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田间地头的七年青春

教育   2024-09-26 19:41   北京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提到科技小院,可能有些人会感到比较陌生,它的特色是以研究生为主长期驻扎在农村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方式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



我所在的吉林梨树科技小院是2009年全国成立的第一批科技小院之一。当地黑土耕地质量退化、玉米高产不稳产、玉米生产不绿色,同时部分区域的中低产田(低洼、盐碱、风沙瘠薄地)地力贫瘠,限制了玉米增产。此外,当地农户缺乏有效组织,进一步限制了玉米高产高效规模化生产。

2017年,我开始驻扎梨树科技小院,主要目标是开展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小院+推广站+农民”三位一体的模式,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搭建农民与政府的桥梁,促进玉米科学种植及规模化生产,同时带动合作社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初到小院时,我刚刚成为党员发展对象,时光飞逝,至今已在科技小院学习和工作了七年时间。这七年里,我参与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参与农民培训、担任科技村官等,这些都促使我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生产一线,我和当地农民一起经历了严重春旱、台风、倒伏、涝害,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同时也认识到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在这里,必须全年、多年在田间观察、研究,才能抓到问题核心、理解原因,也只有通过全年多年的定位研究,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创新科学技术。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定履行党员义务,践行小院精神,用我们的科学种田方法带领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沙野为农民进行培训

在小院,科研与乡村服务工作缺一不可,密不可分,需要有正确且高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那么怎样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作相协同呢?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案例:条耕技术的创新与卢伟合作社的转型。

在适度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单纯地促进玉米高产高效,可能会使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迫切需要“沃土-良种-良法”来实现玉米绿色种植。我从硕士阶段到现在,一直从事条耕技术研究(条耕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实现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相协同。我们将条耕技术在卢伟合作社(我们所驻扎的合作社)的地里进行大面积示范,组织农民定期开展田间观摩会,让农民在全生产阶段零距离感受技术的优势,同时发现技术的缺陷,不断创新优化。

记得在2018年春播时期,梨树县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春旱,在传统的耕种方式下玉米几乎不出苗,但在条耕实验田,在没有灌溉措施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八成苗。我们即刻组织农民开展田间现场会,农民看到之后,一下子就认识到,原来科技小院带来的技术有这么好的抗旱保苗效果。一些农民开始主动找我们合作。一直到现在,我们的条耕机设备每年都在梨树县各个乡镇进行免费耕作服务。

因此,我的答案就是,与农民零距离交流,把课堂学习和田间实践紧密结合,开展农民参与式的科技创新,并且通过“点-线-面”的形式进行技术辐射。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技术实现了大面积落地。近几年来,条耕技术也逐渐实现本地化,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梨树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当地推广站的有效组织,每一次大型田间观摩会,都会有来自东北各省各县的科技农民和合作社代表,极大提高了技术推广效率。

目前,条耕技术已辐射整个东北区域,超过100万亩。卢伟合作社也实现转型升级,从一开始只有1台农机,入社农户只有6户,耕地面积只有5公顷,到现在有配套农机56台,入社农户达600户,几乎整个村的农民都愿意把土地交到合作社里。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梨树县考察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2022 年,我被梨树县委组织部任命为梨树县八里庙村科技村官,在此期间协助推广站向梨树县委建议“百名硕博生入驻百家合作社”。我自己也帮助卢伟合作社率先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300公顷为一个生产单元),助力合作社“双保全统”(保证粮食产量不低,保证生产投入不高,统一管理)经营模式发展,辐射全县3244个合作社。2023年,梨树科技小院也得到了四平市委的关注,被授予“科技兴农模范小院”。

在科技小院的七年时间里,我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2023年收到了三棵树村农民王平写的感谢信,我感动不已。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在2017年的冬天,我的导师米国华教授带着我第一次踏进东北这片黑土地,那时到处白雪皑皑,视野十分开阔,老师告诉我,这就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祖国的大粮仓。老师还告诉我,以后要深入农村,不仅要搞好科研,还要与农民打成一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几年来,我们科技小院的师生走过了无数田间地头,我们也结识了许多追求科学技术的朴实农民,他们的笑脸,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小院把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主战场扩大到梨树西部区域接近20万亩的风沙、盐碱、低洼地等中低产田,将通过多年多点实验进一步打通“梨树模式”下玉米产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秸秆覆盖模式下低温胁迫和玉米出苗质量差的问题,我们创新了微生物菌剂促根壮苗技术。在2023年春播之前,我们小院学生与合作社理事长赵刚共同改进安装微生物菌剂喷施设备。从一开始的组装、焊接,到最后的通电、调参,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我们与赵刚一起在田间地头经受着大风、沙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菌剂使当地低洼盐碱地玉米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超过了14吨/公顷,使玉米产量增加15%,受到当地农户的广泛认可。



在梨树小院,我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我很知足,很满足。我将继续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以党员身份履行使命和担当,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实现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沙野,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条耕模式下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机制研究,发表相关论文12篇;通过“科技小院+推广站+农民”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助力条耕技术实现本地化,助力合作社转型升级;多次获得梨树县政府颁发的“优秀学生突出贡献”奖,担任科技村官,多次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来源 | 《中国研究生》杂志2024年5月刊(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专刊——《沙野:我在田间地头的七年青春》)

文、图 | 中国农业大学供稿

特邀编辑 | 李璐璐(中国农业大学)

排版 | 余婕(南京理工大学) 

责编 | 李瑞英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