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八识到知行合一

文摘   2024-05-12 14:43   山东  

在佛家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前六识,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现在的五感和意识,统称为前六识。

眼耳鼻意识舌身而我们所有人的一切行为,皆在这前面五感之中,靠五官去吸收外界的感受和知识,并且最终把这些储备在第六识之中,也就是意识之中。


比如你的亲身经历,眼睛读的书,耳朵听到的故事,舌头品尝的美味等等,基本都反馈给了意识,并且这些年的积累汇总都最终给到了意识。

所以,大多数人读书也好,听别人的经历也罢,最终形成的东西,都在第六识,无一例外。

但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呢?

在佛家之中,末那识为恒审思量,是说前六识以末那识为根,由于末那识起我执, 使得前六识坚持所缘境相,为相所缚而不得解脱,故人的认识所以产生我执、法执的谬误观点,全在末那识执有我相的原因。

有一种解说是末那识是小我,也就是我执,阿赖耶识佛教中或称作“根本识”、"穷生死阴果报识有分识等。

有一种解释是轮回的业力和主体,就是阿赖耶识,它是最早来,最晚走的,带着一生末那识的业力进入种子。

此一段,是佛家的文化,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引入八识,是因为前六识和我们的思考是一致的,而第七识和第八识,我想引入的是其他的意思,与佛家的智慧就无关了,所以不用对号入座。

王阳明的悟道,就是悟出了第七识,他发现了人生的作弊器,就是在世间存在第七识,当然这个第七识,我自己理解和末那识也不尽相同,生搬硬套不太妥。

阳明先生给这个第七识,起了一个名字,叫:知。

划重点,王阳明悟道的第七识“知”和现在所有人理解的“知”,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很多人都在补认知,学知识,这些都在刚刚的第六识里面,和第七识不是一个事情。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懂了很多道理和知识,也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根本没关系。

我自己思考到这一点,我就把王阳明理解的第七识“知” ,叫做第七识,这样就和末那识区分开了,也和第六识意识区分开来。

第七识,是王阳明悟出来的,他认为这个东西,才是控制人行为的唯一法门,影响人行为和结果的,根本不是第六识的意识。

我再介绍一下第八识,这里也和阿赖耶识无关,不要对号入座。

我自己理解的第八识,就是本心和本愿,这一点王阳明没有明讲,是我自己想到加进去的,因为更容易被人理解。

第八识,我称为本心或者本愿,也就是念头,这里的心愿,我称之为第八识,也就是我们在这个时间的所要达成的目标。

给大家捋一下:第六识:知识储备,各种补充进来的认知,各种别人的教诲等等。这里相当于一个容器,你所获得的好坏知识,都存在这里。

第七识“知”,叫做“第七识”,这样就和末那识区分开了,也和第六识“意识”区分开来。

第七识,是王阳明悟出来的,他认为这个东西,才是控制人行为的唯一法门,影响人行为和结果的,根本不是第六识的意识。

我再介绍一下第八识,这里也和阿赖耶识无关,不要对号入座。

我自己理解的第八识,就是本心和本愿,这一点王阳明没有明讲,是我自己想到加进去的,因为更容易被人理解。

第八识,我称为本心或者本愿,也就是念头,这里的心愿,我称之为第八识,也就是我们在这个时间的所要达成的目标。

给大家捋一下:第六识:知识储备,各种补充进来的认知,各种别人的教诲等等。这里相当于一个容器,你所获得的好坏知识,都存在这里。

第七识:王阳明所悟道的“知”,我起名为第七识。

这里更多是先天的优势,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习惯,比如懒惰,坚强,勇敢,懦弱等等,都在这里。

可以理解为这一层为潜意识,下意识,肌肉记忆,或者人性的优点弱点都在这里。

但是切记,这一层,没有善恶之分,也就是第七识本身,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第八识:这个最好理解,就是自己的念头,愿望,每个人做事的原动力和初心。

行动: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力行去做,但是行动和第六识关系不大,不过行动与第七识是一个东西,第七识就是行动,行动就是第七识。

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像头和头发的关系,前胸和后背的关系,一个动另一个就动,一个变另一个也不得不变。

所以,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个要达成的目标,而是每个人浑然天成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状态。

可能大家会把这个“合”理解为动词,所以既然有动作,那原本就不是一起的,就像拼图的“拼”字一样。

既然这样,我们不妨把“知行合一”这几个字,想成“知行一体”,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有知必然有行,有行也必然有知,知变了行就变,行变了知也变,当然这里的“知”是第七识,不是第六识。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

比如一个人想高考考一个好成绩,所以这就是他的愿望,也就是第八识。

第六识是他这么多年老师和家长的教诲,自己知道的道理,比如好好学习,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等等。

第七识是什么?第七识考虑的是干嘛要学习?天天那么辛苦,睡会懒觉不好么?出去打球不好么?看个电影也没关系等等。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懂了不少道理,依然会过不好一生的原因。

因为人的行为不受存储这些道理的第六识控制,而受第七识控制。

但是,第六识的作用是什么?它相对于内心的一个老师,对着第七识循循善诱,但是听不听,还是第七识自己说了算。

所以,第六识起不了决定因素,但是也很重要,因为它存储的知识体系能够影响第七识,如果一个人第六识里存的都是一些歪理邪说,那么第七识本就不知道善恶对错,结果还有个坏老师,那结果就更差了。

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想偷东西,第七识下意识就觉得兴奋,想去尝试,这个时候如果第六识里存储的是仁义礼智信,那么内心就会挣扎一下。

因为老师在唠叨说不能做这个事儿,如果一个人第六识里存的是偷东西要脸上带个面具,这就完了,坏的更彻底了。

第六识与第七识狼狈为奸,一拍即合了。

首先有第七识的存在,其次他认为第六识对于第七识的影响不大,因为不受控制和约束,第六识拿第七识完全没有办法。

但是王阳明悟出来了,虽然第六识和第七识虽然影响不大,但是第七识和行动则是一体两面的存在。

那么,既然第七识不好用第六识来改,我就用行动去改变第七识。

王阳明相当于把这个过程逆转了,很多人都理解为知行合一,就是先知道,然后再做到,这个和王阳明的本意差太远了。

首先知道,知识和认知是存在第六识里,根本不会影响行动,其次第七识是无法通过第六识绝对影响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很多,最后还是一无所成,因为第七识没有改变。

王阳明躺在山洞的石棺之内,回想自己前半生的坎坷,这时候他就在想,自己一直想成为圣人,但是落得了如此田地,最终也没有结果。

既然知行一体,那么直接行动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纠结于知呢?为什么不直接按照圣人的标准去做呢?

他不再思考如何成为圣人,也不再考虑自己是不是具备圣人的因素,直接就按照圣人的模式去行动,还格物干什么,还修炼什么?

王阳明是知道圣人该怎么做事的,这早已烂熟在他的第六识意识里了,他是直接跨过第七识,不管它难受与否,直接就按照圣人的标准去做,去行动。

只要你不是技术岗,你就每天观察你的主管、经理在干什么,然后照葫芦画瓢,跳槽面试的时候就写上去,然后你就是主管经理了。所以永远要记住:见过就是会,会就是熟练,熟练就是精通,提升工资最快的方法就是换公司。

因为知行合一,是一体的,所以当他的行为是主管、经理的标准,所以他的第七识也必定会转变,久而久之,就开始锻炼了第七识。

所以,第七识是无法受到第六识的控制,但是能直接被行动所改变,我画了一个图,大家体会一下。

眼知行合一耳行鼻意识第七识动身,这里的圣人,是王阳明自己从小的标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以圣人为标准的。

你可以把自己想成为的人,自己的榜样当作王阳明心中的那个圣人。

然后直接开启破局开挂模式,按照他的行为去做,忽略第七识的感受。

此过程,极为困难,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受第七识支配,相对于第七识是主,行动是辅助,现在给它反过来,行动在先。

物质确实是一切的基础,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从精神层面拉开的。

普通人和圣贤,从物质的角度去看,都是一堆碳分子结构的物质,但是拉开层次和境界的,都是意识和精神领域,这个大家细品。

龙场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就开启了变身开挂模式,一扫之前的诸事不顺阴霾,他能做到的是和圣人相连,因事而事,以天合天,按照圣人的高标准去行动,知行合一。

后来,刘瑾被除,王阳明也应召进京,接连上任各个官职,在后面的生涯之中,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

这个宁王当初也招兵买马,其中有一个被他看中的就是唐伯虎,就是电影里带着夺命书生去华府闹事儿的宁王。

后来唐伯虎知道宁王要干这种事儿,所以装疯卖傻躲过了。

王阳明在与他的斗争之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用兵如神,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历经几日之后,宁王战败被俘。

而这一次,王阳明平乱并没有得到奖赏,因为那个糊涂皇帝让王阳明把宁王放了,自己再亲自捉一次,以满足虚荣。

面对着如此的朝廷,王阳明告病,急流勇退。

后来,新皇帝即位,不许王阳明辞官,嘉靖七年,王阳明平乱之后,病情加重,再次上告辞官回乡。

不过,这一次,王阳明没有等来回到浙江老家,卒于途中,享年57岁。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在古今都享有极高的荣誉。

其中有一个叫东乡平八郎的人,看名字也知道是哪里的吧,他在自己的腰牌之中写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为什么我这里要举小日子的例子呢?

这个人在对马海战中战胜了俄国,个人有成就。

我相信,他也在阳明心学中悟道了知行合一的奥秘,所以做事当机立断。

但是,他们修的是恶,因为他发起了甲午战争,没有一次是保家卫国,全都是去侵略别人。

所以,真正的阳明心学精髓是善念,和圣人看齐,知善知恶是良知。

他学习了王阳明的方法,但是精髓没有学到,就是善念,修善心,这也是我想强调的。

心外无物,吾性自足,知善知恶是良知,知行合一。

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修的是善念,善缘,善心,而不是不择手段,即使知行合一,做的也是恶行,那就违背了心学的初衷。

读过本文之后,我希望各位读者应该明白,纠结的状态是最消耗能量的,在意识层面的思想斗争也是意义不大。

应该以自己在前方的榜样为标准,行动起来,而不是纠结于思想层面,只要你做了,必然会有结果。

人的思想都有舒适圈的,第七识是不会心甘情愿去做你曾经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必须用行动拉着第七识走,因为知行合一,行动起来,意识就一起改变。

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你会发现身边其实没什么事情难得住你,从当下做起,就会从此刻改变。

比如和人发生摩擦,圣人该怎么办?

这种思维方式,我相信古今一定有很多人理解之后,你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位。

也有同感,这些人可能一直默默践行,而之前,不少人认为行动的源头是意识,所以拼命的补充认知,但是以后要知道从行中知,从知中行。

因为,如果不行动,第七识永远是不会主动改变的,只有做了才能有下一步。

行动,以知善的高标准行动,这个就是七点,哪怕做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别扭的事情,也要坚持去做。

最后,你会发现,那件事情,从你行动的那一刻,已经发生了向好的转变。


预混料家园
科技畜牧、价值分享、互助共赢、简约实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