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斯和费耶阿本德论多元主义和探究
雅米·肖(1)
费耶阿本德的知识观演进
赵伟(18)
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迷思
郭元林 陈琼(25)
量子场论中粒子的
相对本体论地位
郝刘祥 翟宸宇(34)
圣杯战争: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
困境与可能出路
薛少华 刘晓力(43)
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的
基石及其社会有效性探析
国旗 朱松峰(53)
海陆空一体化视域下中国
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的研制
郭昭昭 李嘉雯(62)
基于开方算法的
中国古代方程分类研究
周畅 季青梅 段耀勇(69)
中国黄茶闷黄工艺历史演变
及其现代创新
吴鸿雅(78)
数字素养赋能远程办公预期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徐超凡(85)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与调适
陈哲(95)
“空调之父”威利斯·哈维兰·开利
陈强强 张碧云(101)
从“滴定”到“积淀”:
超越“李约瑟问题”的力作
——试评孙小淳教授新书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任春光 杨小明(110)
运用“综合论”的研究纲领探寻科学的
哲学范式变革历程
——“大写的科学革命”研讨会
暨《科学思想史》出版座谈会综述
邹聪 江学如(115)
科学仪器史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史研究
——首届全国科学仪器史学术会议综述
赵轲 王念慈(12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年(1-12期)总目录
(122)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5年征订启事
封三
专题:纪念费耶阿本德诞辰一百周年
编者按:
今年是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诞辰一百周年。国内学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引介了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思想,大家对他的方法论无政府主义较为熟知。通常把他当作非理性主义的代表,把他归入“另类科学哲学”。近年来,费耶阿本德在国际学界重焕光彩:他主张科学研究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得到了定量研究的支持;他对科学划界的宽容,与科学多元主义的趋势相符;他的反对方法,让大家开始重视科学实践中的具体方法;他对唯科学主义的批判,也让我们反思如何让科学在当代重新成为“解放”的力量!
本专题的作者都是研究费耶阿本德的专家。雅米·肖的“费耶阿本德与皮尔士论多元主义与探究”分析了费耶阿本德与美国实用主义代表皮尔士的学术关联,认为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发展科学多元主义,并为认知劳动分工的建模提供新方法。赵伟的“费耶阿本德的知识观演进”追溯了费耶阿本德的知识观演化,尤其他如何受到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其知识观演进也揭示了当代西方认识论从单薄走向厚重。郭元林、陈琼的“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迷思”研究了费耶阿本德看似矛盾的各种唯物论,提出达达主义可以融贯他的哲学思想。希望本次专题可以凸显费耶阿本德的当代意义,进一步推动后续的研究。
(专题策划:王巍)
皮尔斯和费耶阿本德论多元主义和探究
雅米·肖
(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哲学研究所)
摘 要:本文旨在依据费耶阿本德和皮尔斯之洞见来综合探究思想。经过论证,我主张皮尔斯的探究阐释过分狭隘。更重要的是,我证明了:皮尔斯的座右铭“人们不应阻塞探究之路”与其拒绝怀疑论相冲突。由此可见,需要运用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论证。不过,我借用皮尔斯和费耶阿本德两者的洞见概述了另一种观点。我论证阐明:这种观点保留了两者观点各自的重要元素,而且,在以融贯方式批判地发展那些洞见过程中,这些元素促发了它们。这种观点开创了一种认识研究分工建模的新方法。
关键词:皮尔斯 费耶阿本德 多元主义 发现经济原则 探究 怀疑论
引用本文:雅米·肖. 皮尔斯和费耶阿本德论多元主义和探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1-17.
费耶阿本德的知识观演进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 要: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费耶阿本德发现,科学知识总要基于一些默认的前提,因而不存在中性的观察语言,前后两个理论中的理论词项属于不同范畴。为解释两种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费耶阿本德研究古代自然观到现代自然观的转变过程,进而发现除了言传的知识外,还有意会知识。只有结合实践才能领悟意会知识,进而解释科学词项的含义变化。不可通约性只对坚持词项有固定且清晰含义的哲学家存在。费耶阿本德的知识观演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当代西方认识论从单薄走向厚重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 意会知识 不可通约性 实践
引用本文:赵伟. 费耶阿本德的知识观演进[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18-24.
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迷思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取消型唯物论、还原型唯物论和科学唯物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充满不一致、冲突和矛盾,却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不少争论,也令人困惑。然而,如果从达达主义哲学视角,区分其唯物论的论证和信念,把哲学论证视作手段,把促进知识进步和人的幸福当作目的,那么,就可以消解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迷思,也可以对其整个哲学做出融贯的解释。因此,我们不妨把费耶阿本德哲学称为“达达主义哲学”。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 辩证唯物论 取消型唯物论 达达主义
引用本文:郭元林、陈琼. 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迷思[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25-33.
科学技术哲学
量子场论中粒子的相对本体论地位
郝刘祥1,2 翟宸宇1
(1.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 要:文章探讨了量子场论中粒子与场的相对本体论地位问题,特别是从态空间的角度分析了量子场论能否为粒子本体论提供合理基础。文章指出,自由场论的态空间具有福克表示,因此粒子与场具有相同本体论地位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相互作用场论,尽管其态空间仍具有福克表示,但它与自由场的态空间并不相同,粒子的本体论地位较之自由场的情形要更弱一些。从有效场论的角度来看,场相对于粒子而言更为基本。
关键词:量子场论 本体论 福克表示 哈格定理 有效场论
引用本文:郝刘祥、翟宸宇. 量子场论中粒子的相对本体论地位[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34-42.
圣杯战争: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
困境与可能出路
薛少华1 刘晓力2
(1.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 要:从文本生成、视频生成到具身智能体落地的研发,学界和产业界期待生成式AI具备多模态融合能力,驱动智能体自主建立世界模型,实现人机对齐,最终通过具身图灵测试,完成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对齐人类、理解世界和具身通用三大执念,不仅加剧了大算力的升级,更引起了全球技术垄断和能源竞争。在对“通用人工智能”幻象祛魅的基础上,按照动缘理论和具身-生成认知观念,倡导一种“动缘-生成式AI”作为未来可达目标,其核心是局域世界模型、生态场域通用和自主行动。
关键词:生成式AI 通用人工智能 具身-通用悖谬 动缘 电子游戏
引用本文:薛少华、刘晓力. 圣杯战争: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困境与可能出路[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43-52.
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的
基石及其社会有效性探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摘 要:德雷福斯基于“熟练应对”概念批判符号主义人工智能,揭示了人类智能的非反思性和身体在智能中的作用,为重新理解人类行动、实践和意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虽然在符号主义人工智能之后,已经有了诸如神经网络的新发展,但凭借对人类智能的本质描述,德雷福斯的批判依然有效,仍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深刻启示。
关键词:熟练应对 非反思 身体 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引用本文:国旗、朱松峰. 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的基石及其社会有效性探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53-61.
科学技术史
(江苏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摘 要:中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和“远望2号”的研制是在“两弹一星”工程开展到中期提出的,从论证、设计、制造到下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比起常规万吨级远洋轮船,“远望”号对船舶的耐波性、稳定性以及操纵性有更高的性能要求,因为其在航行过程中即使遇到海上风浪也要保证科研设备正常运行并保证测控精度。1980年,“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发射成功,“远望”号两艘测量船以其卓越的航行性能,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及海上测量船编队协同配合,出色完成了战略使命。
关键词:远望号 导弹 测量
引用本文:郭昭昭、李嘉雯. 海陆空一体化视域下中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的研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62-68.
基于开方算法的中国古代方程分类研究
周畅1 季青梅2 段耀勇3
(1. 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
2. 武警特警学院基础部;
3.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智慧警务学院)
摘 要:开方术是中国传统数学中发展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内容之一,是一种解决一元高次方程实数根的有效方法。中国的开方法中有文化语境下的“实、方、廉、隅”等具象术语。同时,伴随算法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相应地具有文化背景的方程分类也随之产生,开始分为开方与带从开方,其中带从开方的分类问题伴随其历史进程和开方算法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中国算学中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之一。
关键词:开方术 方程分类 可知 文化张力
引用本文:周畅、季青梅、段耀勇. 基于开方算法的中国古代方程分类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69-77.
中国黄茶闷黄工艺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创新
吴鸿雅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摘 要:中国黄茶的闷黄工艺历史演变,在于传承人在闷黄工艺上的探索,独特的闷黄工序引发茶叶物质结构的科学变化。中国黄茶人致力于发挥黄茶形态的天然优势,研究闷黄工艺的具体过程及其主要特点,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工艺改进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努力,专注闷黄工艺的聚焦与改良,实现了黄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黄茶 历史演变 现代创新
引用本文:吴鸿雅. 中国黄茶闷黄工艺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创新[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78-84.
科学技术与社会
数字素养赋能远程办公预期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徐超凡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随着中国数字化社会转型的深入,就业形态发生了信息技术化革命,也对公众数字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时代应然的要求。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公众的数字素养与远程办公预期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浸润和数字能力均对远程办公预期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数字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浸润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性别和工龄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男性中,数字浸润对远程办公预期的提升作用更强;且数字素养对远程办公预期的正向影响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强。数字素养是支持远程办公的重要方面,在重塑工作模式偏好中发挥变革性作用。
关键词:数字素养 远程办公预期 数字浸润 数字能力
引用本文:徐超凡. 数字素养赋能远程办公预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85-94.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与调适
陈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人的精神需求开展的教育,必须准确了解现实的人并以其易于接受的方式提供正确的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极强的信息生成与对话交互功能,改变了人机关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推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变革。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深层内在机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准确认识教育客体、拓展教育网络载体、丰富教育资源内容、强化教育主体能力等方面充分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应从空间、时间、内容、平台、机制等层面系统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构建数据思政、实时思政、精准思政、沉浸思政、全员思政,进而实现智能思政。
关键词:技术治理 道德治理 功能互补 道德调适 技术辅助
引用本文:陈哲.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与调适[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95-100.
人物评传
“空调之父”威利斯·哈维兰·开利
陈强强1 张碧云2
(1.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毕艾国际贸易(广州)有限公司)
摘 要:威利斯·哈维兰·开利发明了现代空调,并在20世纪上半叶空调发展的每个关键点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开利提出露点控制原理、合理湿度测量公式、焓湿图,为空调科学技术原理和工程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发明的离心压缩机大大加速了空调的工程化、产业化及商业化。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开利(公司)为代表的空调制造商开始使用氟利昂,致使南极上空臭氧大幅减少。尽管空调的发明和推广给人类带来了益处,但也对臭氧层、地球生态等造成了巨大伤害。
关键词:空调 发明 威利斯·哈维兰·开利 人造天气 氟利昂
引用本文:陈强强、张碧云. “空调之父”威利斯·哈维兰·开利[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101-109.
学术评论
从“滴定”到“积淀”:
超越“李约瑟问题”的力作
——试评孙小淳教授新书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任春光1 杨小明2
(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2.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孙小淳教授新书《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以“文明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恢弘历程进行了新的发掘和展示,在超越“李约瑟问题”的同时实现了中国科技史透视和通史编撰的范式和方法的创新,对中国科技史研究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文明的积淀》 孙小淳 李约瑟问题
引用本文:任春光、杨小明. 从“滴定”到“积淀”:超越“李约瑟问题”的力作——试评孙小淳教授新书《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 46(12):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