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主办,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下文简称“德恒杭州”)支持的第七届“德恒杯”学生学术论文大赛之作品报告会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行,参加本次作品报告会的作品由初审评委会通过匿名合议评审的方式产生。
现场出席的嘉宾还有:德恒杭州副书记、高级权益律师沈文文,高级权益律师娄建江,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诉讼法学教授霍海红,光华法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兼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南王儒。报告会由学院2024级硕士生姚怡顺主持。本届作品报告会开放现场观摩席位,便于更多同学互动交流,提升学术氛围。
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诉讼法学教授霍海红致辞。霍教授表示,“德恒杯”已经走过七载岁月,今年“德恒杯”所面向的高校在地理位置上更加广阔,在长三角知名院校的基础上增加至八所。与此同时,光华法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支持交叉法学的发展,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强与德恒杭州的精诚合作,加强与兄弟院校间的扶持与帮助,并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德恒杭州党委副书记、高级权益律师沈文文发表致辞。沈律师首先对入围本次复赛阶段的各位参赛选手表示祝贺,同时向与德恒所长期合作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以及来自各个高校的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沈律师指出,希望大家持续保持对法治的信仰和知识的追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期待各位同学能在本次赛事中拓宽视野、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并预祝本次大赛成功举办。
在全场嘉宾和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作品报告会正式开始。
本科生组的展示过程中,陈可心、陈易、宁夏渝以及申志翔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论文,他们的选题均具有现实意义,大赛评委从实务经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并肯定了各位同学学术创作潜力。
硕士生组的展示过程中,蒋知言、励颖、王浩、赵易以及郑雨森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论文,与在座的评委分别就学理与实务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明晰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报告答辩环节结束后,评委进行合议,此时现场观众向参赛选手提出问题,参赛选手进行解答,相互积极交流。
经过委员会的反复讨论与斟酌,最终确定了第七届“德恒杯”学生学术论文大赛名次:
获得三等奖的是毛翰翔、林景楠、卢政炜、孙雨瑶、王昕宇、杨银钧、边品三、赖鸣华、张天禾、朱维蕊同学。
获得二等奖的是陈可心、陈易、宁夏渝、励颖、王浩、郑雨森、邓昆鹏、谷放、李文卿、王闻、张珺皓同学。
获得一等奖的是申志翔、蒋知言、赵易和郑骅同学。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首先作为评委代表为本次大赛作总结性点评。张教授从自身人生经历出发,鼓励大家通过“德恒杯”学术论文大赛等赛事形式,培养学术热爱,增强学术训练。学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激发自己研究实践问题的动力,将自己所信服的观点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论文的形式书写出来,以热爱者的姿态享受整个学术过程。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杜仪方作为评委代表为本次大赛作总结性点评。杜教授首先对母院成功举办 “德恒杯”学术论文大赛表示了衷心的祝贺,肯定了本次赛事中各位参赛选手针对不同类型选题的前瞻性研究。同时,杜教授希望各位同学无论以后走向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能够始终保持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做到不忘初心,秉持法治信仰,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环节圆满结束,参赛选手和观众都受益匪浅,大赛“学术无边界,探索无止境”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也不断激励着更多学生以优秀为榜样,积极交流,共同研习,携手在法学之路上砥砺前行。大家由衷地希望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德恒杯”学生学术论文大赛能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学者!
- 风采展示 -
评委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至右依次为:牟卫鹏、魏磊杰、缪因知、张谷、杜仪方、李剑、苗炎、巢志雄
本科生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到右依次是陈可心、陈易、宁夏渝、申志翔
硕士生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到右依次是蒋知言、励颖、王浩、赵易、郑雨森
博士生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到右依次是邓昆鹏、谷放、李文卿、王闻、张珺皓、郑骅
大赛组委会向以下初审会评委致谢:
国际法研究所 马光
诉讼法研究中心 牟绿叶
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陈明辉
经济法研究所 何香柏
刑法研究所 徐万龙
法理与判例研究所 郭栋
民商法研究所 邵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