我不是你;而能陪伴她一生的人,我希望是你。如果有天你不爱她了,你不要跟她说,跟我说,我会带她回家。”家庭是很多人一直想要离开,以证明自己长大,却始终难以放下的港湾。当家的圈层提供足够多的支持与力量,当我们敞开心扉与家人聊聊天,或许爱与被爱就会蔓延开来。

 

我们的师生圈,一半是“互相嫌弃”,一半是“不离不弃”。

或许是出自学生的天性,我们对老师与知识通常充满了信任。我们竭尽全力做到老师的每一个要求,课堂认真听讲,课后积极提问,见到老师必然是洋溢灿烂笑容的一声“老师好!”搞研究写论文时更是在老师的教导下逐步前进。

但是,有些微弱的声音在说,“可是我有点不好意思问问题”“我有点怕我的导师,他太凶了”“我和我导师合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和老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问问题”是希望你敢于质疑,“发言”是鼓励你大胆表达,“和老师交流”是帮助你和老师除了学习之外,可以有其他的日常交流。如果你有你的节奏,那么慢慢来,只要能成长为一个无所畏惧,敢于表达,充满自信的人,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们的朋友圈,一半是热烈相拥,一半是默默成长。

 朋友或许就是有幸遇见、恰好合拍。在他们面前,我们或多或少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自己。家里的腼腆男孩,可能会是和朋友一起撸铁爬山的阳光少年;弟弟妹妹面前的知心大姐姐,可能会是朋友面前偶尔撒娇的可爱少女。

 世界上的一切或许会忽而凋零,但诚挚的友情却足以成为一份屹立不倒的寄托。研究生阶段的友情多是建立在稳定的性格与人格基础上,彼此互相欣赏与合作,朝着更加清晰的目标共同前进。就像余秋雨在《关于友情》中说,真正的友情,“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正如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无论是哪个圈层,我们都要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不要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改变自己的原本性格强行融入。圈层并非越多越好,稳住自己的核心圈层更加重要。你不必问别人喜欢怎么样的自己,你要问自己怎样才能明媚朝气,焕发勃勃生机;你不必问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你要问自己内心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万千圈层里,自己的路是自己走,自己的日子是自己过。祝你,祝我,祝大家,在世间千百个圈层里,一往无前莫停留,自由如风渡千秋。



诵读者


2024年,“青听有你”栏目启动了“星”主播评选活动,每季评选出青听“星”主播1名,参与“青听有你”岁末特别企划录制。季度青听“星”主播还有机会获得《中国研究生》精美文创及《中国研究生》青听“星”主播证书!

欢迎爱好朗读的广大研究生加入到“青听有你”朗读者的队伍中来,不管你是作者还是读友,只要热爱诗歌、热爱朗读,让我们在这里以声会友、学用相长,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扫码添加QQ群,注明“我要朗读”,小研期待与你相约。


END



文字、 | 朱盈盈(南京理工大学

 | 秦心怡(江汉大学)

 | 网络,可侵删

 | 李瑞英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