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安心养病的林彪,如何卷入了高饶事件?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职场   2024-08-12 00:00   广西  



  文  || 春秋5000
编辑 || 杨伦清

 



林彪拒受抗美援朝帅印后,虽然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但没有做多少工作,一直在养病。为何卷入了高饶事件呢?









1953年,党内发生了高岗、饶漱石的严重事件。林彪也卷入其中。

1952年前后,为了加强中央领导层的力量,中央决定将各中央局的书记抽调回来。担任东北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高岗于1952年底被调进北京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国家计划委员会有“经济内阁”之称,和政务院平行,是个非同小可的单位。在高岗前后调入北京的还有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华东局的第一书记饶漱石(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南局的第三书记邓子恢(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

西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北局的主要负责人均已调到中央工作,当时政界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之说,“一马”自然就是指地位显赫的高岗了。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已取得胜利,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民主改革措施也已取得预期效果,一切表明,新中国已牢牢站稳脚跟,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开始酝酿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当时曾考虑国家体制是否采用苏联的部长会议体制,中共中央是否增设副主席和总书记。






毛泽东还曾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的主张。高岗、饶漱石的政治权欲和野心急剧膨胀起来,认为这是进行权力再分配的好机会。

高岗了解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与刘少奇有不同的看法,他错误地估计刘少奇已经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

对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的工作,高岗知道由于“新税制”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政务院在组织上犯了分散主义的错误,因而高岗错误地认为周恩来总理已不被毛泽东信任。






在这种错误的估计下,高岗、饶漱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妄图取而代之,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

在1953年夏的全国财经会议上,高岗和他的极少数追随者发表种种无原则的言论,制造党内纠纷。

会外,他们散布流言,污蔑刘少奇有“圈圈”,周恩来有“摊摊”,并扬言要搞个井冈山的大圈圈。高岗还散布所谓“军党论”,将中国共产党分为“根据地和军队的党”与“白区的党”两部分,并且把他自己说成是“根据地和军队的党”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现在是掌握在所谓“白区的党”的人们手中,因此应当“改组”中央。高岗搜罗了刘少奇的一些讲话,集中起来作为攻击的炮弹,说刘少奇犯有对资产阶级、富农投降的原则错误,是路线斗争。

他指名道姓地说:

刘少奇在七大被抬高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并不成熟。






12月,毛泽东依照前例提出在他休假期间委托刘少奇代理主持中央工作,高岗出面反对,并私自活动,要求由他来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或副主席,还要改换政务院总理的人选。

高岗、饶漱石还抓住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未经中央授权,草拟了一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和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大做文章。

其实,这个名单是在高岗向安子文转达了毛泽东同他的谈话内容,说中央政治局要改组,要加强中央各部机构的背景下草拟的。

安子文将草拟的名单给高岗看过,也向饶漱石谈过。但高岗疑神疑鬼,认为这个名单是刘少奇授意向他进行试探的。

高岗在高级干部中就这个名单有意进行挑拨,本来名单既写有薄一波,又有林彪,他却编造说,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有薄无林”,连朱德也没有,企图在高级干部中制造不和。






高岗觉得实现自己的目的还得争取实力派的支持。他认为全国六大行政区,东北区和华东区已有把握。中南区、西南区的林彪、邓小平,举足轻重,应极力争取;陈云长期主管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管财经,也应拉拢。

高岗首先找到林彪。

林彪与高岗曾经有过共事关系。就党内和国家领导职务来看,高岗都高于林彪。

高岗是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政治局委员,而林彪不是。但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高岗却是林彪的副手。因为战争的需要,中央对林彪采取了极为信任的特殊任命:

东北局第一书记由不是政治局委员的林彪担任,而政治局委员彭真、高岗、陈云却只是东北局的常委。

新中国成立后,高岗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林彪只是个委员,从国家领导职务上看,高岗就远在林彪之上了。






1953年林彪在北京、杭州养病期间,和高岗往来密切。

1953年10月,高岗特地到杭州和林彪商量中央人选名单,军队八大代表团名单等。

叶群也常代林彪到高岗住处谈政治问题。林彪吹捧高岗政治上很强,将来是党内了不起的人。

高岗吹嘘林彪是常胜将军,在军内外、党内外有崇高威望,可以担当重任,甚至还提出准备让林彪当部长会议主席。

11月末,林彪交给高岗妻子一封信,要她亲自交给高岗,不要丢了,也不要和其他人讲。

高饶事件被揭发后,到1962年叶群又对高岗妻子编造说:

那封信是林彪批评高岗搞地下活动是危险的,不让别人知道是想让高岗偷偷改了。说高岗当年在杭州给林彪看中央人选名单,林当时曾批评高岗说这是非法的活动。

实际是叶群怕中央追查高、林关系,而授意高岗妻子统一口径,编造情况欺骗中央,掩盖林彪参与高岗反党阴谋活动的事实。

党中央对林彪参与高岗某些活动也有所察觉,并派陈云去做林彪的工作。毛泽东让陈云转告林彪:

“不要再支持高岗了,否则,我们就和你决裂!”

后来的事实表明,林彪听取了陈云的意见,没有公开支持高岗。林彪向党隐瞒了许多和高岗勾结的重要情节,高岗自杀后又死无对证,中央未予深究。






1954年3月15日,毛泽东和陈毅谈到高、饶时,毛泽东讲“伸手岂止高饶,只是目前不必如此提出,以免有扩大化的嫌疑。”毛泽东在这里是否指林彪,不得而知。林彪参与高岗的阴谋活动,暴露出他是有政治野心的。

“九一三”事件后,在对林彪的揭发批判中,林彪和高岗的关系问题被提了出来。1972年6月6日提审彭德怀,审讯林彪和高岗的关系问题,并要彭德怀写揭发材料。专案组走后,彭德怀对人说:

“他们要我写林彪和高岗的材料。我不清楚。”

高饶事件被揭露后,林彪有所收敛。从这时起,林彪就小病大养、“琢磨政治”了。






这期间,由于养病赋闲,林彪读书涉猎面很广。他很注意历代开国功臣们的命运,他以阴暗的眼光来看待党内的政治生活,在笔记中摘录了“西汉故人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以悠闲自保”的史评。

他曾想到偏僻的贵州当个省长,以避开政治漩涡。他在读一本有关曹操的小册子,书中说到曹操当丞相后,自认为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时,在旁边批注一句话:

“不要轻易骑上去”。

这不能说明林彪不想骑上去,也许是告诫自己不要轻易骑上去。这一时期他的处世哲学可以说是明哲保身。

但从另一方面看,当时林彪的心态似乎也没有平静,他曾抄录过《三国演义》中赞扬刘备困处曹营“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的诗句。这似乎又意味着他只是在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推荐各位朋友阅读张树德所著《红墙大事》。









书中记载真实详尽,内容质量上乘,这套书对当初四人帮犯罪集团的崛起,以及1976年汪东兴配合华老叶帅抓捕四人帮王,张,江,姚4人的前前后后,101与江青二人的结盟内幕。


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又是如何兴风作浪?还有刘少奇秘密访苏的真相,1959年庐山会议开始前,彭老总为何“引火上身”的原因,庐山会议上101又是如何暴露自己的野心等等一系列的尘封往事,均有详细的描写。


34个章节800多页,外观设计大气中的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无障碍, 点击视频下方的链接,便可以查看全套书籍信息。




春秋文史
本号聚集古今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理工科人士,喜欢读书之人,从理工科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