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和综艺火热的当下,当互联网都对“疯”和“作”极度敏感、纷纷进行议论和围剿时,同样被人们称为经典“小作精”的林黛玉,却逐渐被越来越多人爱上。
从“无理取闹小作精”到“黛玉好美的精神状态”,21世纪的我们,为什么开始爱上18世纪的林黛玉?
“林妹妹”为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贬义词?世人对林黛玉还有多少误解?
三百年前的林黛玉,世界观和恋爱观究竟有多超前?
#
不要再用「林妹妹」
做贬义词了!
林黛玉的刻板印象怎么来的?
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陈晓旭饰演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被世俗对女性的刻板标签所连累的人”——
#矫揉造作
#伤春悲秋
#不谙世事
#孤傲高冷的千金大小姐
#言语尖酸刻薄
#爱耍小性的恋爱脑
……
可黛玉真的是如此吗?
一方面,许多人其实没有真正读过《红楼梦》,受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影响,影视剧有戏剧性、夸张化的需求,人们对林黛玉的印象和理解不免偏颇。同时,深度阅读原著和理解人物本质是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在信息持续快餐化的时代趋势下,人们惯性地利用普世直白的刻板印象将人物快速标签化并流传,则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另一方面,在那个极度崇尚功利、仕途经济、女子贤良淑德的封建传统价值观体系下,林黛玉则是一个妥妥的“另类”,很长一段时间,她被偏见矮化在那价值观鄙视链的低端,而她的“娇蛮”和“耍性”放在如今,含金量却在持续飙升。
#
「恋爱脑作精」「爱耍小性」?
黛玉比谁都会情绪管理!
黛玉出品的“亲密关系教科书”
《红楼梦》第22回:薛宝钗生日宴,席上有一个戏子长得像林黛玉,王熙凤故意拉着戏子问众人长得像谁,众人知道像黛玉,却都不敢说,只有史湘云说话不过脑子,直接喊出来:像林妹妹的模样!当即,贾宝玉就在席间给史湘云使起眼色,劝告史湘云不要得罪林黛玉。
林黛玉堂堂千金小姐,如今被拿来与戏子一般比较,要恼也是正常,黛玉也确实恼了,可她是因为史湘云说她像戏子而恼吗?戏子事件,黛玉到底在跟谁闹?
此前,史湘云与林黛玉这类姐妹间的调侃玩笑,都未惹恼过黛玉。这次,她生的是贾宝玉一个人的气!原来在宝哥哥心里,居然也认为“黛玉是一个爱耍小性的、开不起玩笑的人”!贾宝玉低估、误解了黛玉,这才是黛玉生气的点。
在两人的亲密关系中,我们没有在人格上达成一种相知的默契与信任,如果这种情绪和抗议都不表达的话,谈恋爱是在谈什么?
只谈吃饭、睡觉、傻傻开心、“替我解闷”、追求过节的888大红包?亲密关系就只有享受和谐甜蜜吗?那便是把人给物化了。
在亲密关系中,冲突和争吵是必需的,这是追求更深层次情感连接的必经之路,如果你希望对方不能有情绪,自己不愿受制,双方只是快乐的从属品,那亲密关系就成了物化工具的关系,即把对方当成工具,自己也成了工具。
爱无理取闹是许多人对女性的固有偏见,而实际上,真正无理的人根本不会去追究事情的原委本质,这样便可以规避对峙,而挑起矛盾,也就是发脾气的人,便成了“始作俑者”“有错的人”。
内心丰富的黛玉明白,亲密关系是需要双方制衡的,是有更多追求的,而非只是彼此欢愉消遣的附属品。我们可以跟看似情绪很“不稳定”的黛玉学习到,如何掌握亲密关系中的“情绪管理”,知道什么情绪是应该发的。
从此前史湘云和妙玉的玩笑揶揄都没有惹怒黛玉可以看出,黛玉不但可以控制情绪,她还十分明白,她那“小性儿”的情绪,应只在贾宝玉那里发。
#
「阴阳学家」黛玉
从不忍那窝囊气
除开对贾宝玉的情绪,黛玉与贾府上下的和睦相处,都能看出她处世的智慧。对外再有脾气,那便是像周瑞家的来送宫花,轻慢无礼,故意颠倒主次,只给黛玉挑最后剩下的,明摆着欺负到黛玉头上来了。堂堂侯门千金小姐,岂容这些“势眼”的奴才如此邈视?
黛玉霸气回怼“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又怎么不算爽文一桩?正因为黛玉的内心足够丰盈、强大,才有如此洞察是非、参透本质的能力和抗争的勇气。
是啊,长久以来,黛玉也是一直被世人低估和误解的。
林黛玉是谁?她是整个《红楼梦》的女主角,她不是贾宝玉一个人的对象,不是爱情剧本里的工具人和任何人的附属品,她是有着强烈独立主体性的女性角色,这也让曹雪芹在18世纪创作出的《红楼梦》在整个文学史上是依然超前的。
#
被低估的
18世纪先锋大女主
什么造就了林黛玉丰盈的精神世界?
《红楼梦》书中很早就提到,林黛玉从小接受的是父母给予的“男儿教育”,教她读书识字,她的书房还被刘姥姥误认作是男儿的书房。
黛玉在童年时就已经往返扬州和京城两次,在古代出行的漫漫路程和数月之间,她便游历过沿河百态、民生疾苦。黛玉的启蒙老师是贾雨村,这样的教育和经历,给了黛玉突破时代给女性的局限去看世界的机会和视角,才让黛玉拥有了许多面对世俗的从容和豁达,又何谈她“小性”呢?
实际上,人们对黛玉的偏见,大多是从黛玉与贾宝玉的二人恋爱的角度,出于女性刻板印象的审视。放眼黛玉在整个贾府、整个《红楼梦》甚至整个文学史中,她作为女性,对红尘百态的观看、对历史人物的点评、对世界的理解,从不输任何人。
元妃省亲时,黛玉替贾宝玉作诗《杏帘在望》一首,一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不仅让元妃得以交差,其表面歌颂太平盛世,实则暗讽社会虚伪不公,也展现了黛玉的野心和她高远的眼光。
黛玉写《五美吟》,对历史女性的见解都非常独到。她写明妃王昭君: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红颜薄命且不提,她愤慨的是汉元帝身为君主,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一个画工,未免太儿戏,这是君主管理的失策,是对自己和朝臣子民的不负责。
她赞红拂女慧眼识人,腐朽的杨素府困不住她这个“女丈夫”;颂绿珠甘愿一死,也不愿委曲求全;她葬花吟诗,怜惜万物生命的红消香断,怎不算一种悲悯的大爱和磅礴的浪漫?
黛玉的“伤春悲秋”,是她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体现,她作为一个总是能参透死亡和悲伤的人,却依然能保持一颗敏感的、不麻木的心,保持那叛逆的、鲜活的人性,才是更加难能可贵。
#
孤傲高冷?
是我不想装
“娇弱”林妹妹的治家能力才是MAX
都说林妹妹娇弱,不如熙凤、宝钗那般张扬强势,但真要论起治家和管理的能力与潜力,林黛玉必是有她独一套的“超能力”。
在向下管理方面,林黛玉管理的潇湘馆上下井然有序。尤其体现在抄检大观园时,别个院子人人自危,而潇湘馆从主子到丫鬟,泰然自若,从容应对之,在整个贾家中最稳重有范儿,平稳度过风波,从中足以看出潇湘馆上下主仆间的默契,以及黛玉在主子身份上赢得的忠诚。
再说向上管理方面,以黛玉的血缘和身份,在整个贾府当中跟长辈打交道是最有优势的。很多人说林黛玉得罪赵姨娘这件事情很不聪明,她跟赵姨娘不说话,也不理人家,更从不像宝钗那般四处张罗讨喜,被说孤高自赏,不好交流。
对于这些姨娘,在以前社会的大家族中,妾就应该有一个妾的身份,如果我以后是要做当家女主人的,就没有必要跟你赵姨娘太亲近,因为我用不着讨好你。黛玉用不着讨好人这件事情,也是一种治家潜力和洞见的体现。
如果非得跟所有人打成一片,才叫有治家能力,那就最好装一辈子,不要两面三刀,不要一生气就开骂,不能露出马脚,谁能装得了一辈子呢?
林黛玉心里极其清楚,争取一个人的心很重要,她知道自己不能装,要真诚地去待大家,以一颗真心服人。
世俗世界总是要伪装二分,否则很难生存,而黛玉偏偏就要做那个极度纯粹的理想主义小孩。理想主义就没有出路、不会成功吗?纵观这世界历史,理想主义者的胜利必然存在。实际上,理想主义也是一种取舍,它是一种看到远方利益的取舍和智慧。
林黛玉是一个艺术化的创造,她跟整个贾家的败落、风花雪月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紧密关联的,她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处处与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她身上寄托了许多大背景下的意识形态。
贾府公道沦丧,对她冷淡孤立,虽然未能迫使她俯首屈从,却使她精神苦闷抑郁。人们看黛玉常吃药,以为她体弱多病,或许她根本没有病,真正“有病”的,是那贾府。
从长久以来人们对林黛玉的各种偏见标签,还有同样是被人们贴标签为“渣男”“废柴”的贾宝玉,到如今的MBTI、NPD自恋型人格等标签,人们习惯了用世俗对女性、男性、对某一类人的刻板印象进行归类、标签化,以便于他们站在主流价值观的制高点进行审判。
可我们在这乱世中经历的种种,不就是各人下雪,各有各的隐晦皎洁、阴晴圆缺吗?怎能因一个标签就被踩在鄙视链低端、判了“死刑”?
读懂一本书、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甚至空间(社会语境)条件的,世人对一个人物的评价,也总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个人认知相伴,纵使偏见常有,但终会遇到懂你的人。
2006年,陈晓旭于北京大学演讲
*图源网络
监制/Sherry宁李
编辑/贤子
合作鸣谢/B站@张志浩在剥柚