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名叫慧林的僧人在吴门一带讲经,附近村子里有一个寡妇信佛,痴迷佛法,经常去听慧林讲经,还特意给慧林做了一双僧人穿的鞋子。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慧林就怀疑这个寡妇对他有意思,于是慧林就跟踪了这个寡妇,知道了寡妇住在什么地方,家中有什么人。
有一天晚上,慧林就持刀翻过院墙进入到寡妇的家中,然后直奔寡妇的床榻欲行不轨。
结果慧林根本就是回错了意,寡妇压根就没有那个意思,自然坚决不从,慧林一气之下砍下了寡妇的头。
杀了寡妇之后,慧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将寡妇家中的婢女也杀了,然后翻墙走了。
第二天,邻居发现了寡妇家中发生的惨案,又想到了寡妇被杀前一天的事情。
当时,有族伯来索要寡妇欠交的租税,寡妇没有钱交,就与族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所以邻居怀疑是族伯杀了寡妇和她的婢女,直接告到了太仓丞陆楷那里。
陆楷派人迅速捉拿了族伯,然后进行审讯,一番酷刑下来,族伯实在遭不住就认了罪。
但光认罪是不行的,还得把寡妇的头颅交出来。
这可让族伯为难了,本来案子就不是他做的,他只是被屈打成招了,去哪里找寡妇的头颅?
族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去要了一次租税,怎么就惹出了这样的祸事,关键他本来和这件事没有关系,却成了罪犯。
还是一个拿不出头颅的罪犯,陆楷见他迟迟不交出寡妇的头颅,自然没少为难族伯,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颇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族伯发现自己的女儿自杀了。
族伯有一个女儿,年仅14岁,特别孝顺,她知道家中发生的事情,也知道父亲为什么发愁。为了帮到父亲,她自杀了,留下遗书让父亲将自己的头颅交给官府顶罪。
但问题来了,当时距离寡妇被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而族伯交上去的头颅却淋漓若生,一看就是刚刚死去的,根本就不是寡妇的头颅。
族伯被逼无奈,只能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说自己压根就不是凶手,只不过受不住刑罚才认了罪。
陆楷大惊,没想到案子会这样复杂,本就心悸的他也因此发了病,昏睡了过去,结果做了一个梦,梦中有神仙告诉了他四个字:“古刹慧林。”
陆楷醒来就琢磨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难道和正在调查的案子有关系?来不及细想,他赶紧派人去调查有没有一个名叫慧林的僧人,果然就查到了这个讲经的僧人,但他已经逃走了。
陆楷立刻就命人四处寻访逮捕,终于在镇江将慧林抓住了。
慧林被抓的时候丝毫不见惊慌,甚至还叫嚣:“已杀女子五十辈矣。”
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已经杀了50名女子了。”
凶残至此,让人心惊。
差役从他的包裹里搜出了寡妇的头颅,已经上了漆,据慧林说,兴致来了,他就拿出寡妇的头颅来端详观赏。
慧林如此行径,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
佛门讲究戒色戒欲,要遵守清规戒律,远离凡尘,斩断七情六欲,却没想到慧林这样的僧人谈经的时候,一副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模样,背地里却又是另一副面孔,重色好杀,泯灭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