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行至中途,路至未央 | 评论

汽车   2024-10-31 17:00   北京  


近日,“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发布。这些突破涵盖了从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到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汽车业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还需企业继续携手攻坚克难。

必须肯定的是,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比如,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拓宽了车辆ODD(运行设计域)范围,实现了更自然、更智能的多模态交互和更主动、更便捷的场景化服务。这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还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持。

再比如,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中央计算平台、多核分布式异构融合架构的车用操作系统以及大算力芯片的应用,为整车中央计算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如芯片、传感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这将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智能网联汽车的逐步普及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效率和舒适性,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同时还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实现交通、能源、环境等多领域的协同发展。

当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容忽视。

首先是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虽然大模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如何确保大模型的决策正确无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虽然开启了产业实践,但在软硬件协同、系统集成和可靠性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大算力芯片的应用也亟需解决散热、功耗等问题。

智能底盘技术虽然提升了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但在与其他系统的协同配合、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仍显不足。

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确保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的有效协同,还是一个难题。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智能化网联化融合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5G通信网络、智能交通系统等。目前,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需求。

V2X技术的规模部署需要大量的路侧设备和通信设施建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但目前,在资金投入、建设进度和协调配合等方面存在不少障碍。

再次是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部分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速度快,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例如,在自动驾驶责任认定、数据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监管等方面,仍存在法律空白或不明确的地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也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全球化发展形成阻碍。如何协调各国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站在智能网联汽车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当下,展望即将启程的下一站:首先,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未来可以期待更先进的感知技术、更智能的决策规划算法、更可靠的控制执行系统和更安全的通信技术。

其次,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政府和企业将加大对智能化网联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5G通信网络、智能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这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再次,逐步完善法律法规。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法律法规需要逐步完善。政府需要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立法工作,明确自动驾驶责任认定、数据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国际汽车业需要加强合作,协调各国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这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便利,并为人类出行领域勾勒更具想象的蓝图。

总之,2024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的智能网联十大突破,给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带来极大鼓舞,也为后续发展指明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应充分认识到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法规完善,提高社会接受度和信任度,共同开创智能网联汽车的美好未来。

文:张忠岳 编辑:焦玥 版式:王琨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中国汽车报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汽车主流价值传播服务者,有料有趣有观点,让您轻松知晓汽车圈里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