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继位的时候,前秦很是混乱,各项制度本就不健全,再加上苻生残暴不仁,又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苻坚继位后决心整顿吏治,平息内乱,与民生息,于是就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寒门出身的王猛。
王猛执法不阿,精明能干,政绩卓著,连连高升,苻坚对他愈发信任,视为自己的心腹,当然,这也就让当时很多的皇亲国戚和有功的旧臣对他十分的厌恶。
比如特进、姑臧侯樊世就很是不喜王猛。
樊世是氐族豪强,曾辅佐前秦开国皇帝苻健平定关中,是前秦的开国功臣,自恃功高,很是倨傲,一直看不上王猛。
358年的一天,樊世当众侮辱王猛说:
“吾辈与先帝共兴事业,而不预时权;君无汗马之劳,何敢专管大任?是为我耕稼而君食之乎!”(出自《晋书》)
这句话很好理解,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们这些人曾与先帝共兴大业,却不能参与政事机密。你没有汗马功劳,凭什么就专管大事?这不就是我们种庄稼而你白拣粮食吗?”
这话其实已经不只是在说王猛,也隐隐在埋怨苻坚这个皇帝,王猛当然不惯着樊世,直接说:
“方当使君为宰夫,安直耕稼而已。”(出自《晋书》)
樊世不客气,王猛更加不客气,你不是说你种庄稼我白拣粮食吗,我不仅仅是让你种庄稼,我还要让你做成熟食呢。
樊世一听更气了,直接口不择言:“我一定要把你的头颅悬挂在长安城城门上,不这样的话,我就不活在人世了。”
樊世这狠话一放,王猛并没有继续跟着放狠话,而是直接把樊世的话告诉了苻坚。
苻坚一听,好你个樊世,都这么猖狂了,还想杀了王猛,这是对他这个皇帝很不满啊,遂生气地对王猛说:
“必须杀此老氐,然后百僚可整。”(出自《晋书》)
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必须要杀了这个氐族老夫,这样群臣百官才能顺服。”
恰好这个时候樊世进宫来商讨事情,苻坚就对一旁的王猛说:
“吾欲以杨璧尚主,璧何如人也?”(出自《晋书》)
这句话很好理解,苻坚对王猛说:“朕想让杨璧尚公主,怎么样?”
不等王猛说话,樊世勃然变色,直接开口:
“杨璧,臣之婿也,婚已久定,陛下安得令之尚主乎!”(出自《晋书》)
原来杨璧是樊世的女婿,虽然杨璧还没有和樊世的女儿成婚,但两人订婚已经很久了。
这样的情况下,苻坚想让杨璧尚公主显然是不合适的,但谁让他是皇帝呢?况且只是订婚了,又不是已经结婚。
尽管这样做有点不太道德,但苻坚确实想用这件事激怒樊世,由此找到机会处置樊世,当然,他想让杨璧尚公主也是真的。
于是王猛在一旁责备樊世说:
“陛下帝有海内,而君敢竞婚,是为二天子,安有上下!”(出自《晋书》)
这话果然激怒了樊世,樊世直接跳起来要去打王猛,被左右的侍卫拦下。
见打不到王猛,樊世就破口大骂,苻坚也生气了,直接下令处死了樊世。樊世一死,群臣百官见到王猛是大气都不敢出。
而杨璧也和樊世的女儿解除了婚姻,改而与苻坚的嫡长女顺阳公主有了婚约。后来两人成婚,婚后两人感情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似乎一直没有孩子。
380年,苻坚任命左禁将军杨璧为秦州刺史,三年后,苻坚大举进攻东晋,于是有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纷纷反叛,开始建立割据政权,苻坚疲于应付。
384年,后秦王姚苌率七万大军攻打前秦,苻坚派杨璧等人迎战,这一战中,杨璧、徐成、毛盛等数十名将吏被后秦所俘,后来姚苌礼而皆遣之。
但前秦的战事并未因此而停歇,第二年也就是385年的五月,西燕攻打长安,苻坚一面亲自督战,一面又相信了“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言。
于是苻坚就对太子苻宏说:
“天其或者欲导予出外。汝善守城,勿与贼争利,吾当出陇收兵运粮以给汝。”(出自《资治通鉴》)
就这样,苻坚让太子苻宏守卫长安,自己则率兵去了五将山,这是父子俩最后的分别。
八月二十六日,后秦姚苌就把苻坚缢杀在新平的佛寺,而太子苻宏早在六月份就守不住长安了,带领数千骑兵与母亲、妻子、宗室亲属向西逃奔到下辨。
结果等到苻宏抵达下辨,杨璧这个姐夫却拒绝接纳小舅子,将其拒之门外。
顺阳公主知道后,也没有和杨璧吵闹,而是直接抛弃了杨璧,跟着弟弟苻宏继续逃奔。
后来他们到了武都,投奔氐族豪强熙,然后借道去了东晋,东晋司马曜将他们安置在江州,后来苻宏还在东晋做了官,于405年战死沙场。
至于顺阳公主在东晋生活如何,何年去世,史书并未有记载,而杨璧则在妻子出走以后与窦冲、王统、毛兴等据守在陇右,邀请前秦皇帝苻丕(苻坚的庶长子)共同攻打后秦。
苻丕任命杨璧为司空、梁州牧,至389年冬天,杨璧已经成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南益州牧、秦州牧,诸路大军攻打后秦的时候,杨璧就留守仇池。
再后来就没有他的消息了。
写到这里,还是不太理解杨璧当初为什么不肯接纳小舅子苻宏?是因为苻宏弃了长安出逃让杨璧看不起?
还是仅仅因为杨璧不喜欢顺阳公主也顺带着不喜欢顺阳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苻宏?
又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总之,因为这件事,这对夫妻分道扬镳,走向了不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