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高考地理第19题训练的教学反思

文摘   2024-11-19 18:18   广东  


一、试题训练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硫硝钠会吸水形成芒硝,使得裂隙中的容积增大;当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芒硝会脱水产生反硝化。该过程涉及主要化学方程式为:Na2SO4+10H20⇌Na2SO4·10H2O。 四川仁寿县牛角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岩石表层紫色砂岩以及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裂缝中均发现了硫酸钠。下左图示意仁寿牛角寨地质剖面图;右图示意2021年8月份每天等时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对比。


(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

(2)根据硝化与反硝化的条件,说明I、II、Ⅲ阶段硫酸钠的分别变化。(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裂缝中硫酸钠对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响。

二、参考答案

(1)甲区域为构造沉降区,易接受沉积;主要为白垩纪和第四纪地层,年代较新;乙区域为构造抬升区,背斜顶部,易受剥蚀;仅有侏罗纪地层,缺失侏罗纪之后的地层,年代较老。 乙区域遭受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烈。

(2)时段Ⅰ: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时段Ⅱ:前期(约 6:00-11:00),气温持续上升(至最高),相对湿度持续减小(至最低),利于芒硝脱水生成无水硫酸钠;后期(约 11:00-17:00),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时段Ⅲ: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

(3)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和湿度变化较为明显;硫酸钠易发生水合或脱水反应,体积胀、缩反复交替发生;长期作用下,导致裂隙不断扩大,对石刻雕像表层岩体产生风化作用,破坏完整性。


三、试题评析与教学反思

1、试题特点

A试题情境化,以图文信息为依托,提供区域事象及变化模型,开展问题探究;

B紧扣教材及课程标准,回归地理科学本原,选取教材核心概念及基本地理原理、规律命题,考查调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C图文结合,信息点丰富,读图能力要求高。问题与图文材料的信息点及教材原理三者构成综合思维链,时间顺序和空间演变思路逻辑性強,考查考生提取及运用信息及逻辑推理能力;

D综合性強,考查跨学科思维的融合与应用能力。

E地理情景真实,学术性強,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

 F具体内容:本题以四川仁寿县牛角寨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涉及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地理特征描述,地理演变过程及预测能力。总体上考查了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得分策略

A认真审题,拆解问题,表述要有层次性。

B依据问题导向,紧扣图文信息,读图准确,分析和表达时注重时间、空间的顺序及过程变化的逻辑性。

C表达要紧扣教材原理,尽力细化,步步为营,达到论述到位,因果得当,说理简炼准确。

D突出中心词,概念述语表述要准确;不出错字病句。

E材料尽量采用归纳、延伸、推理方法,不要简单照抄材料内容。但中心词或地名照要按照材料提供表述。

F训练评分要严格把关,修正马虎习惯,強化理性表达。

3.模拟训练考生答卷的失分点

第(1)题

没有分区域回答,缺乏主语不给分;甲地为白垩纪地层不给分;仅判断乙地为山地不给分;

第(2)题

A核心词写错不给分,常见的错误是:”如温度、湿度写错字;膨胀写成“澎涨”;气温低写成气温“底”;芒硝写成“茫”“销”;硫酸钠写成“流酸纳”,脱水写成“拖水”等。
B同一个点有对有错时,选对的给分,如时段 1 气温下降、湿度升高,芒硝生成,体积“澎涨”。体积“澎涨”字错了,但是前面的表达对,就选亮点给 2 分。
3.膨胀是芒硝膨胀或者地表岩层膨胀,写地壳膨胀,岩石圈膨胀不给分。

第(3)题

写错气候类型不得分,如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只写气候特征,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不得分;照搬材
料原话不得分。错别字不得分;答对关键词,因果无误,可得分,答错不扣分;结论必须是裂隙扩大
或岩石破碎,写反方向答案或者答案反复的,不得分。持 续 膨 胀 ; 冬季…,夏季…;化学风化作用不得分;崩裂/崩解/崩碎不得分;形成/产生裂隙不得分。


.本试题阐释

     (1)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断层下降的一侧,为构造沉降区,地势低洼,易接受沉积;主要为白垩纪和第四纪地层,相较于侏罗纪地层,年代较新;乙区域为断层上升的一侧,为构造抬升区,且位于背斜顶部,岩层较破碎,易受外力剥蚀;乙区域仅有侏罗纪地层,缺失侏罗纪之后的地层,年代相对较老。综上所述, 乙区域遭受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烈。

    (2)读图可知,在时段I,由于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上升,满足硫酸钠吸水形成芒硝的条件,所以硫酸钠会吸水形成芒硝,利于芒硝生成;在时段Ⅱ,前期(约 6:00-11:00),气温持续上升(至最高),相对湿度持续减小(至最低),利于芒硝脱水反硝化,生成无水硫酸钠;后期(约 11:00-17:00),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 阶段Ⅲ: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使硫酸钠吸水形成芒硝,硫酸钠减少,利于芒硝生成。

    (3)根据材料可知,四川仁寿县牛角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和湿度变化较为明显;夏季当地降水多,进入雨季,平均湿度较大,硫酸钠易吸水形成芒硝,体积强烈膨胀,裂隙撑大;冬季时降水较少,进入旱季,平均温度较低,但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的相对湿度变化大,反复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硫酸钠易发生水合或脱水反应,体积胀、缩反复交替发生;频繁膨胀与收缩,导致雕刻石像裂隙增多、增大,对石刻雕像表层岩体产生风化作用,破坏完整性。



墨迹古韵地理视角
高考地理视角(相关内容仅作学习研究交流之用);书法临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