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的十月,云南通海农商银行员工葛翠英光荣退休了,跟随了其父亲34年的农信荣光路在这个丰收的季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葛翠英与父亲葛保富成为通海两代农信人光荣退休的第一家。
从1971年到2024年,五十三年间,通海农信葛保富一家两代人将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所热爱的农信事业,经历了信用社受农业银行的垂直领导、与农业银行全面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完成县域法人社改革到改制为农商银行,亲身见证和推动通海农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两代农信人以奋斗为底色的农信之情,奏出了美丽的农信华章。
葛家的信合一代葛保富是1971年参加通海农信工作的,当时正是信用社发展初期,条件艰苦,信用社规模很小,昏暗狭小的空间,一张木桌、一条凳子、一架算盘、几册账本、一个挎包、一个人,就是葛保富所在甸心信用社的全部。那时候交通不便利,没有自行车,更没有汽车,葛保富全靠步行背着挎包,顶风冒雨,走村串寨,到田间地头吸纳股金、组织存款、放收贷款和催收利息。每到一处,葛保富席地而坐,把挎包放在膝盖上就开始现场办公。一年到头,葛保富总要背烂三四个帆布挎包。那些年,葛保富的“背包精神”在大会小会上被无数次宣扬。久而久之,“一年背烂三四个包”的故事在通海农信流传开来。
葛保富的足迹踏遍了河西的山山水水,摸清每家每户的情况。在他任河西信用社、四八街信用社主任期间,更是主动担责,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信贷员背着挎包、自带粮食深入山区开展金融服务。河西的山区覆盖面广,他们每次进山一去就是10多天,晚上就在老乡家里留宿。葛保富回忆说:“这就是当年农信人的‘挎包精神’。”也正是特殊艰苦的环境下,铸就的农信人勤劳、朴实、正直、善良且甘于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激励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
“记得小时候,家里经常人来人往,大部分都是来找父亲办理贷款,然后父亲就会让来人先到队里找会计开证明……父亲的‘熟人’很多,每次和父亲外出,都会遇到很多跟他打招呼的人。小小的我,就觉得父亲好厉害,可以帮助那么多的人办事情,于是也萌生出长大也要像父亲一样的想法。”这是葛保富给大女儿葛翠英留下的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1990年,葛翠英在父亲的影响下,毅然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她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葛家的第二代农信人。
刚工作的时候,葛翠英被安排在网点从事出纳工作。上班的第三个年头,年轻的葛翠英心里装着一只“雄鹰”,有些不太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出纳工作,有些急躁地向父亲抱怨:“是不是只能天天数钱?”葛保富开导女儿:“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走稳。就像数钱,一定要数准、数快,还要能辨别出假币,要做到蒙上眼睛也能在一把钞票中摸出假币才算过关。你要是把出纳工作干好了,其他什么工作都能干好!”父亲的谆谆教诲让葛翠英一直铭记在心。在葛翠英三十四年的农信工作里,不论是在哪个岗位,始终兢兢业业、奋勇争先,成为通海农信的业务骨干。三十四年里,葛翠英数次获得职工业务技能竞赛各类单项奖;曾因办理的1000笔业务无差错被嘉奖;在大树网点任信贷员时,打造出大树良好的信用环境,发放的贷款无一笔出问题,为大树社区旧村改造成为全省示范起到金融助推作用。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父亲和女儿,一家两代农信人的时空交汇,赓续出最炽热的农信荣光。半个世纪,通海农商银行勤耕不辍,坚定迈在追随党前进的步伐上;勇毅笃行,昂首走在“兴农助商”的道路上。通海农商银行从“背包银行”“一人一社”到宽敞明亮的营业网点;从“手工计”“算盘算”到计算机网络综合系统;从单一的柜面渠道到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自助设备、移动支付;如今从“草根金融”走向地方金融,变的是日新月异的产品和服务,不变的是农信人服务“三农”的决心。
在通海农商银行,一家两代、一家三代农信人或是夫妻同为农信人的还有很多。每代农信人都在奔赴着不同的人生,却追随着同一个农信梦。农信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和“啃硬骨头、涉深水滩”的干劲一代传一代,新一代农信人将继续守望着农信精神,奉献农信,让农信“背包精神”“三水精神”和“三铁精神”发光发亮,变得熠熠生辉。
↓↓↓
编 辑:王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