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英国,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伦敦的大本钟、优雅的下午茶、精致的博物馆和高楼大厦。
可当你真正踏上英国,生活在其中的时候,才会发现,除了伦敦和伯明翰这些都市,剩下的地方真心跟国内的乡镇没什么区别——城市的旧建筑保留得很完整,历史感十足,生活气息的“烟火味”却不怎么浓!
英国城市:
一走进英国城市的街头,古老的教堂、博物馆、铺满石板的小道,仿佛穿越回了很多年前。你左转就能看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历史和现代的碰撞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英国的基础设施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发达——尤其是快递和交通,就像慢动作。
再说到空气调节问题——有人说,英国气候凉爽,空调根本不需要。没错,英国夏天的温度顶多就二十多度,但室内的闷热感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英国气候宜人,不需要像热带地区那样拼命装空调,而如果你住在没有空调的房子里,夏天的日子可以用“蒸笼”来形容。
唯一的救命工具是小电风扇,但“摇摆”效果也只能让你感受到“热风”,无法真正降温。
英国有个规矩,空调不允许安装在建筑外表,因为这样会破坏建筑的美感。要知道,很多英国建筑都是上百年的历史了,不能随便“打上个孔”。
所以呢,当你坐在一个古老房子里,手里握着小风扇,脑袋里只能想着:“我应该庆幸自己没在热带生活。”
英国乡村:
说到英国的精华,我个人认为,真正值得一看的地方是乡村。
要英国的乡村风光,大片的私人牧场,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偶尔见到一位骑马的农夫。你可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喝杯茶,跟邻居聊聊天,生活的节奏慢得不像话。
如果你追求的是“慢生活”,那英国乡村是理想的避风港。每天的生活就是:晒太阳、遛狗、喝下午茶,再来一段悠闲的乡村散步。
社会福利与“懒人文化”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失业金、救济金等一应俱全,你没工作,也能不愁吃穿。
这种福利制度确保了社会的基本稳定,却也无形中造成了“懒散”的问题——一些人甚至觉得,反正不工作也不会饿死,活一天算一天。
福利制度之外,不得不承认,街头巷尾的流浪汉确实不少,在大城市里,处处可见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说到英国的交通,大家肯定以为,所有人都是守规矩的模范公民。其实,行人过马路有时比车还“野”!
英国有信号灯,行人只要按一下按钮,灯就会变绿。而大多数英国人懒得按这个按钮,尤其是在人少车少的路段,大家直接一拥而上,不管有没有绿灯。
工作与收入:
英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大概是每小时8.91英镑,折合下来一个月大约能赚到1672英镑(大约1.4万人民币)。
当然,城市和行业之间的差异很大,普通白领的月薪大多在2500到3500英镑之间,算得上是一个稳定收入的水平。
如果你在服务业做工作,像服务员、洗碗工等月薪大概在1500到1600英镑。
而在医生、律师等行业,收入则相对较高。年薪能达到10万英镑以上,属于中高收入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税收可不低,收入低于1.25万英镑的居民免交所得税,超过5万英镑的收入就得交40%的税,收入超过15万英镑则需交45%的所得税。
物美价廉还是小麻烦?
物价方面,英国算是欧洲中上水平了,贵一点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伦敦等大城市。
在超市里,三升装的鲜牛奶1.7英镑,矿泉水便宜到1.5升才75便士,比矿泉水便宜的竟然是牛奶!
而肉类、蔬菜等食品价格基本上比国内便宜。
住房方面,尤其是在伦敦,租金可是贵得让你惊掉下巴——每周租金最低也得200英镑,想找个更好的地方住,500英镑的每周租金也很常见。
至于支付方式,英国依然停留在刷卡和现金时代。大多数小商店只收现金,尤其是在小型商铺,你得随身带着一堆零钱,完全没有国内那种随时扫码支付的便利!
生活方式:
去英国的大街小巷转一圈,会看到各种穿着五颜六色衣服、染着五光十色头发的潮人。在英国,穿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个性如何表达出来。
你可以穿着最夸张的服装,没人会看你两眼。
另外,英国的二手文化也特别盛行,街头的复古集市和二手商店总能找到许多“宝贝”。你不需要花大价钱去买新的东西,二手商品一样能让你展现个性。
雨后英伦:你敢撑伞,英国人敢不打伞
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就是一场“气象大戏”。你一早出门还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没过多久就迎来了大雨,紧接着又是艳阳高照,搞得你根本搞不清楚穿的衣服是不是已经被天气给“戏弄”了。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对于雨的态度可以用“淡定”来形容。
你要是站在伦敦街头,看着大雨滂沱,撑着伞一边走,一边特别紧张,就会发现自己像个“外来人”——英国人怎么就那么淡定呢?
不是不怕雨,而是已经习惯了,反正雨水也不会下得永远,而且雨一停,街头上的积水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背后有个小秘密:风大是英国的常态,伞根本抵挡不了风,直接飞走。所以,与其撑伞,还不如就戴个帽子,省事;
其次,英国的雨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干脆“懒得理它”。很多英国人家里压根就没有备用伞,小雨不怕,直接走过,雨过天晴,反正一会儿就能停。
你会看到,英国街头的那些穿风衣和连帽卫衣的人,正是这个天气最的“生存法则”。
记得有一次,我在海德公园散步,东边一阵狂风暴雨,西边却晴空万里。雨越来越大,我本能地想找地方躲躲,结果在那些毫不在意雨水的英国人中,我像个傻乎乎的外来者,心里不禁纳闷:我这是怕雨还是不习惯?
英国水质:
在英国,除了阴雨绵绵的天气,还有一件事儿会让你感到迷茫——水的硬度问题。
英国的水质,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尤其是钙和镁,这让你在洗脸刷牙时常常感觉像是搓了个沙纸——不爽!
更有传言说,这水喝多了会让人脱发!其实,这种“硬水”在伦敦等大城市特别常见,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比如威尔士和谢菲尔德等地,那里的水质就比较软,喝起来舒服多了。
在伦敦,水可以直接饮用,但我总觉得水有点“硬”,所以每次都习惯性地把水烧开再喝。
不过,也有一些英国人表示:“哎,水能喝就行,管它硬不硬呢?”
有的人家里甚至直接用自来水泡茶,完全不在乎那些“水质细节”。
至于那些老旧的房子,尤其是伦敦一些传统的住宅,水龙头设计依然是那种冷热分开的“双龙头”。
每次我去洗手,一只手按冷水,另一只手试图调热水,结果总是捏了一下“热”龙头烫到手,或者捏冷水冻得手都僵了。真是“冰火两重天”的操作。
阳台的秘密:
如果你来过英国,你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没有人在阳台上晒衣服。对于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来说,阳台晒衣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在英国,却是一种很少见的现象。
为什么呢?
很多英国住宅的阳台小得可怜,大多数阳台都是朝北的,根本晒不了太阳。
其次,晒衣服这事儿,在英国更多的是“私人空间”的问题。
英国人对于个人隐私非常重视,在家里很少会让别人看到他们的生活细节,包括晒衣服这件事。
生活中的“距离”:
如果你和英国人深入交往,你会发现,在社交上有种“自我保护”的边界感。比如说,和朋友见面聊天,他们会更加注重“适度的距离”。
关系很好的朋友,也不会轻易邀请你去家里,而你也不会主动去他们家,除非已经非常熟悉。
英国人喜欢保持“各过各的”生活状态,不会过多干涉你做什么,甚至你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大家也都各自活各自的。
英国人的生活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活我自己的,别管我。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英国的社交圈子,简简单单,随性自在,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过日子,不用担心别人对你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
英国的工作与娱乐:
工作日里,商店和超市一般都在傍晚6点左右关门,到了晚上,街头的灯光也特别温柔。大商店早早打烊,很多小商店也会在晚上七八点关门。
到了周末,除了超市,其他商店基本上都休息了。大家更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踢足球,或者去酒吧喝一杯。
说到酒吧,去酒吧喝酒几乎是英国人的“国民活动”。你可以在酒吧里和朋友聚会,聊些无关紧要的八卦,或者就坐在那里,静静品味一杯酒。
英国美食:
至于英国的美食,嗯……可以说并不奢华。炸鱼薯条、英式早餐和各种土豆做的菜肴,几乎占据了英国餐桌的主角地位。
对于不喜欢土豆的人来说,来英国会觉得有些“噩梦”——每道菜都少不了土豆。
英国人并不在意这些复杂的烹饪手法,毕竟能简单快捷地吃饱,就足够了。
结语:
总的来说,英国的生活真的是有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真正的英国,或许更是那些普通的街头小巷、安静的乡村生活以及自由随性的居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