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板块、海沟、海岭

文摘   2024-11-18 21:01   广东  



一、高考真题分析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1~2题。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1.D 2.C
试题分析
1.依据海沟概念及图中信息,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形成海沟,故D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挤压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故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排除C项。本题选D项。
2.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俯冲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挤压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故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

二、基本概念

1.板块运动的相关概念:





2.常见地貌成因举例

例1.成都平原形成主要原因:

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例 2.东非大裂谷主要成因:

板块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例 3.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

内力:板块碰撞形成的裂缝;外力:流水侵蚀。
例 4.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海岸及湖泊成因:

冰川侵蚀作用
例 5.刚果盆地成因: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例 6.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断裂陷落。
例 7.东亚岛弧的成因: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例 8.南海的珊瑚礁及澳大利亚大堡礁:生物沉积作用。

例 9.北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

先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流水侵蚀下切。
例 10.广东丹霞山的成因:

先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红色砂砾岩受到侵蚀、风化剥落、重力坍塌等综合作用形成的顶平、坡陡、麓缓的方山。
例 11.南美安第斯山的成因:

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山脉。
例 12.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湿热气候条件下,石灰岩广布地区受流水化学溶蚀作用。
例 13.西北雅丹地貌的成因:

干湿交替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先内陆湖湖底下沉、沉积;后湖床抬升;再经流水、风力侵蚀而形成。

三、地质作用分析思路

内力+外力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水平:挤压或张裂。垂直:断层、地层上升或断裂下陷);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

(2)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3)注意时间和空间(水平、垂直)的演变循序及状况。

(4)注意演变过程气候(气温、温差、光照、降水、湿度、风力、风向)、水文(流量、流速、水温、洋流、波浪)、地形坡度、坡向、地质构造、岩性、冰川、植被、自然灾害等要素对地貌变化过程产生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坡体重力作用。水土化学物质的凝固作用等。

(5)注意内外力作用的间歇性影响。侵蚀速率与沉积速率大小的对比。

(6)解题方法

运用信息;“看图写话”。表达地质术语规范;循序明确;因果正确。

四、典例分析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海底地形分别是
A.生长边界、洋脊
B.生长边界、海沟
C.消亡边界、洋脊
D.消亡边界、海沟
2、若此时为7月,则印度洋北部海域
A.昼长夜短,洋流顺时针流动
B.昼长夜短,洋流逆时针流动
C.昼短夜长,洋流顺时针流动
D.昼短夜长,洋流逆时针流动
答案:1.A、2.A

         海草被称为“海洋之肺”,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门区域略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处的海底地形为
A.海沟          B.洋盆
C.海岭           D.裂谷
4、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净化水质      

B.提供农副产品
C.改变洋流性质

D.影响船舶航行
答案:3.A  4.A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发育,据此回答5~6题。



5、花岗岩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6、该地质公园的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山地过渡
B.草原、荒漠过渡
C.森林、草原过渡
D.水田、旱地过渡
答案:5.B、6.C

       海口市区西南的15千米处分布着石山火山群。古居民常在火山口附近平缓的坡地上用火山石垒墙筑屋(如下图),蜂窝状的火山石被称为古村落冬暖夏凉的天然被褥。


7、古居民选择火山石垒墙筑屋,利于
A.就地取材
B.防震减灾
C.保护环境
D.节约资源
8、火山石被称为古村落冬暖夏凉天然被褥的主要原因是
A.颜色深暗,吸光率低
B.多气孔,蓄水能力强
C.表面光滑,反射率高
D.墙体厚,隔热效果好
答案:7.A8.B


9.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距今 80Ma(百万年) 的地质时期, 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 海洋。随着板块运动, 距今 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 2.48Ma, 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 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 河谷并列、 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 18.6 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 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 物种独特, 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 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的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
(2) 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河谷并列, 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
(3) 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
(4) 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对长江源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变化及流量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变化:西南季风增强。成因:(受板块运动影响,) 横断山区由海洋抬升为陆地, 海陆热力差异增大。
(2) 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 受阻向东扭转, 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形成(南北走向) 高山谷地;随着地层抬升, 河流不断下切(向下侵蚀), 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 空间不断压缩, 使并列的河谷相距较近。
(3) 横断山区纬度较低, 受季风影响, 气候暖湿, 地势起伏大, 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 导致生物类型多样;山高谷深, 环境封闭, 受外境的干扰少, 使独特物种保存至今。
(4) 以雨水补给为主变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变小;流量年际变化减小(或季节变化增大)。



墨迹古韵地理视角
高考地理视角(相关内容仅作学习研究交流之用);书法临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