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及论文摘要

学术   2024-11-04 20:29   山东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4期 

总第十六期 

季刊 2021年创刊


目录如下:


特稿


王伟光|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蔡文成  包雨灵|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二重维度

谭亚莉  王则晖| “两个结合”视域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论断的三重阐释

李   丽| 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价值意蕴和主要任务

刘皓琰  刘雨婷| 论国家数字化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祖金玉  崔鑫宇| 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至上”逻辑探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翁寒冰 | 使用价值批判之理论转向的方法论反思——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异化权力批判

周露平  吴   婷 | 在哲学与《资本论》之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嬗变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德〕阿曼·斯佩斯〔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文 唐发发/译 | 生态社会主义与“去增长”——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访谈

董金平 | 从主体-客体到物体间性——人与物关系形式的历史考察


思政课创新论坛


吴增礼  黄阳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适应尺度及适应优化

亓   光 | 系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

刘一博 | 大历史观视域下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四重向度

梁红秀  田旭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升的挑战与策略


优秀教案展示


李淼磊 | “敢问路在何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王圆圆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经济危机”教案

杨   晶 | “居安思危多备虑 国泰民安万家宁”教案


论文摘要


特稿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

王伟光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依据,科学理解、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基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可以判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什么别的文明,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继承、发扬和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坚持兼收并蓄国外先进文明;始终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唯物史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二重维度

蔡文成 包雨灵

摘要: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是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新形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做大做优、切好分好共同富裕的“蛋糕”,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裕性”基础和“共同性”要求相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要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新型战略产业集群、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着力发挥好中国经济具备的“四大优势”。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共同富裕;政治经济学

作者简介:蔡文成,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包雨灵,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两个结合”视域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论断的三重阐释


谭亚莉 王则晖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江山人民论”的阐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已经形成真理性认识,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江山人民论”从主体维度突出了从民为邦本到人民至上的转化,从价值维度突出了从为政以德到立党为公的发展,从方法维度突出了从君主秩序到全过程人民民主、自我革命的升华;实现了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境况的三重批判,到建立社会主义真实共同体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演进。二者熔铸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建立人民联合意识、在建设中树立人民主权意识、在改革中唤醒人民主体意识、在复兴中凝聚人民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两个结合;江山;人民

作者简介:谭亚莉,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则晖,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价值意蕴和主要任务

李   丽

摘要: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需要“拥有五个强大能力”,其中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前提和基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显著标志;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根本特征;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当前,之所以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一是从国际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打破科技霸权,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二是从国内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二是坚持科技与产业“双螺旋”互融共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相结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五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关键词:科技强国;基本要素;价值意蕴;主要任务

作者简介:李丽,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国家数字化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刘皓琰 刘雨婷

摘要:随着国际数字化竞争的深入演进,中美两强引领、多主体参与和跟随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中美两国脱颖而出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索。事实上,如何协调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是国家数字化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各国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中美两国也均因此得益。但由于国家性质与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差异,中美两国在政府能力与市场环境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别,这将对两国数字化竞争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中国应当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独特优势,不断完善与优化数字化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实现数字化赶超、赢得国际数字化竞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关键词:大国竞争;政府能力;市场体制;国家性质;数字化赶超

作者简介:刘皓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雨婷,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至上”逻辑探析

祖金玉 崔鑫宇

摘要: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的有机统一。“人民至上”体现在共同富裕道路的战略定位、内在要求、实践原则和力量源泉等多个维度,共同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旨归。“人民至上”理念指导下的共同富裕道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据,突出了人民全体、差异群体和微观个体有机融合,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辩证统一,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和人的全面发展协同共进等三大优势,实现了对自由主义、平均主义、福利主义等“共富方案”的时代超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理解“人民至上”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深化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认识,筑牢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政治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共同富裕;人民至上

作者简介:祖金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崔鑫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使用价值批判之理论转向的方法论反思——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异化权力批判

翁寒冰

摘要: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使用价值概念不仅表现为商品的超历史的自然属性,更因其与价值所构成的矛盾运动,在拜物教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中发挥了独特的理论功能,呈现出独特的社会历史批判效应。而当代西方左翼社会批判理论主要关注使用价值因为交换价值的中介而产生的异化权力批判,放弃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思路。表面看来,这种理论转向似乎将使用价值导向一种更激进的批判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商品形式的新变化,但实质上它更深刻地表现出西方左翼社会批判理论整体立场的退却。

关键词: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批判;异化权力批判

作者简介:翁寒冰,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哲学与《资本论》之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嬗变

周露平 吴   婷

摘要:唯物史观与《资本论》的双向研究共同构筑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完整框架。唯物史观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的哲学本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意识形态的三重批判性指向,聚焦于意识形态的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与社会批判,意在凸显意识形态的私有财产性质与异化劳动内容。正是意识形态的哲学定位,策动了批判格局从唯物史观视角向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转换。就《资本论》研究而言,其不仅搭建起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内在嬗变的宏观结构,而且突破了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的想象空间——《资本论》之前的研究,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剖明了意识形态的基本性质,即它负载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上,反映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诉求,但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加以掩盖。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及其手稿全面阐释了雇佣劳动的发生机制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性质,系统阐明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成机制、运行机制与毁灭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社会批判

作者简介:周露平,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婷,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生态社会主义与“去增长”——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访谈

〔德〕阿曼·斯佩斯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文 唐发发/译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去增长”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悄然兴起。在此背景下,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每月评论》主编、知名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接受了德国柏林巴德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阿曼·斯佩斯的采访。在访谈中,福斯特不仅详细阐述了“去增长”经济发展理念流行的缘由、对斋藤幸平“去增长共产主义”理论的质疑,以及对西方各种“去增长”观点的回应;而且强调,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积累体系,人类才能在地球上得以生存。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去增长;生态危机;斋藤幸平

作者简介:阿曼·斯佩斯(Arman Spéth),德国柏林巴德学院博士研究生;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俄勒冈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每月评论》杂志主编;译者唐发发,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主体-客体到物体间性——人与物关系形式的历史考察

董金平

摘要:近代以来,人与物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关系形式。首先是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主体-客体的关系形式,它是支配着当代形而上学最重要的人与物的关系形式。其次是在福特制生产中崛起的自动化的关系形式,这体现了中央计算机的控制论关系,即通过控制的信息发送和反馈来支配人与物的关系。万物互联技术发展到今天,物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它们建构的物体间性网络成为我们理解人与物关系的第三种形式,也就是通过人与物、物与物的物体间性,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共生系统网络。

关键词:主体-客体;控制论;物体间性;人与物的关系

作者简介:董金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思政课创新论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适应尺度及适应优化

吴增礼 黄阳博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适应不适应”。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深思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尺度,探寻思政课的适应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蕴。高校思政课的构成要件描绘出思政课的适应图景,内含思政课目标衔接、教师主导、把脉学生、介体调适与环境顺应五个要素。适应尺度标示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现实状况。当前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总体状况良好,同时在思政课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话语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面对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树立适应性思维、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促进大学生与思政课双向适应、明确思政课适应性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增强适应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适应性;适应图景;问题与策略

作者简介:吴增礼,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阳博,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系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

亓   光

摘要: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其综合教育素养的提升事关重大。近年来,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但政治信仰仍要强化、理论素养需提高、师德师风有待完善、“四史”功底要夯实、教育智慧应丰富、实践教学需优化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需实现从教学素养到教育素养的转变,应具备“大思政课”教育理念、“大先生”教育情怀、“大资源”教育方法、“大视野”教育智慧。同时,要深入分析现状及归因,涵盖政治信仰、理论素养、师德师风、“四史”功底、“实践智慧”和能力等方面的问题。立足当下,为了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必须明确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基本路径,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功底、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培训支持体系以及构建“敏捷型”协同育人机制等,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产生新的时代性变革。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育素养;系统提升;协同育人;思政教育

作者简介:亓光,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秘书长。


大历史观视域下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四重向度

刘一博

摘要:大历史观是科学认识历史进程和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大历史观视域下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当把牢其思政课属性,在价值向度上明确历史叙事的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在空间向度上,立体、系统、多元地考察历史的空间特性,深入基层从中国社会的复杂结构中把握历史规律,注重在与世界体系交互中阐释中国的历史演进,理解多元主体博弈中的历史主动。在时间向度上,注重动态地考察历史进程,将长时段和阶段性辩证统一起来,与空间向度共同构建科学的时空观。在实践向度上,引导大学生把握历史方位、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自觉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历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向度

作者简介:刘一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课组一等奖获得者。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升的挑战与策略

梁红秀 田旭明

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面临着教育理念、发展思路、业务素养、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当前,强化落实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教学理念,将对接和服务社会纳入硬性制度规定、基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提高教师业务素养、聚焦社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面向社会生活加强实践教学等举措,有助于科学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助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梁红秀,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田旭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优秀教案展示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指导下,我刊对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中获特等奖、一等奖教师的教案进行了遴选。本期我们将编发部分特等奖、一等奖教师的参赛教案,希望借此鼓励广大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投入,促进思政课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敢问路在何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李淼,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此教学展示荣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组特等奖。)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经济危机”教案

王圆圆,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此教学展示荣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一等奖。)

“居安思危多备虑 国泰民安万家宁”教案

杨晶,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教学展示荣获“形式与政策”组一等奖。)



投稿邮箱:mkszylljxyyj@126.com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前沿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