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
2024年初冬的第一场雪,将一年又要过去的氛围渲染的十分浓烈,人们不自觉的就开始无限感慨,盘点过往,畅想未来。
01
三毛曾说:“人这一生,匆匆而过,若说真有所图,也不过是一份温暖与惦记。”
一年又一年,在杭锦旗,人们生活的很幸福。因为杭锦旗看见了每一个人,我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被惦记。
初雪至,杭锦的大街小巷一夜换装,到处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而穿梭在街头巷尾的那些“橙黄橘绿”却格外耀眼。
他们全年无休,是这座城市最早上岗的人。每天凌晨四五点他们在大街上辛勤劳作时,相信大多数的我们都还在梦乡;当寂静的大街上还未有人影的时候,他们早已拿着扫帚奔波在大街小巷。
他们恪守着“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信念,在平淡的工作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起一份令人尊敬的责任。
这个群体在杭锦旗的平均年龄是57岁,他们当中73%的人是土生土长的杭锦旗人,他们大部分是从农村搬回镇里生活的;剩下的27%的人来自全国各地。
有些是随儿女搬迁至此,有些是经朋友介绍专程来杭锦扎根养老的。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如果说,杭锦旗的生活,是一首宏伟的交响曲,那么他们就是那乐谱上的音符。
尽管音符是那样的微小、那样的普通,可他们却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出了悦耳的声响。
也许是因为冬天的寒冷,让那些温暖的瞬间更加被人记住,让我不自觉的就红了眼眶。
爱心企业在大雪纷飞的这一天,宴请了我们这座小城300多名环卫工人。连续三天,他们都可以走进酒店免费用餐。
平日里,更多的爱心店铺,都打造了一个小小的专区,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人群设置了专座,为他们免费提供热水和遮风挡雨可以休息的地方。
医院每年都会为这部分人群组织免费的体检;还有爱心人士夏天为他们发放绿豆、白砂糖,冬天为他们捐助御寒衣物……
每每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总是会被触动。
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这些职业早已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养活一家老小的生计。
他们值得被看见,被尊重。
02
可让我感动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生活在杭锦旗,心中总会不时地升腾起浓浓暖意。
我们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在竭尽全力的释放自己的能量,用心用爱守护着这方百姓。
魏阿姨是肢体二级残疾人,生活行动极为不便。过去只有在老伴和家人的陪伴下才能坐在轮椅上行动。
今年,杭锦旗实施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案”的原则,给他们家单元楼内安装了楼道休息凳,同时为她们家安装了洗碗机、语音电动窗帘、热水器、洗澡凳等便利设施。
就是这些看似小的举措,极大地方便了魏阿姨的生活,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让全家人的幸福指数都在攀升。
敖日其浪和娜木日是一对新婚夫妇。娜木日因患有癫痫引起精神三级障碍症,让他们两口子求职之路很是艰辛。结婚后的生活捉襟见肘。
当他们得知杭锦旗有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时,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问询。没想到,还真成了。
在杭锦旗爱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顺利申请并获得了“助残筑梦 平等共享”就业服务项目的支持。
再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拥有了小俩口的事业——“圆梦家园”妈妈驿站。
现在他们两人一个月有几千块钱的收入,敖日其浪平时守店,娜木日则在家看孩子,天气好或者店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带着孩子去店里帮忙,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今年秋季的连阴雨,很多葵花都烂在了地里。
地里的庄稼收不回来,收回来的又因为场面不够晾晒没有地方,造成二次损失。
镇政府得知后,第一时间把政府大院向农牧民敞开,并组织了一支又一支志愿服务队帮助他们抢收。
不论是残疾人,还是靠天吃饭的农牧民,生活虽然和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但是在杭锦旗,他们从未被遗忘。
03
今年秋天,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一块指引牌吸引了我的注意。蓝底白字的“灶菜秋菜市场入口”赫然在街头伫立。
送完孩子,我专门开车按照指示牌的指引拐了进去。那一刻,仿佛误入藕花深处,让我无比惊喜。
整齐的砖砌炉灶排成一排,几口大锅热气腾腾,买了菜的人们在这里洗菜,灶菜,然后装袋回家腌制,一条龙服务全部完成。
刚灶完菜的王王阿姨笑着对我说:“咱们杭锦旗真是越来越栓整了,一到秋天,就想腌点儿酸白菜往年买上菜,往每年买好菜没有个宽淘的地方灶菜,我都回农村弄了。
今年可是方便了,你看看这摊仗,弄得便便宜宜,真是好了。我回家往瓮里头一按就行了!”说完便喜笑颜开的拉着灶好的菜回家了。
卖菜的李叔也是频频竖起大拇指。“我现在可满足了,给政府提意见都被采纳了。以前在路边卖菜卖水果,时不时被城管撵,后来我们就给提意见,看能不能在街上设置几个集中的地方让我们摆摊。”
他说:“其实当时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今年,咱们锡尼镇一下子就有了7处便民摊点。还给我们免费搭的凉棚棚,夏天也不怕把蔬菜水果晒了。秋天还专门弄了一个灶菜市场,真不错,真不错。”
南平房区改造,与居民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为了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让改造真正围绕“人”进行,改到百姓心坎上。
镇里的领导、社区的干部一次又一次搬上凳凳做到了人群中,倾听群众的诉求,解答百姓的疑问。
柔性弹性执法,贴心暖心服务,让这个城市更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
04
娜仁高娃是杭锦旗本土作家,今年她获得了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在她载誉归来的第一时间,旗里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这不仅仅是对娜仁高娃的褒奖,更是对全旗所有爱好文学创作人群的激励。
在杭锦旗,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恪尽职守,他们用心服务好每一个群体,让每一个群体都能被看见,被听见,被尊重。
我四妈是锡尼镇一家超市蔬果区的理货员。
她像所有赚钱打工的人一样,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早出晚归。我从没听她抱怨过工作的辛苦,每次听到她涨工资后的喜悦都由衷的敬佩。
每次家里聚餐的时候,为了当月的全勤奖她或者请不了假参加不了,或者大家都还没散去,她就得恋恋不舍的赶紧扒拉两口饭就去上班。
上次见她开心的和我分享,政府今年还慰问他们超市的员工了,给发了米面油。我是由衷的为她高兴,也为杭锦旗自豪。
过去,从锡尼镇汽车站经过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好多的人攒在一起,问询了才知道,他们都是打零工的。
虽然没有人规定让大家集中在这里,但是他们自发的就聚在这里,时间长了,想要用零工的人都会来这边找人。所以,想要打工的人及越凑越多。
一边是进城务工的人们要找工作,另一边是大量人员的聚集为城市治理带来各种问题,多次劝散,没过几天又聚到一起了。
今年,杭锦旗首家零工驿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地点就在汽车站的旁边。过去,这里是一家体育用品店,如今为了方便这些打零工人群的需求,建设成了零工市场。
进入大厅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用工需求和招聘信息。所有打零工的人员,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登记。
“马路零工”终于不用在马路边苦苦等活儿了,他们有了自己固定的“家”。不仅如此,利用线上小程序,让这些过去揽零工的务工者也享受了在家接单的便利。
倾听民声,保障民生,让这个城市更加有温度。
05
杭锦旗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小县城,没有星巴克,也没有海底捞。她并不繁华,却很质朴。
就像梁晓声笔下《人世间》里的周秉坤一样,从小就被家里视为资质最平庸的“老疙瘩”,没有哥哥姐姐那么出色。
可正是正因为他的平庸,才成为了照顾双亲的大孝子,才成为守护周家的功臣。
平庸并不能抹杀一个人的奋斗历程,杭锦旗就像那个普普通通的“周秉坤”。
虽然她的经济实力不够雄厚,但她却用自己的所有给了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我们最踏实的温暖。
人生在世,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柔,让这个城市有了温度。
真正的城市形象,是由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所叠加塑造的。
我们的幸福指数与尊严,才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形象。
也许一顿饭,一杯水,一个凉棚,一声问候并不能改变什么。或许生活依旧很艰辛,但是当人们感受被尊重的那一刻,内心的某一个角落,已经悄悄的被治愈。
被无条件的接受,被理解的宽容,是杭锦旗人遇到最久违的温暖。
爱不是被绑架来的,而是被听到,被看到的。
杭锦旗爱我们如此,我们爱杭锦亦如此。
我喜爱杭锦旗这人间烟火,也热爱这烟火气息里的人们。
我们每个人虽然不及那些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如太阳一般的人那么耀眼,但我们就像星星,汇聚成了一整条璀璨的银河。
作者简介:夜光,专注个人成长、两性情感、婚姻育儿,终身学习践行者,相信学习会让生命更加有料有趣。微信公众号:夜光罩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