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的结局是悲剧的,但他的悲剧结局其实也是他自己造成的,因为一直以来,潘汉年一直生活在光环中
—1—
毛主席为何亲批:此人不可信
1955年3月,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简短的开幕词中对当时的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做出了十分严峻的估计,提出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肃反运动。
1955年3月15日夜,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潘汉年乘北上列车参加了这次代表会议,到达北京之后他就被秘密审查了。
潘汉年是江苏宜兴人,1925年加入中共,长期领导秘密战线的情报工作,功勋卓著。
潘汉年被捕的直接原因是受到饶漱石的牵连,饶漱石被认定是“高饶反党集团”的两个首要之一。
饶漱石是华东局的第一把手,上海市公安局长杨帆和负责公安工作的潘汉年也因此受到审查。
1955年4月1日,潘汉年与陈毅谈到,他曾在1943年被李士群、胡均鹤挟持到南京去见汪精卫,说明了后来很长时间没有向组织上汇报此事的原因,并把一份自我检讨的材料交给陈毅,请他转呈中央。
毛泽东阅后批示“此人从此不可信用”。当天下午毛泽东又指示说“立即逮捕并审查潘汉年”。
潘案发生之后,周恩来指示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在李克农的领导下全面审查潘汉年的政治历史、历年活动。
专案组在1955年4月29日向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提交了一份正式报告,有力地举出了潘汉年不是内奸的五大反证,但是这个实事求是的报告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报告被束之高阁。
196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对监禁了8年的潘汉年做出终审判决,以“内奸”的罪名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潘汉年的夫人董慧是香港富商的千金,在抗战中来到延安参加了革命,与潘汉年结识之后结为终身伴侣。“文革”中夫妇两人都被关进秦城监狱。
因为潘汉年熟悉江青当年在上海的历史,他知道江青一定不会放过他。
1977年4月14日,潘汉年在长沙病逝,这位中共情报工作的元老和奇才在医院还是使用当年的化名肖淑安。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为潘汉年平凡昭雪,恢复党籍,追认他的历史功绩,公开为他恢复名誉。
1983年4月15日,潘汉年夫妇的骨灰从湖南长沙送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
时间证明,潘汉年同志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党员,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潘汉年案始末
1943年,潘汉年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时,曾见过汪精卫。
当时正值整风运动,饶漱石借口陈毅偏袒知识分子干部,发起了针对陈毅的运动。
因此,潘汉年回到淮南根据地后没有马上向组织报告,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怕此事对陈毅不利;二是怕自己会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特务。
12年过去了,1955年4月2日,经过反复考虑,潘汉年向陈毅详细汇报了当年见汪精卫的全过程。
就在递交材料的当晚,潘汉年在他下榻的北京饭店被捕。从这一天开始,潘汉年就背负了“内奸”的罪名。
除了见汪精卫,潘汉年身上还有一个骇人听闻的“罪名”——就是身为分管政法、情报工作的副市长,与当时的上海公安局局长杨帆一起包庇敌特3300人!
原来在上海刚解放时,潘汉年、杨帆根据上级指示,采取“以特反特”的策略,在公安系统暂时留用了部分敌方特工的变节分子,利用他们深谙内情的特点,让他们戴罪立功。
这原来是一项奉命行事,却也成了潘汉年百口莫辩的罪证。
其实抛开上级指示不说,“3300”这个数字本来也是“莫须有”的。原本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干部说古代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如今杨帆手下超过三千,并随口诌两句打油诗:
“杨公门下三千三,尽是鸡鸣狗盗徒。”
当时不过是一笑了之。
到了1955年,“3300”成了实数,并且牵扯极大,在地下斗争时期与潘汉年有过工作关系的人,都成了怀疑对象。
此后潘汉年被关了8年幽禁,判决却迟迟未下。1967年5月22日,在江青、康生一伙的操纵下,潘汉年和董慧被重新收监,又经受了长达5年的“审查”和折磨,年已61岁的潘汉年身体终于支撑不住,健康严重恶化。
1972年,潘汉年被永远开除出党,改判无期徒刑,与夫人董慧一起被安置在湖南省公安厅江茶场。
1977年4月14日19时54分,潘汉年因病在湖南长沙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去世,终年71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当年同潘汉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纷纷要求复查潘汉年案件。
从1978年11月起,陈云同志曾多次要求复查潘汉年案;
1980年11月3日,廖承志在发言中提出:
潘汉年问题是个冤案,因此我正式严肃地建议,中央对潘汉年一案要重新审查。
党中央于1982年8月23日发出文件,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写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这是建国以来的一个错案,应予彻底纠正。
《红墙图志》
以上内容摘自《红墙图志》,书中详细了对毛伟人和刘的分歧进行了描述。
这套书以建国后的伟人为主线,真实还原1949至1976年20多年的红墙内幕。
比如毛伟人8341的传说、三面红旗的由来、彭总的庐山会议事件、江青政治的崛起、文革浪涌、毛和林总的关系破裂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书里还含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可以说,使用众多珍贵照片讲述红墙历史,因为内容敏感,随时可能会下架,且看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