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手术安全,有我守护

文摘   2024-09-18 15:25   尼日尔  


我叫饶杰

是第24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麻醉科医生,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


自今年6月抵达尼日尔以来,我在尼日尔综合医院从事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工作,并对当地的麻醉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带教培训。我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坚守初心,努力为援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Part 01.





工作前期,我对科室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麻醉设备、耗材和药物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了解和对比,我发现医院与麻醉相关的直接动脉压监测、血气分析、麻醉深度监测等现代化设备及耗材缺乏,常规手术只能依靠最简单的心电监护仪进行麻醉监测,当进行病情复杂、风险较大的手术时,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工作难度就更大。同时,由于缺乏常用麻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和深度不容易调控,这些对我进行围术期的管理也是一种挑战。面对困难和挑战,我积极利用现有设备耗材基础上开展麻醉,与当地麻醉团队合作,为手术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Part 02.



每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麻醉医生。手术过程中,手术创伤、药物抑制、环境变化等应激因素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麻醉医生不仅要让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更重要的是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维持手术患者处于安全平稳的状态,让患者安全渡过高风险的围术期。在尼日尔综合医院,麻醉医生比较少,且兼管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的工作,日常手术麻醉主要靠麻醉助理和实习医生来实施。他们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知识比较缺乏,在围术期麻醉深度把控、处理围术期危机事件、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和内环境稳定等方面经验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我对当地的麻醉技术人员进行耐心指导,无私传授麻醉知识和经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手术麻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困难气管插管、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等。

      Part 03.






一次,一位尼日尔麻醉助理正在为一名扁桃体摘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由于气管插管的应激,患者出现挣扎躁动,但麻醉助理经验不足,把喉镜拔掉后没有及时放牙垫,患者瞬间把气管导管咬扁了,氧气不能进到肺里面,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患者很快就会出现肺水肿、缺氧窒息,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我看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拿起丙泊酚和琥珀胆碱注射到患者静脉里,加强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效果,很快患者就松开了咬住的导管,气体能顺畅通过气管导管进出,险情得以解除。患者情况稳定后,我跟他们详细分析刚才的危机事件发生原因,并耐心讲解应急处理和预防方法,指导他们总结经验,避免以后类似事情发生。



另一次甲状腺肿大切除手术过程中,患者心率突然从90次降到48次,伴随心律不齐和血压下降,由于经验不足和紧张,麻醉助理给患者同时静脉注射了阿托品和肾上腺素,患者的心率很快又上升到160次,血压飙升到226/125mmHg。那时,我刚好从另外一间手术间进来,发现这个紧急情况后及时对症处理,患者血压、心率很快恢复了正常,麻醉助理也消除了紧张情绪。针对这个情况,我耐心向他讲解患者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情况以及相关药物的药理学知识,正确运用相关知识维持患者处于平稳的状态,让他得到更多的围术期管理经验。


经过几次手术中紧急排除险情和给他们现场实践教学,让当地麻醉技术人员掌握了更多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知识。为表达感激之情,每次见面时他们都会友好的用法语打招呼,有时甚至会用中文说“你好”、“谢谢”,真诚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激及中尼人民的友谊。在一次手术麻醉完成后,当地一位麻醉助理安戈主动拉我一起去看望一位巨大脑瘤手术后患者,高兴的跟患者介绍说,这位是中国麻醉医生Dr Rao,是我们一起帮你做麻醉的。那一刻我充分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感激,让我加深了对医疗援助工作的认识。

中国医疗队不仅是给非洲人民带来健康的使者,也是传递中非情谊的友好使者。我相信,通过一任一任中国医疗队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一定能帮助尼日尔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进中尼两国人民友谊,为推动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文稿:饶   杰

编辑:龙慧英

审核:郑志大


八桂援尼2024
广西援尼日尔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