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陪你把孤单过勇敢,点上方蓝字关注静水人生
遇见静水人生 做更好的自己
作者| 温暖静水 首发|静水人生
往期精彩:泪目!从43分 到93分 ,我的“学渣”女儿真的来报恩了!
1925 年,美国科学家克莱尔·麦凯开展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实验。
他将刚断奶的幼鼠分为两组:一组幼鼠享受充足的食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另一组则仅被提供 60%的食物,时常要忍受饥饿。
科学家原本预期食物充足的幼鼠会活力满满且寿命更长,而另一组可能因营养不良而状况不佳。
然而,实验结果却令人大为震惊:第一组幼鼠行动迟缓,存活时间未超过 1000 天;第二组幼鼠却皮毛光滑,成功活过了 2000 天。
此后,科学家在鱼、兔子、猴子等动物身上进行的类似实验,均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这便是著名的“饿鼠效应”,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节制往往能让生命走得更为长远。
这一效应在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如今,许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长大后不懂感恩、依赖性强、自主能力低下,事事都要依赖父母兜底,甚至稍受批评就内心脆弱不堪。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孩子被父母“喂得太饱”。过度的满足,犹如一把无形的利刃,正悄悄地加速摧毁孩子的未来。
那么,父母的哪些行为可能在不经意间对孩子造成伤害呢?
其一,过度的物质给予。
我们这一代父母大多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因而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格外关注。
有些父母会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自己省吃俭用,却让孩子身着名牌、就读贵族学校,只要别人家孩子拥有的,就绝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落下。
孩子想要某样东西,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便立刻满足。更有甚者,对孩子许下“只要你学习好,其他一切都满足你”的承诺。
然而,这种过度给予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诸如孩子因父亲买不起名牌手机而逼迫其下跪、随意用父母手机打赏女主播,以及三四十岁仍在家啃老等现象屡见不鲜。
从心理学的“棘轮效应”来看,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便难以向下调整。
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内心的物质欲望会不断膨胀,父母给予越多,孩子索求越甚,最终可能因无法节制的消费欲望而误入歧途。
其二,过度保护。
曾听闻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因早年经历坎坷,对女儿疼爱有加,将其保护得无微不至。
女儿从小到大,除学习外,几乎无需动手做事。
女儿想洗自己的脏衣服,母亲会担心水冷而阻止;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母亲皆一手包办。
长此以往,女儿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到了中学时期,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缺失。
点外卖、用餐皆需母亲照料,在外稍有不顺便向母亲哭诉。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以类似的方式“爱”着孩子,以为这样能避免孩子受伤受苦,却不知这种过度保护正一点点削弱孩子的独立能力。
作家高世祥曾说:“父母的过度保护,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退缩行为,退缩是自卑不坚强的表现。”
过度的庇护让孩子如同温室中的花朵,虽外表娇艳,却缺乏内在的坚韧与独立,难以在现实世界中茁壮成长。
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如何把握爱的尺度,却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
让我们从“饿鼠效应”中汲取智慧,避免让孩子陷入“饱鼠效应”的泥沼,以适度的关爱与引导,助力孩子走向更加健康、独立的未来。
莫让过度满足,成为孩子成长的“枷锁”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父母的爱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他们茁壮成长。
然而,当这份爱失去节制,演变为过度满足时,却可能如同一把隐藏的枷锁,束缚住孩子未来发展的脚步,让他们陷入痛苦的泥沼。
有这样两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其一,有个女孩生长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备受父母宠爱,物质方面有求必应。
小时候,家距学校仅十分钟路程,可看到别人骑自行车上学,她便缠着父母也买一辆;
稍大些,见他人有手机、漂亮裙子,她也必定要拥有。
大学期间,频繁外出旅游,父母从未阻拦。
步入职场后,她变得极为物质,看到心仪的衣服便难以自控,与朋友外出时花钱如流水,甚至一个月的薪水都不足以支付一个包包的费用。
尽管她意识到需控制消费,却屡屡深陷物质陷阱,无法自拔。
年近三十,她的生活始终被债务阴影笼罩。
其二,知乎上有个女孩倾诉自己的痛苦经历。
从小到大,她被父母全方位保护起来,父母为其设定诸多限制:天黑前必须归家,与朋友外出游玩父母必定相伴。
直至大学毕业,她从未洗过衣服、进过厨房,生活重心唯有学习。
当他人忙于兼职赚钱、积累社会经验时,她却只能被困于家中埋头书本。
进入大学后,她的生活陷入困境。
军训时,因不会叠被子而急得落泪;在宿舍,因打扫卫生不达标遭室友嘲笑与排斥。
人际交往方面更是障碍重重,长时间内她形单影只,内心压抑,无人倾诉。
诸多父母溺爱孩子,对其物质需求无条件满足,甚至悉心过滤掉孩子内心的不安与挫折感。
这种过度的爱,虽让孩子童年看似幸福快乐,实则为其成年后的生活埋下诸多隐患。
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在集体生活中往往落后于人,沦为他人笑柄;抗挫能力缺失,面对压力时习惯性逃避,性格懦弱,且无力改变现状;欲望肆意膨胀,虽有改变之心,却被内心的虚弱所牵制,难以挣脱,终被他人轻视。
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言:“为了将来能更从容地生活,孩子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清除障碍、解决问题,而这一切,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进行。”
被父母过度“投喂”,起初享受的是孩子,最终承受痛苦的亦是孩子。
“适度饥饿”方能助力孩子迈向成功。
从心理学视角审视,一个人若对自身目标心怀“饥饿感”,则更易激发内在动力,推动其不断进步。
在教育领域,父母亦应引导孩子时常保持适度的“饥饿”状态,让他们学会舍弃部分事物,从而激发努力获取的决心。
以富豪李嘉诚为例,他堪称智慧型父亲的典范。在教育子女时,他注重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自小,他鲜少给予孩子零花钱,反而鼓励他们参与勤工俭学。年幼的孩子便开始从事杂工、侍应生、球童等工作赚取零用钱,上学也需搭乘公交。
即便孩子出国留学,他依然要求他们学会自立,自己做饭、料理生活琐事。在如此精心培育下,他的两个儿子并未依赖家族庇佑,而是凭借自身努力成就一番事业。
可见,优质的教育并非一味满足与庇护,适度的“饥饿”能够塑造更为强大的孩子。
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为其营造“适度饥饿”的环境呢?
其一,物质给予应“有所保留”。
爱与付出皆需双向流动,为避免孩子日后“啃老”,父母不应有求必应,而应引导孩子学会主动“获取”而非被动“索取”。
具体而言,父母需协助孩子明晰“需要”与“想要”的界限。
诸如学习用具、换季衣物、生活必需的食品等“需要”之物,父母可毫无迟疑地提供;而对于那些名牌鞋子、电影票、昂贵玩具等“想要”却并非必需的物品,父母不妨让孩子体验“饥饿感”。
可如此告知孩子:“此项需求我无法满足,但你能够凭借自身努力去争取。”
孩子可通过做家务、帮助他人、协助父母解决难题等方式,获取相应报酬或奖励,以此来满足个人“想要”的需求。
物质上的适度“匮乏”,将促使孩子为心仪之物奋力拼搏,且在收获后倍加珍惜。
其二,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庇护。
有言道:“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成长遵循从父母引领到自主独立的自然规律。
年幼时,孩子走路摔倒,应允许其自行感受疼痛并努力站起;
稍大后,孩子犯错闯祸,父母可适当“旁观”,给予方法引导,鼓励其自行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惹出麻烦,先让他们自行承担责任、探寻解决方案,在其无计可施时,父母再适时介入。
毕竟,父母只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引路人,适度“放手”,孩子或许能走得更远更稳。
其三,让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磨砺”。
曾有一个备受家人宠溺的孩子,极少参与家务劳动。学校组织家庭劳动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进行为期一周的家务实践。起初,孩子极为抵触,但在父母耐心引导下,逐渐学会烹饪、洗衣与打扫卫生等技能。此过程虽辛苦,却让孩子收获颇丰,不仅掌握生活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父母平日的辛劳。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家务劳动能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父母应舍得让孩子吃苦,在苦乐交织中,孩子的生命将绽放更绚烂的光彩。不妨定期带孩子体验生活,如参观父母工作场所,让其感受生活的不易;前往乡村,学习种菜、喂鸡、插秧等农事;鼓励孩子学会做饭、洗衣等基本生活技能。父母唯有“狠心”让孩子历经磨砺,孩子方能在离开父母后迅速成长,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人父母,当深谙爱的真谛,把握好爱的尺度,以适度的“饥饿”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其在人生道路上稳健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古人云: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放纵带来的乐趣,只能维持一时,而长久的满足,靠的是一定合理的“自我节制”。
我们教育孩子懂得“克制”,不要把孩子宠成了只会“啃老”的米虫,让孩子要适度地尝点甜头,也要适当吃点苦头,孩子长大后才有底气。
让孩子保持“微饿”:
物质需要,适当就行,让孩子学会去获取;
生活的苦,一定要让孩子体验,让他在逆风中也能立足。
那些在生活中保持“微饿”的人,才能在节制中,修得人生的圆满。
END
作者:静水,畅销书作者,心理咨询师,38岁裸辞,一支笔写尽人间冷暖, 陪你把孤单过勇敢,已出版情感励志畅销书《经历过依赖的痛,再走向独立的美》, 《女人有底气才能活得高级》。 女性轻创业导师,李校来啦全国合伙人,天津分公司负责人,思静科技集团明星讲师, 带领200人团队实现年入5000W+ 公众号:静水人生(jingshuirs),转载请联系静水:darenjingshui 静水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