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我特意查了一下天气预报:零下31度!要知道,我人生经历的最低温不过零下20度,瞬间感觉“这也太硬核了”。
为保险起见,我虚心向老家在黑龙江佳木斯的同事请教“抗冻”装备,她一本正经地建议:“能穿多厚就穿多厚,最好两件防寒服叠加,包你冻不透!”
于是,我火速备齐羊毛内衬的棉大衣、雪地靴和一顶皮帽子,准备以“行走的棉被”形象迎战蒙古严冬。
北京的雪夜:大棉袄和老头衫的较量
出发当天,北京飘起了雪,气温零下几度,我满身装备裹得严严实实,却热得像个蒸笼,心里想着:这种行头到了蒙古应该稳了吧?
晚上8点,我们搭乘蒙古航空的航班启程。在T3航站楼,换完登机牌,我排队观察了一圈,发现队伍里基本是蒙古人。
相比内蒙古的同胞,这些外蒙古人一个个看着眼神凌厉,身材也格外粗壮。前面一位蒙古大婶,拖着四大箱塑料花和彩灯,像是准备过节的“豪华装备”。
登机时,空姐冲我甜甜地说了句“Сайн байна уу”(蒙古语的“你好”),我礼貌地回了句“你好”。
落座后,我瞄了一眼前排,一个蒙古小伙子居然只穿了件老头衫,胳膊裸露着,还悠哉地刷手机。而我,披着一身堪比爱斯基摩人的装备,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乌兰巴托的初印象:寒冷、煤烟和“鼻毛冻住”
飞机在夜里降落,透过舷窗,地面一片白茫茫。机轮触地的一瞬间,飞机突然打了个滑,像是被跑道上的冰雪捉弄了一下,惊得我手里的安全带都快勒断了。
好在驾驶员稳住了,我们平安抵达。
乌兰巴托的候机楼看着像国内三线城市的老式建筑,没什么亮点,但还算实用。
出关后,我拖着行李走出机场,迎接我的不是刺骨的冷,而是空气中一股浓浓的煤烟味。这里的冬天家家户户都靠烧煤取暖,这个天还能看到这种“复古”取暖方式,真是开眼界了!
不一会儿,我就感到鼻毛有点奇怪——竟然被冻在了一起!这才是零下31度的“见面礼”!
蒙古旅馆:热得像夏天的冬夜
从机场到市区的车程约40分钟,午夜时分,我们终于抵达酒店。这家名字超长的旅馆(AMARBAYASGALANT)有着浓浓的蒙古风情,里面挂着圣诞树和各种彩灯,看着就很节日气息。
房间不大,地暖开得超足,热到我脱掉棉袄直接换上背心。浴室的热水供应很充足,洗个热水澡简直能让人忘记外面的严寒。
一顿炒面条:“膻味”冲击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餐厅吃早饭,每人点了一份炒面条。听起来普通,但端上桌后那股羊肉的膻味直接撞开我的味蕾大门——我只能勉强吃了几口,最终放弃了挣扎!
隔壁桌是一对俄罗斯人,女人高得像小巨人,时不时奇怪地看着我们,仿佛在说:“这几位能适应蒙古的饭菜吗?”
中午转战街边小饭馆,依旧是炒面条,不过羊肉换成了牛肉,膻味稍减,我勉强能接受。同事透露,上次她来蒙古出差时,连续一周吃泡面,直接吃出了口腔溃疡。看来,我要小心点了。
宿舍探秘:高房价背后的“蒙古简约风”
下午,我们搬进了位于市中心的宿舍,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苏赫巴托广场。宿舍大概30平米,却要每月5千元人民币租金!
一室一厅的格局里,卧室仅12平米,我们三个人挤在里面,靠一块从蒙古包里搬来的屏风分隔床位。
厨房是开放式的,有四个电磁炉,但油烟机却是个摆设——根本没有排烟管道。
据联系人说,这里的烹饪方式以炖煮为主,很少像我们那样爆炒。
看着这奇特的设计,我忽然怀疑蒙古人是不是为了省油烟机的电费。
乌兰巴托的生活节奏:
乌兰巴托是蒙古的首都,街头看不到太多高楼大厦。建筑风格更多是苏联式的低矮平房,偶尔能见到些写着西里尔文字的广告牌。
冬天阳光充足,蓝天白云,寒冷却格外清透。街道上,人们的步调很慢,像是早就习惯了这种极寒下的生活节奏。
快到圣诞节了,街头随处可见装饰精致的圣诞树。蒙古人很注重节日,无论是新年、毕业舞会,还是外地来的表演团,都会有派对和舞会。
安顿下来后,我和同事们决定下楼觅食,毕竟飞机上的小点心早就被肠胃消化得一干二净。
楼下临街的小饭馆成了我们的首选。菜单简单,我点了三份看起来像鱼香肉丝盖饭的快餐。结账的时候一听5万蒙图,瞬间觉得自己的钱包撑不过几天。
更惨的是,这饭菜量少得可怜,我吃完后不仅没饱,反而更想念国内饭菜那种扎实的满足感。
旁边一桌当地人倒是吃得欢实,满桌的烤肉、面饼,伴着伏特加一杯接一杯。那种气氛看得我差点想凑过去说:“兄弟,能不能分我一块肉?”
超市的迷茫:买酱油全靠猜
吃完饭,顺便去了饭店旁边的小超市。这地方的商品基本来自俄罗斯,速冻食品居多,有包子,还有袋装蔬菜。
袋子里的土豆、胡萝卜、洋葱,显然是做罗宋汤的标配,鱼子酱倒是便宜得离谱,一小罐只要10块钱人民币。
我想买点调料,特别是盐和酱油这种必需品,可所有商品标签上都是蒙文或俄文,完全看不懂,只能凭感觉拿了一瓶看起来“像”酱油的东西。
结果回到宿舍一尝,这酱油不仅不咸,味道还怪得离谱。自那之后,我下定决心:每次买东西前一定要再三确认。
四大件的日常
乌兰巴托的蔬菜少得让人抓狂,价格还贵得离谱。一棵白菜要二十多块人民币,辣椒5块一个,小柿子10块一斤。
比起这些天价蔬菜,当地的“常客”土豆、胡萝卜、洋葱和大头菜,倒是便宜又耐放,所以成了我每天做饭的主角。
生活在这里,想吃蔬菜基本靠“土法”。每天不是炖羊肉四大件,就是炒四大件加点牛肉,有时会煎点牛排搭配这些“亲切”的蔬菜。
我还尝试过做羊肉汤,用的是从国内带来的十三香,味道不错,但这重复的菜单也着实让人乏味。
至于鸡肉,比牛羊肉还贵,每斤要11块人民币。当地人几乎不吃鸡肉,他们的饮食习惯完全围绕牛羊肉展开。
这种肉食也影响了他们的体格,街上随处可见1米8的壮汉,连孩子都长得结实得像块小钢板。
撑不下的牛羊肉盛宴
有一次,我在当地餐厅体验了传说中的全牛羊肉宴。整桌摆满了各种烹调方式的牛羊肉,光看就让人满口油腻。
我撑到一半就吃不下去了,剩下的全靠同事硬着头皮解决。这顿饭结账是20万蒙图,大约人民币不到400块钱,价格不算贵,但我的胃已经承受不住这种纯肉食的暴击。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国内那种多样化的饮食。炒菜配米饭,菜多肉少,吃得不腻又舒服。
奶茶里的“咸味江湖”
说到蒙古奶茶,别想象国内的甜奶茶。这里的奶茶用山羊奶和砖茶煮成,味道偏咸,第一次喝刷新了我的认知。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也慢慢接受了这种特别的味道。
蒙古人好客。每次串门,总会端上一碗热奶茶,还会配点baocig(炸面饼)或aluot(奶干)。奶干是用山羊奶压制而成的,吃起来硬硬的,带着淡淡的奶香。
包子的豪放
蒙古的包子都是纯羊肉馅,分量十足,馅儿多得撑破皮。每次牧民家招待我吃包子,我都被撑到胃发紧。吃完后,我都会默默在心里忏悔:“下次一定少吃点。”
不过,这种纯肉包子的香气确实让人难以抗拒,只要一口,满嘴都是羊肉的鲜美滋味,感觉肚子被幸福填满。
城市面貌:简单的实在
乌兰巴托的城市规划简单,地形以平缓为主,周边有高山环绕,图拉河穿城而过。
山坡上分布着大片的平房区,是城市的主要居住地。相比市区的高昂房价,平房租金要便宜很多。我们计划在这里租几间房,用来安置从国内调来的工人。
市中心不大,高楼屈指可数,最高建筑是23层的五星级酒店,和国内三四线城市比起来,繁华程度逊色。几家有名的商场,比如中国援建的国百商场、乌兰巴托大商场等,也都不算大。
乌兰巴托的基础设施略显落后,尤其是下水系统,市中心几乎看不到下水道口。冬天的煤烟污染也是一大问题,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味,让人不得不佩服这里居民的耐受力!
乌兰巴托,说是大城市吧,市中心的交通堵得像一锅炖烂的牛肉,私家车数量多到让人以为全城的人都在开车。
说是慢节奏吧,又能在街道上看到急匆匆赶公交的人,甚至徒步穿越大半个城市的步行者。
交通与“韩味儿”街头的碰撞
打车是件有趣的事。要是住酒店,你根本不用付现金,车费会直接算进酒店账单。等你退房的时候再刷卡结清,这种“不痛不痒”的支付方式总让我有种莫名的消费错觉。
至于自驾游,就甭想了。当地没有租车行,想开车非得自己买一辆,但办手续麻烦得让人怀疑人生。街上跑的车多是日系车,有些还是左右舵混搭的“异类”。
在乌兰巴托的街道上,你会偶遇成群的韩国游客,甚至还有一条专属的韩国街,街边全是韩式餐馆。但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还是蒙古本地人的穿着。
蒙古袍与天气的博弈
提到蒙古袍,不得不感慨它的实用性。乌兰巴托的天气就像个小孩,说变就变!早上还晴得像春天,中午可能刮起大风,晚上直接降温到零下。
蒙古袍正是为了这种变化莫测的天气设计的。牧民放羊时,穿着一件厚厚的蒙古袍,再来一顶羊皮帽子,妥妥能扛住这草原上的冷风。
如今,蒙古袍不仅是牧民的日常装束,也成了时尚元素。老一代人依然钟爱传统版,年轻女性则穿着款式多样的改良版,看着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一丝现代气息。
我曾试戴过一顶纯羊皮大帽子,仅仅几分钟就满头大汗,可见保暖效果是真的没话说。
生活在蒙古包:火炉、炕头与牛粪
离开市中心,蒙古包成了大部分人的居住选择。蒙古包不大,框架是用木头交错搭建而成的,顶部安装了一圈玻璃窗,用绳子调节可以随时通风或保暖。
中央放着一个炉子,燃料是干牛粪和几块煤,点燃后暖意迅速扩散整个空间。
蒙古包内部结构简单,但五脏俱全。电视机摆在正中央,两侧是柜子或者梳妆台,上面摆满了各种马的雕塑装饰,看得出出蒙古人对马的深厚感情。
睡觉的地方则是两张窄窄的床,家里人多的时候会直接铺地毯打地铺。
第一次看到这个安排,我满脑子问号——这床这么窄,一家人怎么睡?后来发现蒙古人的生活哲学是“地上有褥子,哪里都是床”。
牛羊富豪与贷款买房的生活
蒙古人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平均月薪在2000元左右。高收入群体包括边境运输司机、煤炭工人和公务员,收入能达到5000元以上。
市中心的房价却高得吓人,每平米两三万元人民币,堪比国内的一线城市。许多人为了买房不得不贷款,而牧区的居民大多住蒙古包,更适应游牧的生活方式。
别看蒙古包看着朴素,但牧民家家户户都不穷。每家少说也有几百只羊,多的甚至上千只。按每只羊300元人民币的市价算,一些家庭的“羊资产”已经高达百万元。更别提还有马和牛,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流动银行”。
韩流的渗透
乌兰巴托的年轻人受教育水平高,普遍开朗。喜欢看中国电视剧,也被韩国文化深深影响。
韩剧、韩流音乐和韩式妆容在这里随处可见,甚至有些人直接走上了“哈韩”的道路。
相比之下,蒙古的女性更有主见。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更高,对丈夫的要求也更严格。据说,一些男性“放飞自我”后,常常会被妻子好好“教育”一番。
写在最后:
乌兰巴托的日子,让我看到了一个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世界。如果再来,我希望能喝着一碗咸奶茶,听一听那些关于草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