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德恒杭州举办成立15周年系列活动之青年律师成长活动暨“对话大律师”

文摘   2024-11-19 17:26   浙江  

11月18日,德恒杭州组织开展庆祝成立15周年系列活动之青年律师成长活动暨“对话大律师”,搭建资深律师与青年律师交流成长互动平台,促进知识传承和经验分享,提升青年律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活动由权益律师牟卫鹏主持,特邀高级权益律师张晟杰分享从业经验,德恒杭州党委书记黄加宁、党委副书记沈文文及11位青年律师共同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德恒杭州党委书记黄加宁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对话大律师”活动将为青年律师提供交流学习、经验分享的行业平台,希望青年律师踊跃交流发言、汲取专业知识、不断深耕精进。随后,青年律师依次自我介绍,讲述个人经历,分享从业感悟。 

此次活动分为嘉宾分享和提问交流两个环节。在嘉宾分享环节,张晟杰律师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的执业经历,以身体力行之悟,助后浪成长之心,为青年律师分享如何做好执业规划、提升专业技能、找准执业风口等精彩内容。他指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背景下,要将律师工作当做事业和追求,做精做细做强做大;要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要始终保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热情,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深化创新服务,在业务开拓上不断启发新思路,用好新方法,寻求新突破。

在提问交流环节,青年律师结合自身执业现状,就案源开拓、专业提升、资源置换、独立从业等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发言提问。张晟杰律师围绕大家的共性问题,欣然回应、倾情相授,为青年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存在的诉讼博弈、客户维护、案源不足等困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现场氛围热情洋溢、和谐融洽。



新入职的青年律师应该选择独立执业还是加入团队?

我个人建议初入职场的律师不要轻易单打独斗,更不要草率地开所创业。独立执业还是“抱团取暖”,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适合做业务,有的人适合跑客户,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对律师职业的热爱,不断学习、交流和沟通,夯实基本功。培养自己总结案件的能力,通过办理一个案件,学会办理一类案件,让客户觉得你是一名信得过的律师。

青年律师如何拓展案源?如何把握营销的尺度?

首先要“开口说”,把握身边的一切资源,不要怕被拒绝。其次要“腿勤”,如果走专业化路线,对客户就要进行一定的选择,不是所有赛道都可以拓展案源。比方说走证券方面的路线,就要尽可能多拜访、多熟悉券商和上市公司方面的客户,了解他们的动向,很多时候业务是聊出来的。这时候也不能表现得太迫切,让客户感到压力。最后要用“软实力”吸引客户,不直接和客户说我能做什么,而是通过写文章、参加活动等方式向客户传达信息,展现自己的实力,并发布有针对性的朋友圈,给自己贴上鲜明的专业标签。

未来的法律服务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律师?青年律师应如何发展新的业务方向?

结合当下的市场背景,律师应该走“差别化路线”,做到“人无我有”。个人认为法律服务的竞争方向将逐步转为国企合规免责业务、涉外业务、破产重整业务、婚姻家庭家事业务、侵权业务等领域。在选择专攻于某一个业务领域后,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善于总结,在办理某一类案件后及时复盘,总结经验。

青年律师入行后应该深耕专业领域还是什么业务都做?什么时候可以独立执业?

青年律师是否选择独立,要因人而异。个人专业能力比较优秀的年轻律师更适合独立,但是如果没有很强的主观意愿,或者能力成长上出现明显瓶颈的,我不建议其独立。年轻人进入律师行业最好各个领域都尝试,但这个时间不要太长,对于有能力且想尝试独立的律师,一定要沉下心来在三至五年时间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业务方向,五年后可以考虑尝试独立。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对话大律师”活动干货满满,青年律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并对自身职业规划、成长路径、方法创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接下来,德恒杭州将持续构建青年律师成长平台,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发挥人才培养专业优势,积极引领青年律师正向发展,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德恒律师事务所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1993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批准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国律师事务中心,1995年更名为德恒律师事务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