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怀疑与纠结齐飞
没去老挝之前,这个国家在我脑子里的形象和“穷得叮当响”划了等号!东南亚的“GDP吊车尾”,又是个内陆国,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说实话,我挺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去受罪的。
但想着世界那么大,总得去看看,就硬着头皮买了机票。
临出发前,我特地做了点功课:老挝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旱季和雨季,空气湿得仿佛能拧出水。
更离谱的是,美国当年留下的炸弹现在还埋在地里,随时给不小心的路人“送个惊喜”。带着这些大开脑洞的“科普”,我拎着个小行李箱,登上了飞往万象的航班。
三个小时不到,飞机落地万象机场。刚下飞机,那股热浪扑面而来,我看了眼手机,34℃,而这竟然还是晚上五六点!
机场小得像个乡村客运站,工作人员神情淡定地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一点也没有忙碌的意思。
初体验:出租车上的中文歌
换了点老挝基普后,我拦了辆出租车准备去酒店。
刚上车,司机立马放了首中文歌,调子熟悉得我差点以为回了老家!
我随口问他:“你听得懂中文歌吗?”
没想到这位司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然啦,会说中文工资高一大截呢!”这一句成功把我从异国陌生感拉回了亲戚串门的状态。
车窗外,街景像是时间倒流了十年。路边的招牌大多是繁体字,一堆华为、OPPO的门店在太阳下闪着光。
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全是摩托车、嘟嘟车和骑自行车的人,车子一颠一颠地开着,晕车的感觉直接冲破天际。司机还热心提醒:“坐嘟嘟车一定记得砍价,不然就是冤大头!”
没有红绿灯的“自由交响曲”
这里的交通规则——哦不,应该说根本没规则!斑马线稀有,红绿灯珍贵,公交车基本靠随叫随停。
嘟嘟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费用全靠谈判定,晚上的车费比白天贵,司机们特别擅长“看人出价”。
公交车?这东西更像老大爷的私人班车。司机根本不管站点,快到目的地时你得按下那个红色按钮,不然他分分钟带你绕到另一个县。
总之,出行靠的是运气和沟通能力!
老挝姑娘:善良质朴,但别多想
老挝的姑娘长相和中国人很像,不说话时完全分不出她们的国籍。她们性格开朗又友善,在街上跟你打招呼,还会露出腼腆的笑容!
如果你肯花200块雇她们做一天导游,她们会带你吃好玩好,还会给你省不少冤枉钱。
我和朋友就请了一位当地女孩,她热情得让我们不好意思,回答所有问题,还自掏腰包买了特色小吃请我们尝。
饭后她竟然邀请去她家做客!我们委婉拒绝了,但临走时给了她500元的导游费,姑娘眼睛都亮了,直说要叫上姐妹们明天一起带我们玩!
不过,别因为她们的热情多想!爱情不是免费午餐!
没有经济实力,你很连递烟的信号都接不住——在老挝,递烟代表“求爱”。如果有个姑娘突然递烟给你,高兴太早,很可能是她看中了你的“钱包潜力”。这事儿,可得小心!
老挝的生活:
老挝的消费水平比我想象中高了点!在外面吃一碗米线10块人民币起步,一瓶黑啤也得10块。
反倒是水果便宜到哭,香蕉1块钱能买一公斤,榴莲、菠萝什么的吃到爽!
肉类价格比国内便宜,但宽带费贵得离谱,一年要2000块,这里的人宁愿不上网,也不愿为“宽带自由”买单。
房价倒是便宜到令人羡慕,10万元人民币就能买一套房。没有“房奴”压力,男人30岁就能“退休”,靠着政府的社保补贴吃喝玩乐,把养家的责任全扔给老婆。
菜市场里的女人们,个个精明能干,承担了家庭大部分的经济负担。
被炸弹覆盖的土地
说起老挝的历史,有一点让人触目惊心:是世界上被轰炸次数最多的国家!
美国当年投下的数百万吨炸弹至今还有很多没爆炸,埋在土里像不定时炸弹。每年都有农民在耕地时不幸触发,命丧黄泉。
这种环境下,老挝人却依然乐观,用微笑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医疗经历:比病更让人“晕”的是诊所
在老挝,生病是“高风险操作”。有一次,我因为低血糖晕倒,被好心人送到了最近的诊所。
结果,诊所的模样直接把我治好了——木质结构的小屋子,里面几张陈旧的床,药架上零零散散地摆着几瓶药水,怎么看都像小时候村里的兽医站。
诊所医生动作很慢,仿佛时间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给我开了药,药价贵得离谱,付款时我都想问问这瓶“天价药”是不是包治百病?
当地穷人根本看不起病,有点条件的,直接跨境去泰国就医。想想也是,人在老挝,身体就得硬气点。
贫富两极:
老挝的贫富差距,堪称一条跨不过的鸿沟!普通家庭住的是木棚或简陋的吊脚楼,家里最值钱的财产,可能就是一辆摩托车。
而有摩托车的家庭已经是村里的“佼佼者”了,因为这玩意儿可是中产的标配。
富人过的则是另一种生活。住着装潢豪华的别墅,夜晚别墅灯火辉煌,里面的设施看得人眼花缭乱,宛如两个平行世界。
你甚至很难想象,这些对比会出现在同一个国度。
教育:“不上学,日子轻松很多”
老挝的教育现状堪称“佛系”!按照规定,小孩六岁就该入学,可不少家庭根本不把这个规定当回事,觉得上不上学都无所谓。
家长们不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金钱,甚至有的孩子连小学都没上过。相比国内那些被作业“折磨”的家长,这里的人轻松多了,子女教育压力几乎为零。
寺庙里的佛光
在老挝,佛教是生活的核心!琅勃拉邦,这座被称为“佛之都”的小城,600多座古建筑中大多数是佛教寺庙。
清晨,僧侣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施主手中领取精心准备的食物,这是他们每天的“供养来源”。
这里的男人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时间长短全凭个人选择,短则三五天,长则几年。
慢悠悠的老挝节奏:
在老挝,时间是用来“悠着过”的。没有网购,没有快递,办事更是随缘。
你很难见到老挝人急着干什么,连在公共场合情侣牵个手、抱一下都要小心翼翼。生活节奏就像乡间小溪,缓缓流淌,不紧不慢。
日常生活平淡,到了节日,热情却瞬间被点燃!泼水节是老挝最欢乐的节日,男女老少都会走上街头互相泼水。
天气炎热,泼水既是一种娱乐,也是“解暑神器”。不少外国游客也加入其中,在湿漉漉的街头玩得不亦乐乎。
山野生活:简单却不乏味
老挝的乡村,初看宛如一幅画:满山绿意盎然,蓝天白云像被滤镜美化过。
而居住条件却完全不同画风!房屋以木棚和吊脚楼为主,砖瓦房罕见。屋外堆着木柴,村民靠烧火做饭。条件简陋,但生活得干净利落,院子里没有乱丢的垃圾,村道两旁也没有牲畜粪便。
村里的孩子没有现代玩具,跳皮筋、踢足球是他们的最爱。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简单。
有一次,我们的车陷在泥坑里,几个村民路过后热心相助。事后,竟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
盛情难却,我们便坐下陪“开席”。饭桌简单到极致:烤鱼、黄瓜、糯米饭,外加一瓶Beerlao啤酒。
这种酒是老挝的“国酒”,喝上一口,清爽又带点甜,难怪在国际啤酒节上都拿过奖。
席间,我举杯向主人道谢,对方笑得腼腆。同伴说,老挝人若邀请你吃饭,一定是真心实意的,拒绝反而会伤了感情。
辣椒的威力:从舌头辣到“屁股”
老挝人嗜辣,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有次我在酒店餐厅点了米粉,顺便要了些鲜辣椒蘸着吃。
结果晚上辣得翻来覆去睡不着,才明白这不是我的战场。
朋友打趣说,老挝小孩从小就吃辣,他们的“抗辣基因”早就超越了常人。
糯米饭是老挝餐桌上的“主角”,用小竹篓蒸熟,米香扑鼻。老挝人吃饭简单,糯米饭配上一碗咖喱或椰浆饭,再来一瓶Beerlao,足以让他们心满意足。
Beerlao是老挝的骄傲,更是世界啤酒爱好者的宠儿。无论在乡村的饭桌,还是城市的夜晚,啤酒瓶堆积成山的场景随处可见。
最后的念想:
老挝,或许没有现代化的繁华,但慢节奏、淳朴人情,构成了独有的魅力。这里的人们安于当下,即使贫穷,也能从容不迫地笑着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