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丨如何确保海外工厂的产品获得外国原产地认定?——美国海关原产地预裁定机制解读及实操

文摘   2025-01-22 17:18   浙江  

中美贸易战后,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商品加征了关税,为了避免出口商品被征收高关税,众多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建设工厂以获得外国的原产地证书。然而,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哪怕取得了外国的原产地证书,但是并不一定符合美国政府认可的原产地。产品是否能被认定为外国原产地,需要根据美国海关原产地规则进行判断。美国海关原产地预裁定是判断产品原产地、降低投资风险和输美货物关税风险的重要手段。美国原产地预裁定程序具体又该如何进行?本文将对美国海关的eRulings系统和相关申请原产地预裁定程序进行介绍,希望为企业实务操作提供思路。

一、原产地及对其的认识误区

原产地,指一个产品是出产自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通俗而言,是确定一个产品的“经济国籍”。美国原产地认定主要是由国土安全部(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下之海关及边境保卫局(US Customs and Boarder Protection, CBP,以下称“美国海关”)负责。

误区:原产地证书vs原产地判定

对于原产地的一个重大误区是很多企业认为只要在出口国取得了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 “CO”),便可以确保商品顺利通关,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出口国的原产地证书是基于出口国的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这些规则可能与进口国的规定存在差异。所以,美国海关对输美产品的原产地判定结果拥有绝对的权力,进口商所提供的出口国的原产地证书通常只能作为参考。

二、美国海关原产地认定标准

美国海关对中国产品原产地认定总体围绕“完全获得标准”和“实质性改变”这两条基本原则。

“完全获得标准”(Rules of Origin)适用于生长、生产或制造过程都在一个特定国家的商品。该国家就是商品的原产地。

“实质性变更标准”是产品名称、特征、功能的改变标准。产品在哪个特定国家发生“实质性变更”,该国家就是这个产品的原产国。

“完全获得标准”自然不言自明,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在生产国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呢?

美国海关对商品原产地一般进行个案认定,在认定时对产品进行“实质性变更测试”(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 test),即一项产品的原产国就是该产品发生实质性转变为一项新的、不同的贸易商品的最后一个国家。因个案认定的不方便,为了能够加快货物通关效率,美国海关对“实质性变更标准”又细分为其他具体的标准,主要参考以下四点:

(1)产品的性质、名称和用途是否发生改变;

(2)与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进口原材料生产过程相比,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本质的不同;

(3)产品生产过程的增值(以及生产成本、投资额、劳动力成本)与其他组件成本相比较;

(4)产品最本质的特征是由生产过程赋予的还是由进口原产料或零部件赋予的。1

三、原产地裁定的必要性

原产地规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以上对“实质性变更”原则的介绍,我们发现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无法判断一种产品是否已经在生产地发生了实质性变更。美国海关的“实质性变更”原则缺少细化的判定标准,个案个判的情况下导致对“实质性变更”的认定很难排除主观性质等变动因素,对于具体哪些情形下会构成实质性的转变可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向美国海关对产品进行原产地的“预裁定”成为提前判断输美产品原产地的最有效的方式。

什么是“预裁定”

根据《美国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CFR)第19卷的规定,任何将向美国进口某种产品的个人或企业均可向美国海关的法规与裁定部(Regulations and Rulings, R&R)申请行政预裁定。执行方式为美国海关接受申请人的书面要求进行行政判定,行政裁定采用信件的方式签发。为了与美国海关的其他裁定相区别,行政裁定又被称为“预裁定”(prospective rulings)。行政裁定书一经签发,适用于整个关境。2

预裁定机制既能满足海关的有效管理及其对相关法律的适用执行,也能让从事受这些法律影响的任何交易主体在交易完成前应充分了解该交易的后果。3

预裁定的好处

(1)降低关税风险

原产地预裁定最直接的好处之一是企业可以通过申请原产地预裁定,提前确认是否能够享受关税优惠。例如,在USMCA下,符合原产地要求的商品可以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企业通过提前申请原产地预裁定,可以有效规避商品进入关税区时因原产地问题而产生的高额关税,最大化节省进口成本。

(2)减少贸易争议,提高通关效率

在跨国贸易中,原产地的争议常常成为纠纷的根源之一。申请原产地预裁定有助于确保商品在运输前就已明确符合目的国的原产地要求,从而减少因原产地问题而引发的海关查验和贸易纠纷。同时,海关在审核时会参考已有的预裁定,减少反复检查的时间,从而缩短通关周期,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风险。

(3)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国际竞争力

原产地预裁定不仅有助于单次进口操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为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提供依据。在全球化的贸易环境中,企业通常依赖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通过申请预裁定,企业可以明确每个供应环节是否符合原产地标准,从而为生产和采购决策提供支持。及时了解商品的原产地符合情况,可以避免后续出现问题,并帮助企业灵活调整供应链策略。

四、原产地预裁定运用

申请主体

根据19 CFR§177.1规定,任何作为商品进口商或出口商或其他对裁定请求中提出的问题有直接和明显利益的主体,或该主体的授权代理人,均可请求裁定。此处的“主体”包括个人、公司、合伙企业、协会或其他实体或团体。

申请方式

申请流程而言,请求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具体有两种方式:
(1)在申请系统(eruling)提出申请
(2)普通信函邮寄

(注:信函寄送地址)

原产地预裁定线上申请流程

根据美国海关提供的eRulings系统4,现对申请原产地裁定的操作流程如下:

1.访问eRulings平台,点击“开始申请”。

2.填写预裁决申请人的基础信息,包括姓名、公司名、住所地址、国家、电话、电子邮件、邮政编码等。

3.选择裁决类型:勾选“原产地”(Country of Origin)。

4.回答相关问题,具体包括裁定请求是否代表客户提交、是否为贸易合规合作伙伴(Trade Compliance Partner)、是否有关于商品的任何问题或咨询请求正在美国海关办公室或法院处理中等。

5、商品描述:填写裁定请求文本,包括对交易的描述,例如,来自国家A的商品X的预期进口。对于分类请求,需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定分类,例如,商品的完整描述、主要用途、商业或技术名称、每个组件的相对重量、说明性文献、照片、化学分析、流程图、CAS编号以及任何可能有助于确定分类的其他信息。同时,需注意数量限制,即同一类别或类型的商品数量限制为5个或更少。

6.上传证明材料附件:准备好所有相关的证明材料,确保文件是以下可提交的文件形式包括Microsoft Word (.doc, .docx), Microsoft Excel (.xls, .xlsx), Microsoft PowerPoint (.ppt, .pptx), Acrobat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df), text file (.txt), JPEG image format (.jpg, .jpeg), GIF image format (.gif), Windows bitmap (.bmp), 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 (.png) and MP4 (.mp4).

7.最终提交:在确保信息完整无误后,提交申请。提交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申请编号,便于后续跟踪。

注意事项:

1.材料准确性:企业应确保提交的商品信息和生产流程描述准确无误,特别是原材料来源和加工工艺。错误或不完整的资料可能导致预裁定被拒绝或延误。同时,裁定申请书应包含货物的具体信息且不能是假定的。

2.审查时限:一般情况下,法规与裁定部(R&R)下设的国家商品专家部门(NCSD)将在收到裁决之日起30个日内发布裁决。如果需要实验室报告或与其他机构协商,具体时间可能会延迟。需要提交给法规与裁定部(R&R)总部的裁决将在收到裁决之日起 90 天内通过邮件发布。

(注:在海关行政裁定在线搜索系统(Customs Rulings Online Search System,CROSS)里,有自1989年至今所有海关发布的行政裁定,其将所有行政裁定分为“总部发布”以及“纽约发布”两个部分,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5网址:https://rulings.cbp.gov/home)

3.更新和重新申请:如果商品的生产或原材料发生变化,企业应及时向美国海关申请新的预裁定。预裁定仅适用于特定商品及其特定贸易情形。如果商品在其他情况下出现变化(如生产地变动),则需重新申请。

4.与其他文件的配合:企业在进口时,除了预裁定结果外还需按照相关配合提供其他必要的海关文件,如商业发票、运输单据等。

文章注释

 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浅析美国原产地规则[EB/OL],(2014-5-26)[2018-11-27].

 2.《中国海关》杂志2017年第9期(https://mp.weixin.qq.com/s/W6JhXaxn7qWnyfszxIi4Ug)

 3.https://www.cbp.gov/trade/rulings/ruling-letters

 4.https://erulings.cbp.gov/s/

 5.《中国海关》杂志2017年第9期(https://mp.weixin.qq.com/s/W6JhXaxn7qWnyfszxIi4Ug)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分享、交流、学习之目的,不代表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或对法律的解读,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应以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决策依据,因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沈文文

党委副书记
高级权益律师

执业领域:企业治理、国际贸易、跨境投融资、争议解决等

邮箱:shenww@dehenglaw.com

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德恒律师事务所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1993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批准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国律师事务中心,1995年更名为德恒律师事务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