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人最向往的生活:佯装不知生活的艰辛,过淡淡的人生

文化   2024-10-16 17:31   北京  


什么是淡人?


这是一个互联网新词,但意外造得恰到好处


“淡人”是网友们对一类情绪稳定、淡定平静的人的统称


工作淡淡的、社交淡淡的、情绪淡淡的、爱好淡淡的、说话淡淡的,不会过分热情,不会对某一样事物有着强烈的期待,一切都看缘分发生......


如果以上特征你中了三个,那么恭喜你,今天你在互联网确诊淡人了



不过,淡人并不意味着躺平和摆烂的人


他们往往是一群极有内在力量的人


他们的敏锐感知能力,构筑了他们丰盈的精神世界


而丰盈的精神世界又使他们的内在保持能量平衡和稳定


因此,他们能用内心最大的平静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确定性


外在淡泊,内在浓烈,往往是大部分淡人的特征



这周,小编找到了一本最适合淡人的书——《巷里林泉》


《巷里林泉》

作者:杨云苏 


作者的文字气质像极了淡人


外在平静淡泊,内在如春天草木生长般丰沛充盈


她不用浓重笔墨书写大事,不写惊天动地的爱情


她写寻常人、身边事,写再平凡不过、再琐碎不过的日常生活图景


但是就是在这淡淡的文字下,埋藏着作者巨大、浓烈的能量


她把庸常写得活色生香,记录下平凡时光中那些让生命震颤、生活重整一新的闪光时刻


让每一个翻开本书的人,都能收获内心平静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巷里林泉》


感官沉寂的人,让我们一起恢复对生活的觉察


佯装不知生活的艰辛,赋予寻常日常一点淡淡的诗意




01


透过她的文字

我对生活又有了觉察


《巷里林泉》的作者是杨云苏,笔名为故园风雨前


也许听到这个笔名,有的书友已经想起了她的另一本书——《幸得诸君慰平生》


《幸得诸君慰平生》在豆瓣获得了8.8的高分


在评论区,有读者感叹,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作者大方地把眼睛借给我们一用,让我们也能看见寻常生活中那么丰富的趣味



还有读者感叹,杨云苏的文字能让自己感受到久违的生命力,又重新感知到活着本身的滋味:“它让我相信奄奄一息的我也是活过的,就像僵尸突然转了两下眼珠子。”



而这本《巷里林泉》也延续了这份对生活本身的觉察


比如,她在书里回忆的童年


那是一个最冷最冷的冬天,还是小孩的她非要到户外去玩:


冬天最冷的时候,云层又厚又乌,地上结了霜,空气潮湿阴寒。我非要下楼玩,我妈说你看看院子里!你自己看!一个人都没有啊!哪个傻子会出去玩?我不听。我独自在院子里晃荡,痴痴地等,又走去几个小伙伴家的阳台下,清嗓子跺脚吹口哨,最终也没把一个人勾出来。我妈说得对,傻子才会出来。


虽然没有邀约到小伙伴,她也没有失望回家:


但我并不打算回去,没人的院子有没人的美妙,没人玩有没人玩的玩法。我一圈一圈地晃荡,去了百花凋零的花园,去了坚壁清野的食堂,去了木工棚、医务室、门房、车库、后院的老房子废墟,我在每一处都做了停留,但每一处都没留我很久,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认真留起来一整天都不够。我也猜到有人正在楼上看我,跟他们的小孩说我妈那句话,我成了他们的风景。

 

冻僵但疯狂奔走的两条腿才代表我的心。


这只是童年记忆中一个微小的、不起眼的片段,她却写出了饶有趣味的画面


一瞬间,我们好像透过她的文字看见了那个倔倔的、傻傻的孩子,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天,兴致勃勃地进行自己的单人冒险


小时候,我们也像这个孩子一样,对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


长大后,我们见过的东西越多,我们“觉得有趣”的标准就越高


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觉察力、感知生命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磨损了


而作者身上最可贵的是,她的觉察力并没有随着成长而被磨损,她没有成为“只觉无聊的大人”,依然能在庸常、琐碎的细节中察觉生活的趣味



又比如说,有一次她送完孩子上学,回家时路过了一个池塘,她在结了冰壳的池塘边上,发现了一只还在水面的绿头鸭


她冷得不行,又好奇这个悠哉悠哉划水的绿头鸭冷不冷,于是她一直守在岸上看:


我吹口哨,天冷怎么也吹不尖锐。它继续装没听见,一直用屁股上那簇乱蓬蓬的翘毛指着我,好像特意指出我不值得它庄严对待。可同时它又把两脚分得特别开,使劲划使劲划,戏有一点过,意思是我冷不冷我弱不弱你自己瞧呗。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水中,它一双脚蹼绷得紧紧的大大的,像吃饱风的风筝。


可惜,绿头鸭比她更能享受冬天的池塘:


我一直守在岸上。就想看它什么时候决定离开,看它怎么从水中爬起来,怎么走在薄冰上,会不会踩破冰重新掉进水里,会不会一跤滑倒摔个两脚朝天。我想等它出丑。

 

作者感叹道:


但我没等到,天太冷了,我没有年轻时那么扛冻了。岁月剥夺了我做傻子的实力。


其实,人最宝贵的不是见过多少世面、拥有多少技能,而是无论经历了多少,始终保持对生活的觉察力


始终能被寻常打动,才能把一个寻常的、单调的冬日,过得充满滋味




02


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字

帮我们记录那些逝去的日子


在这本书里,令小编记忆深刻的还有作者笔下的气味


她太擅长描述“记忆里的味道”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我们的回忆里,不同的场景拥有着不同的味道


有些是潮湿的,有些是有木质味道的,还有一些是混合着油炸和辣椒香味的


不过,那些味道都混合着模糊的记忆含糊不清


但是,本书的作者能用准确到不可思议的文字,精准记录下那些记忆里令人晃神的味道


比如说,她回忆放暑假在妈妈单位待着的那个下午:


屋角一个落地电风扇在吹,它很老,站在那里都已经晃晃悠悠,还不停摇头,摇的时候像头天落了枕,咔咔地,颈子痛死了。


屋里很寂静,只听见外面很远的地方传来知了叫。我躺着,鼻子朝天,能做的只有闻。塑料气,机油气,石灰气,水泥气,铁锈气,热茶气,藤椅气,暖瓶壳的竹子气,软木塞的木头气,报纸的墨气纸气,乳白胶的酸馊气,所有气息清晰可辨,也很强烈,即使电风扇把它们吹走了,过会儿它们还是会回来。


电扇摇着头,吹散屋内午后的空气


空气中各种独特的味道,完整地构成了这个环境


而特有的环境气味,使得记忆越发清晰


那些不想遗忘的、宝贵的日子,就在这样的气味描述中完完整整地被保留了下来


就仿佛一瞬间,我们好像也回到了那个在妈妈单位过暑假的下午



又比如,作者记录下从外公外婆家走出来的味道:


江边开阔,有点冷风,风带来岷江上游山石草木的气息。这气息外人闻着大概是受不了的,因为透着枯木苍苔的苦、砂岩的石腥气、树林中长年阴雨的腐沤,还有雪线以上刀锋一样的寒冷。但我们本地人闻着正好,每一味都正宗、每一味都不能少。大概四川人性格中的坚忍沉默跟自幼服食这种气体有关。


“故乡的味道”有时候也不仅仅指的是食物的味道,而是指气温、气味、味道的混合体


有的人的家乡闻起来是湿润的,有的人的家乡闻起来是粗粝的,还有的人的家乡有独特的植物气息


它浸润我们的五感,然后保留在记忆深处,构成了我们对家乡的整体感知


这就是作者文字对我们的意义


因为我们那些不想忘记的时光,都藏在这些气味中


我们需要她这样细腻又精准的文字,将那些记忆里的日子复活在纸上,让那些舍不得忘却的日子不再褪色


图片@张呆呆



人生真是很怪,而且过了四十越来越怪,那些年发生过多少国家大事,我自己也经历了不少人生大事,却根本就稀里糊涂,倒是一些屑末小事,可谓人生碎碴儿,我倒记得清清楚楚,还越来越清楚。


——《巷里林泉》|杨云苏


这本书里没有一点一滴的宏大叙事


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还有一些平常到我们可能都注意不到的景色


作者杨云苏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抱着极大的、真诚的爱


因此,她的笔下流淌出来的,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也是我们最想得到的生活



这种生活很难被定格,但是可以被体验,很难被歌颂,但是可以被描述


虽然淡淡的,但是暖暖的


虽然静静的,却是那么悠长


当日子悠长到足以让我们恢复对朝朝暮暮的觉察


当生活淡然到足以让我们的内心重归安宁和平静


我们就能透过淡淡的文字,重新为生活心动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收获淡人最向往的生活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END




往期推荐



刚刚!2024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揭晓!你读过她的书吗?(附优惠码及历届书单)


刚刚!这三位经济学家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附优惠码及历届书单)


诺奖新晋得主韩江,凭什么“技惊四座”




近期活动




赞且在看 

读好书

阅读原文

当当读书汇book
让阅读为您的学习、事业与生活添翼,让世界更美好!你写的、你出的、你读的好书请@当当读书汇book……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