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霸业”南下跨湖桥

文化   2024-12-08 16:16   山西  


今年以来,

山西文博“热”热度不减。

这次,

山西博物院“出差”杭州的文物

也把“博物馆热”带到1300余公里外的杭州。



12月6日,

由山西博物院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联合举办的展览:

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

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24日。


山西博物院外景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外景

图源: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公众号


参加开幕式的有来自山西博物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文物鉴定站、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以及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志愿者代表,文博爱好者等。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晓毅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晓毅致辞


观众参观


晋国六百多年伟业,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本次展览展出的青铜礼乐器、车马器、兵器等精美文物极具代表性,共分为“河汾骄子”“争霸春秋”“余烈三晋”三大篇章,娓娓道出了泱泱晋国从西周初年桐叶封弟、春秋争霸成为霸主,继而到春秋晚期盛极而衰,至韩、赵、魏三国分晋600多年的历史。


山西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晓毅作讲座


王晓毅在展览开幕式后,作了《华夏正脉 最早中国: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主题讲座,讲座从“华夏之根”“文明泛殇”“最早中国”“国之正脉”等部分,阐释山西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进程中秉承华夏根祖、催生最早中国、成就晋国霸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地位。


第一篇 河汾骄子


“河汾之东,方百里”,是古史对晋国始封唐地的记述。早期晋国究竟在哪里?多年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晋叔家父壶 


晋叔家父盘


曲沃和翼城交界处的“曲村—天马遗址”,面积达10余平方千米。晋国公族的“公墓”,即名满天下的“晋侯墓地”,出土文物上万件。从而确认了西周时期从燮父至文侯的9代晋侯,结束了2000余年关于晋国始封地的论争,证实这里即文献记载“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古唐地,晋国早期都城所在。


兽面纹鬲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西周晋国历史、晋文化分期、探寻晋国始封地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根据发掘成果得出的晋文化编年体系在西周列国中最为完备。


波曲纹虎足方盒


第二篇 争霸春秋


公元前770年,晋文侯辅佐平王东迁,又率军勤王,稳定了东周初年的乱局。文侯借“再造周朝”之机,于汾水流域扩张领土,使晋成为春秋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羽翎纹陶模


晋公盘


曲沃代翼之后,晋国归于安定。武公、献公开疆拓土,国力迅速强盛。直至文公,任贤用能,作三军六卿,于城濮大败强楚,践土会盟,晋国终成霸业。后襄公接霸、悼公复霸,“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延续150余年。


窃曲纹垂腹鼎


第三篇 余烈三晋


春秋中后期,晋国“政出家门”,国君大权旁落,韩、赵、魏、知、范、中行氏联合主政。六卿各自建立大本营,在内盟誓结党,又结援国外,为以后的争斗暗中做准备。


蟠螭纹双耳莲盖壶


错金卧虎形饰


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53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内乱,韩、赵、魏三家联合,打败其他卿大夫,尽分晋地,彻底架空晋国国君。后周天子封韩、赵、魏为诸侯,“战国七雄”格局形成。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废,晋绝不祀。


星云纹范


文/图|综合自山西博物院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吕国俊

 点击往期原创 



霸国晋阳古城.中国庞贝祆神楼

云冈石窟佛眼回归平陆商代方鼎往事 

徐显秀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大康通宝. 皇后悲剧

羊舌上的晋国发现倗国 芮国虎妈韩国劲弩之哀

63号墓秘密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虞国:昏君黄昏

 山西古代壁画眩晕的山西古琉璃《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南涅水石刻.民间原力

 蝴蝶结与太山唐代金棺 | 清凉寺玉器:暴力时代

海昏侯的黄昏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刖人守囿:燕子奴隶寂静鸣条岗驯龙者宿命

箭响马到陆浑戎唐晋凤凰陨落:宗师顾炎武

山西浑源彝器往事五台山金淳化元宝与大宋秘密

错金鸟篆铜戈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魏文侯之叹

粟特人.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巨碑沉陷 . 武则天


山西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山西青铜名剑之二:晋吴铸铜兵,火焰生冷霜

山西青铜名剑之三: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


最后的戎狄:崛起清水河的战国第八雄成失落王国

后的戎狄:太行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的灭亡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文博山西
挖掘历史,探索未知,关注山西地域文化及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