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工作日记|用大爱情怀,书写援非故事

文摘   2024-08-08 05:38   瑞士  


我叫韦世钦

第24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来自广西骨伤医院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尼日尔综合医院开展援非医疗工作已将近2个月。在骄阳似火,时不时来一场沙尘暴的非洲大地上,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工作辛苦但又快乐。

1



每逢周一,来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就特别多,因为患者知道这天出诊的是来自中国医疗队专家。为了满足远道而来患者看病需求,每周一,我和来自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创伤科副主任医师农建部一同出诊,且提前10分钟到达诊室开始接诊。接诊的每一位患者,我们都会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尽量避免遗漏诊断和错误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有一次在我们准备下班的时候,一位名叫zamari的41岁男性患者来到诊室,主诉两周前跌伤右侧腕部疼痛,功能障碍,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右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建议住院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拒绝住院手术治疗。当他知道尼日尔综合医院的中国医生可能会有更好的方法来治疗像他这种伤病后,就慕名找到我们。就诊中,我们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提按端挤、折顶回旋等,将骨折成功整复后用小夹板固定。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好。治疗结束后,患者伸出大拇指,对我们感激地说,“Merci  médecin chinois(感谢中国医生)”。在那一刻,我觉得非常的开心,医生的职业自豪感让我可以忘记工作的辛苦和困难。


2



              为患者行骨折畸形愈合矫正术


通常每周二至周四,医院骨科主任Wahab教授会安排中国骨科专家做手术。每一台手术前,我都会亲自查看患者,详细地了解和分析病情,反复讨论,明确手术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根据患者病情,再结合患者年龄、职业、家庭社会因素以及当地的有限的医疗设备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出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经过充分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中我和其他医生密切配合,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一台手术。记得不久前有一名叫Yacouba的40岁男性患者,遭受车祸后,造成右小腿胫腓骨下段严重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合并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伤后患者四处寻医,在当地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最终造成骨折端愈合不良并感染、局部皮肤坏死缺损,下肢行走功能丧失,当地同行医生都建议行截肢手术治疗。在我们国内,像这样的病例是不需要采取截肢手术的,保肢治疗也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在尼日尔当地医疗资源非常匮乏、社会经济落后的条件下,采取保肢治疗是存在很大风险。患者知道尼日尔综合医院里的中国医生有精湛的医术,坚信能够帮助他解除病痛,就来到医院找中国医生问诊。当我了解到患者是家庭的顶梁柱,受伤后患者不仅遭受巨大的痛苦,一家人的生活也异常困难,并且在当地几乎不可能获得截肢手术后所需要装配的假肢,并感受到患者对中国医生无比的信任,我们毫不犹豫地同意为患者进行保肢手术治疗。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必要的康复指导,我们和当地医务人员密切配合,患者的保肢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当看到患者满意的笑容和当地同行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我们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我想,这就是中国医疗队援非的意义。

中国医疗队骨科团队参与病例查房

3


每周五,医院骨科大部分医务人员集中在示教室进行病例讨论,提高业务水平。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当地医生掌握了技术,才能救助更多的患者。我们经常给当地的医生同行做技术指导,并传授中国经验,详细地介绍中国接骨术、显微骨科技术、微创接骨术、骨科损伤控制、骨科加速康复理论等知识。很多当地同行聆听后直接伸出大拇指说,“Très bien, Médecins  chinois!(中国医生太棒了)”。我坚信,中国医疗队是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因为我们把知识传播给了非洲大地的人们。

骨科医生参与病例讨论

4


手术后查房


第24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践行大国担当的精神,这也是每位队员的写照,更是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默默地奋斗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缩影。我们不仅是秉承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援外医疗队精神的白衣天使,也是以仁心仁术讲好中国故事的践行者,更是传递中非情谊的友好使者,必将坚守医者初心,笃定在援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稿:韦世钦   

编辑:龙慧英   

审核:郑志大



八桂援尼2024
广西援尼日尔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