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公主的性格如何,就公主的身份,注定了她是君,而驸马是臣,驸马的地位自然是低于公主的。
而且驸马常常会被动卷入皇室的权力斗争中,不仅自己可能丧命,甚至还可能牵连家族。
所以有“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的说法,况且有些朝代还规定驸马不能入朝为官。
所以世家大族一般不愿意娶公主,但公主的婚姻很多时候本就是政治婚姻,是皇帝拉拢或制约大臣的一种手段,所以不是你不想做驸马就能不做驸马的。
但也有人试图抗争,比如东晋时期的骠骑将军荀羡,荀羡这个人很有意思。
他出身颍川荀氏,是金紫光禄大夫荀松的儿子,从小就聪明且很有自己的想法。328年,荀羡7岁,这一年,苏峻反了,直接攻陷建康,把晋成帝司马衍迁到了石头城。
在石头城,苏峻很喜欢荀羡,经常把他抱起来放在膝上,荀羡有一次偷偷居然对母亲说:
“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出自《晋书》)
很难想象,一个七岁的孩子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似乎已经注定了他的不平凡,荀羡的母亲吓得赶紧捂住荀羡的嘴,说:“别胡说。”
等到荀羡15岁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娶妻。
荀羡出自世家大族,娶的妻子自然出身也不凡,结果,荀羡被晋成帝司马衍看中了,司马衍准备让荀羡做自己的姑父。
336年,16岁的司马衍迎娶镇南将军杜预的曾孙女杜陵阳为皇后,然后开始为年龄和他相当的姑姑寻阳公主挑选驸马。
寻阳公主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女儿,她的命运是比较坎坷的。
刚生下来没多久司马睿就死了,甚至寻阳公主可能还是司马睿的遗腹女,等寻阳公主四五岁的时候,其母郑阿春也去世了。
寻阳公主和同母兄司马昱就变成了孤儿,彼时的皇帝是他们的侄子司马衍。
司马衍对这个唯一的姑姑很是关心,等到寻阳公主及笄后,司马衍就积极为姑姑挑选驸马,经过精心挑选,司马衍为姑姑定下了世家公子荀羡这个驸马。
但15岁的荀羡根本不愿意和皇家结亲,不想做驸马,所以一听说要尚公主,荀羡直接跑了,远走逃婚了。
这可是打了皇家的脸,司马衍怎么可能任由荀羡逃婚,命监察的官员在全国范围内追捕荀羡。
荀羡这次逃婚比较着急,并没有提前做好计划,只想着远远逃走,结果很快就被监察官员追回,然后尚公主,被逼成了驸马。
荀羡这段经历看似很憋屈,但在那个时代,荀羡的行为足够放荡不羁,足够让他在东晋名声大振,成为一代名士。
弱冠之年就和琅琊王洽齐名,与沛国刘惔、太原王濛、陈郡殷浩等名士交好,也因此,荀羡在官场上走的比较顺畅。
一开始骠骑将军何充出镇京口,请为参军,晋穆帝司马聃又任命他为抚军参军,征补太常博士,但荀羡都没有就职,直到后来官拜秘书丞、义兴太守。
后来又做了征北将军褚裒的长史,褚裒很是欣赏荀羡,还对佐吏说:
“荀生资逸群之气,将有冲天之举,诸君宜善事之。”(出自《晋书》)
再后来,殷浩以荀羡有才名又有能力,委以重任,让荀羡做了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
这一年,荀羡28岁,是东晋以来最年轻的刺史。352年,殷浩准备北伐,以荀羡为都督,和安西将军谢尚两路北上。
但不久之后,北伐不了了之,荀羡并没有真正上战场,但却升官了,加监青州诸军事,加领兖州刺史。
三年后,荀羡奉召领兵北上救援段龛,这是荀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征。
说不害怕是假的,实际上,荀羡走到琅琊郡的时候就害怕的不敢前进了,当然,荀羡虽然怕死但也很聪明。
他既然领兵出来了就可能无功而返,这样给谁都没法交代,于是荀羡转了个弯去攻打阳都,擒杀前燕将领王腾,然后退还下邳,不久之后又领兵到东阿讨伐,斩杀了慕容兰,然后率军凯旋。
当然,救援段龛的目的完全没有实现,段龛投降了前燕,荀羡就是领着大军绕了些路,然后打了两个小仗,收了点战果,毫发无损的回师了。
回去后,晋穆帝要封赏荀羡,或许是觉得不好意思,荀羡固辞,并未接受。
358年,38岁的荀羡患了重病,领兵讨伐前燕并生擒了前燕泰山太守贾坚,结果很快又败给了前燕将领悦明,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回师,不久病逝。
荀羡病逝后被追封为骠骑将军,司马聃还感叹:
“荀令则、王敬和相继凋落,股肱腹心将复谁寄乎!”(出自《晋书》)
那么,荀羡病逝后,寻阳公主又有怎样的命运呢?史籍并未提及。
实际上,史籍中关于寻阳公主的记载只有她结婚那一段,也就是驸马荀羡逃婚又被抓回尚公主那一段。
至于两人婚后如何,就没有任何记载了,寻阳公主的存在感非常低,或许两人婚后的感情也很一般,似乎也没有留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