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没有这四种毛病,才有资格称为善知识

文化   2024-09-15 12:03   陕西  











準提會公众号创办于二零一三年
弘扬禅宗和南怀瑾先生传承準提法
分享南怀瑾先生与祖师大德著作
中国文化 准提实践 生命科学














《圓覺經略說》
南公懷瑾先生 著述

[内容节选]



佛說真正的善知識所證的妙法,應該離開四種毛病,沒有這四種毛病,才有資格稱為善知識。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哪四種病呢?第一種是作病。什麼是作病?就是認為圓覺成佛是造作出來的。我們的一切修行不是在造作嗎?何以說造作是病呢?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和佛的自性一樣,何必還要修呢?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你修個什麼呢?再怎麼修還是一樣不增不減,修並未增加,不修亦未減少。認為有修有證,有佛可成,這是作病。


這是圓覺境界,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大家可不要聽了以後,都不修行,都不造作,那不可以,我特地在此強調一句,因為諸位沒有這個氣派,沒有這個膽識,沒有這個智慧。假如諸位有的話,就不來搞《圓覺經》了。「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


「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我們所有的一切修行,都是本心第六意識的造作,以此有修有證求圓覺境界,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境界,永遠達不到。為什麼呢?佛說「彼圓覺性非作得故。」真正的清淨圓明自性是本有的,不是造作出來的,不是修得起來的。所以說有所造作,有所修有所證,這是病態。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第二種病是任病,任者放任自然。中國的古人常講學禪宗容易狂,所謂的狂就是任病,不作功夫。現代世界各國講禪學的很多,其實,我們以前那有聽過什麼「禪學」這個名詞?學禪就是學禪,甚至連禪宗都很少提。現在處處都是禪學,可是,連個狂禪之流的人都沒有。過去我們所看到狂禪之流的人,假如現在在這邊的話,這一班人就不要談禪學了。現在搞禪學者,對《指月錄》、《五燈會元》也許能倒背如流,但是,你要他盤腿打坐,則一點功夫都沒有。他認為不需要作功夫呀!懂了就悟了,狂得不得了,上不見佛,下不見眾生,這是狂禪之流,這是任病。


佛說「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有什麼可怕?死了就死了。但是,臨死之前痛苦不痛苦呢?當然痛苦。


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學問好,禪也學得好,臨死前,我去看他。「怎麼樣呀?老哥,這個時候還痛不痛啊?」「當然痛啊!」「那你一輩子學佛……」「那有什麼關係?」他答覆得很自然。他也真有這個氣派,他的見地也不能說不到,可惜,沒有下過禪定功夫。所以說任病也是不對。有些人認為不用斷生死,也不需要求涅槃,因為「涅槃生死等空花」,那你去等等看吧!


「任彼一切隨諸法性」,一切放下,任其自由自在,如果這樣就可以圓覺成佛的話,永遠不可能。因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剛才講過你有意去修成一個佛,不對;相反,不修而能成佛,也不對。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第三種止病是我們一般學佛最容易犯的總認為學佛修行是把妄想雜念完全停止,認為妄念不能停止,就不能學佛。尤其大家都想把妄想止息了,「永息諸念」,什麼都不動念了,那麼就達到「寂然平等」,認為這就是空。有沒有人做到呢?在修持上也有人做到,中國禪宗稱之為「枯禪」,枯木是不能生花的,這是不對的,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所以無論學顯教也好,學密教也好,假如教理搞不清楚,一切修行都是徒勞無功,那真是「涅槃生死等空花」,成佛毫無希望了。


佛說如果以這樣的觀念來修行,要想成佛,「彼圓覺性,非止合故」,並不是說把妄念停止了,那就是圓覺自性。即使打坐坐得好,能夠定千萬年也沒有用,《法華經》上講「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一定定了十劫,夠久了吧!結果如何呢?「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佛在這裡說:「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第四種是滅病。止和滅有什麼不同呢?止是用意志力硬是把它壓住,猶如石頭壓草,根柢還在,石頭下面不長草,但是從石頭邊長上去。滅是認為自己永斷一切煩惱,永遠沒有煩惱了;「身心畢竟空無所有」,身體與心靈徹底空了,「何況根塵虛妄境界」,身體空了,心也空了,六根的作用沒有了,外在的六塵也不相干了,也沒有什麼境界,「一切永寂」。這總該是佛境界了吧!釋迦牟尼佛說這也不是,因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自性本來清淨,你有一個寂滅相,那是你造出來的境界,不是自性清淨。


以上所講的是上上乘佛法,可以以此來檢驗自己在修行上是否犯了這些毛病。





準提會
南怀瑾与中国传统文化 | 南怀瑾先生传承准提法 | 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 | 准提与《了凡四训》学术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